• 2023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理论探讨
    • 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从气郁论治神经性耳鸣

      2023, 46(4):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1

      摘要 (82) HTML (0) PDF 719.47 K (657) 收藏

      摘要:神经性耳鸣发病机制复杂,本文立足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指出气机郁滞为其关键病机。通过探讨神经性耳鸣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运用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基于《黄帝内经》五志理论从情志论治白癜风

      2023, 46(4):6-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2

      摘要 (56) HTML (0) PDF 705.68 K (636) 收藏

      摘要:白癜风作为一种心身皮肤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中医心身疾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其中“形神合一、五志致病”为情志致病学说奠定了基础。情志过极可内伤脏腑气血,进而影响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故在白癜风的治疗过程中需身心并治、形神同调,拟逍遥复色汤加减,配合情志疏导疗法,以期为白癜风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 >临床研究
    • 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对超重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HbAlc的影响

      2023, 46(4):11-15, 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3

      摘要 (81) HTML (0) PDF 753.37 K (688)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对超重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将60例超重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1 ∶ 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每周埋线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并于治疗后8周随访。分别于第0周,第8周,第16周评价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肥胖指标,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的FPG、PBG、HbAlc水平在第8周,16周时均较第0周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在第8周,16周时均较第0周下降,且观察组BMI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改善超重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的FPG、PBG、HbAlc水平、减轻体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疗效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 >民族医药
    • 青蒿素和槲皮素抑制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

      2023, 46(4):16-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4

      摘要 (174) HTML (0) PDF 3.47 M (626)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青蒿素和槲皮素的单独或联合治疗是否能改善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方法 进行细胞活力测定,而后检测青蒿素或槲皮素单独或联合处理对SARS-CoV-2的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改善作用。结果 在SARS-CoV-2 S蛋白刺激下,青蒿素或槲皮素的单独或联合治疗可以通过抑制NFKB的过度激活来显著减轻细胞因子风暴。结论 单独和联合使用青蒿素和槲皮素均能有效地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

    • >专家经验
    • 陈文慧教授从气血水论治慢性肝炎的经验总结

      2023, 46(4):25-27, 4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5

      摘要 (84) HTML (0) PDF 593.37 K (619) 收藏

      摘要:陈文慧教授为云南省名中医,师从云南省著名肝胆专家苏涟教授,从事肝胆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临床运用中医药理论诊治肝病经验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其将“气血水理论”灵活运用于慢性肝炎的诊治,认为慢性肝炎存在着一个从气机失调渐至血行不利、水湿内停、气血亏虚的病理演变过程,其主要病位在肝,涉及脾、肾等脏,因多脏腑功能失常,最终导致以气虚、气滞、阴血虚、血瘀、痰湿内停等为特征的气、血、水三者的失调。主张治疗时从气血水论治,紧抓气、血、水三端,重视“气血水同调”,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以调气;健脾益气养血、滋肾养肝、活血软肝以理血;健脾祛湿、行气散瘀以利水。其自拟经验方健脾疏肝汤集中体现了“气血水同调”的治疗思想,临证时,动态权衡气血水三者比例,分清主次,灵活化裁,疗效显著。

    • 易修珍“扶正祛邪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证治思路浅析

      2023, 46(4):28-3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6

      摘要 (54) HTML (0) PDF 637.62 K (630) 收藏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妇科常见多发病,该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易修珍教授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正气不足、邪毒内侵或脏腑虚惫、湿痰瘀久积成癥的病机特点,提出扶正祛邪并举以治疗虚实夹杂之证,强调注重肝脾肾功能的恢复,辅以祛湿化痰逐瘀,达到正胜邪退之目的,为中医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思路。

    • 虞坚尔以四生汤为主辨治小儿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的经验探讨

      2023, 46(4):32-3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7

      摘要 (52) HTML (0) PDF 605.75 K (631) 收藏

      摘要:介绍虞坚尔教授以四生汤为主辨治小儿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经验。其认为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因肺气失宣、肾阴耗竭、脾胃失和而致,予四生汤以益气宣肺,滋肾养阴,健脾和胃。并举验案一则。

    • 邰先桃教授“益气通窍”三联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2023, 46(4):36-3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8

      摘要 (50) HTML (0) PDF 617.28 K (626) 收藏

      摘要:“益气通窍”三联法是邰先桃教授在多年临床中总结出来的以医院推拿、家庭中药外用、患儿自我保健三种方法联合使用的一种诊疗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概念、操作步骤及特点,并列举验案,供同道借鉴。

    • 程红亮以“通督任、调气血、化痰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撷要

      2023, 46(4):40-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09

      摘要 (57) HTML (0) PDF 1.56 M (666) 收藏

      摘要:程红亮教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在此领域研究20余年,颇有建树,他在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因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致脑髓失养,围绕“辨证、辨病、辨经论治”和“病证结合”原则,予以“通督任、调气血、化痰瘀”治疗大法,初步确立以任督脉穴位+井穴+辨经配穴治疗思路,采用不同的针术灸法,针术如“通调督任针法、浅刺井穴针法”等,灸法如“百会穴压灸法、悬灸涌泉-关元(气海)-丰隆-神庭-大椎”等,进行有机组合、灵活运用,发挥针灸并用优势,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他通过实验研究,从作用机制方面进一步验证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现将该方法归纳总结,供借鉴。

