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4):1-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1
摘要:咳嗽病因繁杂,其临床诊疗难度大,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经验。通过梳理总结王旭高辨治咳嗽的学术思想,发现王氏主张咳嗽的四维辨证,分别是辨表里、辨虚实、辨体质、辨时间;在咳嗽的治法中,主张三焦通治,重视上焦宣通、中焦运化及下焦培补,在用药方面重视相反相成的应用,尤其善于寒温并用、升降同调、通补兼施、辛苦合化。
2024(4):5-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2
摘要:器官和脏腑分属于现代医学和中医语言,皆指脏器,而中医将脏器又进一步分为脏和腑。随着器官概念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用中医脏腑理论对器官的属性进行梳理,以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指导医学实践。本文先分析中医狭义脏和腑(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的共性和相互关系,然后用脏腑思想分析主要器官的脏腑属性。按照中医思维进一步归纳出:五脏是藏存神、精、血、气和津液5种生命物质的场所,是生命的核心;奇恒之腑一定程度上具有五脏或传化之腑的属性,直接辅佐五脏的功能发挥;传化之腑则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本文还基于脏腑思想初步阐述了中医“天人合一”“脏病治腑”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指导意义。
2024(4):11-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3
摘要:目的 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 《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内容。结论 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2024(4):16-19, 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4
摘要:痹证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这类病证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产生疼痛、酸楚、麻木之感,并可伴随有关节的屈伸受限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中,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关节疼痛表现的疾病,均可归属于痹证之范畴。尽管《伤寒论》中未直接论述痹证的治疗方法,但已有与痹证相关的论述,且其所载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等,在痹证的临床治疗中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对《伤寒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了这些方剂治疗痹证的内在机制。本文对《伤寒论》中与痹证相关的论述