    • 付义教授运用“天龙竭”方案联合升陷汤治疗IPF经验撷菁

      2023, 46(4):45-4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0

      摘要 (38) HTML (0) PDF 2.86 M (656) 收藏

      摘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在临床中因其难以控制的症状和纤维化进展,又被称为“慢性癌症”,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肺痿” “肺痹”的范畴。付义教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丰富,临床治疗归纳总结出该病为“阳虚为本,贯穿始终,痰瘀痹肺为标”的病机特点,治以“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的基本原则,运用经验方“天龙竭”方案联合升陷汤辨证加减,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 >针灸研究
    • 中医针灸在瑞士的现状及展望

      2023, 46(4):50-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1

      摘要 (128) HTML (0) PDF 587.97 K (664)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医针灸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医针灸在瑞士发展迅速,本文就瑞士中医针灸从业人员及教育背景、中医针灸诊所的现状及治疗模式、中医针灸在瑞士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做简要介绍,进一步探讨中医针灸在瑞士的发展前景。

    • 电针刺激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2023, 46(4):54-6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2

      摘要 (57) HTML (0) PDF 1.27 M (64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电针频率为2 Hz,时间30 min,3次/周,持续6周,共计18次治疗;康复训练3次/周,45 min/次,持续6周,对照组仅行康复训练。评估分为3个时间点,即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6周随访(第12周)。结局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骨密度值,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共有7名患者脱落,最终43名患者完成了试验(试验组,n=21;对照组,n=22)。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降低,组间虽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变化值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变化值具有显著组间差异(P<0.01),试验组骨密度值在治疗后增加,随访时下降;而对照组骨密度值在治疗后与随访时均呈下降趋势。在第6周及第10周,试验组骨折愈合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已完全愈合。结论 电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效果是明确的,但疗效难于长时间维持,对T值范围变化没有影响,在疾病定性上没有改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该治疗方式可加速骨折愈合。

    • >实验研究
    • 三七花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

      2023, 46(4):61-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3

      摘要 (120) HTML (0) PDF 5.27 M (1446) 收藏

      摘要:目的 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三七花改善阿尔兹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三七花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查找AD的相关靶点、Cytoscape 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关联网络,并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将筛选得到的三七花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三七花活性成分中有23个成分对应AD靶点34个。主要通过西多糖苷(Sitogluside)、 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 β-榄香烯等活性成分调控CHRM1、CHRM2、PTGS2等靶点改善AD,特别是西多糖苷、 β-谷甾醇与PTGS2、CHRM2等靶点有较强的结合。结论 三七花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CHRM1、CHRM2、PTGS2、ADRB2、SLC6A4、PTGS1、RELA、IL10等靶标,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发挥干预AD的作用。

    • 雪上一枝蒿多糖组分XP-10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3, 46(4):69-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4

      摘要 (39) HTML (0) PDF 2.72 M (656)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雪上一枝蒿多糖组分XP-10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及初步效应机制,为雪上一枝蒿多糖的应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构建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模型,分别采用ConA、LPS和anti-CD3抗体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MTT法检测各组脾淋巴细胞的活力;ELISA法检测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6水平。构建环磷酰胺诱导的体内免疫抑制模型,测定XP-10对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MTT法检测各组脾淋巴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脾淋巴细胞Treg细胞(CD4+Foxp3+)表达水平。结果 XP-10具有丝裂原活性,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且呈现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关系(P<0.05)。XP-10在250 μg/mL浓度下可促进anti-CD3抗体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XP-10药物干预显著促进细胞因子IFN-γ(P<0.05)和IL-6(P<0.05或P<0.01)水平,然而对IL-2的产生无明显的影响(P>0.01)。XP-10在125 mg/kg剂量下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模型脾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下调Treg细胞(CD4+ Foxp3+ T细胞)比例(P<0.05)。结论 中药雪上一枝蒿多糖组分XP-10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因子IFN-γ分泌和下调Treg细胞表达有关,其可能在抗肿瘤免疫辅助用药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雪上一枝蒿多糖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肝癌肺转移机制的研究

      2023, 46(4):75-8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5

      摘要 (59) HTML (0) PDF 3.16 M (667)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雪上一枝蒿多糖组分XP-10在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为雪上一枝蒿多糖肿瘤免疫疗法及南药植物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构建H22肝癌肺转移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XP-10 低剂量给药组(250 mg/kg)和XP-10高剂量给药组(500 mg/kg),药物干预后,计数肝癌肺内转移灶数目;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Th1(CD4+ IFN-γ+)、Th17(CD4+IL-17A+)和Treg细胞(CD4+Foxp3+)表达水平。结果 XP-10药物干预显著抑制肺转移灶数目(P<0.01),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活力(P<0.01);XP-10 低剂量(250 mg/kg)药物干预显著下调荷瘤小鼠CD4+Foxp3+ 调节性T细胞比例(P<0.05),XP-10药物干预对肝癌肺转移荷瘤小鼠淋巴细胞Th17细胞比例和Th1细胞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雪上一枝蒿多糖组分XP-10能够显著抑制原发性肝癌的肺转移,其抑制效应部分通过下调与机体免疫反应负性调节机制相关的Treg细胞,并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机制而实现。为中药雪上一枝蒿的多糖抗肿瘤免疫临床疗法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 肾不藏志型不寐模型大鼠相关组织IL-10、IL-1β的表达差异研究

      2023, 46(4):81-8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6

      摘要 (81) HTML (0) PDF 4.47 M (649)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肾不藏志型不寐模型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关组织(肾、心、脑、肝、脾、肺、大肠、膀胱)中IL-10、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 将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使用D-半乳糖联合PCPA以构建肾不藏志型不寐模型大鼠,正常组大鼠同期正常饲养,于第46天处死大鼠后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大鼠相关脏器组织中IL-10、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觉醒时间增加(P<0.05),NREM(1,2)期、REM期缩短(P<0.05),NREM(3,4)期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肾不藏志不寐模型大鼠构建成功;(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P<0.05);(3)模型组大鼠肾、脑、肺、大肠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5),IL-1β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且均以脑组织变化最为显著(P<0.0001),而两组大鼠肝、心、脾、膀胱组织中IL-10、IL-1β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肾不藏志型不寐模型大鼠肾、脑、肺、大肠组织中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大鼠降低,而IL-1β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大鼠升高;肾不藏志型不寐模型大鼠肾、脑、肺、大肠组织中IL-10与IL-1β表达水平的差异特点可能是肾不藏志型不寐炎症因子的特征性变化之一。

    • 穴位埋线对心肌梗死大鼠巨噬细胞MerTK胞葬作用的影响

      2023, 46(4):87-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7

      摘要 (30) HTML (0) PDF 2.13 M (606)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内关”和“心俞”穴位埋线对心肌梗死大鼠巨噬细胞Mer受体酪氨酸激酶(MerTK)相关表达影响,探讨“内关”和“心俞”穴位埋线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肥大其可能的机制作用。方法 雄性大鼠(SD)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结扎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内关”和“心俞”穴位埋线组、培哚普利组,每组5只,其中伪手术组只开胸撕开心包膜。术后第2 天开始干预治疗,以第7、28 天为观测点。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IL-1β浓度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MerTK、p-Mertk蛋白表达。结果 (1)与伪手术组大鼠相比较,模型建构后7、28 d,模型组大鼠HE染色心肌细胞形态异常、错乱排列,游离细胞核增多,见明显的细胞间质且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5),血清IL-6、TNF-α、IL-1β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MerTK蛋白表达降低(P<0.05),p-MerTK蛋白表达升高(P<0.05)。(2)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治疗后7、28 d,两治疗组大鼠HE染色心肌细胞形态和大小相对规则,排列相较平行有序,心肌细胞核游离及肥大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IL-6、TNF-α、IL-1β浓度均下降(P<0.05),MerTK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p-MerTK蛋白表达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内关”和“心俞”埋线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肥大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维持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受体MerTK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相关。

    • 强骨抗萎膏通过调控MFN2及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失重状态下大鼠骨丢失

      2023, 46(4):93-9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8

      摘要 (126) HTML (0) PDF 2.05 M (606)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强骨抗萎膏对尾吊大鼠骨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强骨抗萎膏防治模拟失重状态下骨丢失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强骨抗萎膏组、阿仑膦酸钠组,骨疏康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尾吊28 d;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给予每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它3组复制模型,分别每日给予中药强骨抗萎膏2.4 g/kg,阿仑膦酸钠0.007 g/kg,骨疏康颗粒0.26 g/kg灌胃。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TUNEL结果显示模拟失重组骨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强骨抗萎膏可抑制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FN2表达量升高。结论 强骨抗萎膏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骨细胞凋亡,通过抑制骨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ATF6 和CHOP,上调MFN2表达,从而改善失重条件下的骨丢失。

    • >综述
    • 癌毒理论研究新进展

      2023, 46(4):100-10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19

      摘要 (149) HTML (0) PDF 625.70 K (658) 收藏

      摘要:癌毒是肿瘤发生和传舍(转移)的根本,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痰、湿、瘀等诸邪搏结、合酿癌毒是癌毒产生的病机。癌毒致瘤的核心病机涉及“正气亏虚” “痰瘀郁毒”。“络虚失约” “癌毒挟邪” “经络传舍”涉及癌毒传舍的核心病机。扶正抗癌是防治癌毒及肿瘤转移的治则;重视通络祛毒治法;重视复方大法、多法联用;重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的指导。

    • 椴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23, 46(4):105-11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4.020

      摘要 (65) HTML (0) PDF 2.75 M (612) 收藏

      摘要:椴树属(Tilia)植物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北温带。椴树属植物在国内外具有长期的民族药用历史。本文总结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药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该属药物植物资源提供参考。该属植物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萜类、挥发油、甾体及其苷等,具有抗炎镇痛、神经细胞保护、抗焦虑、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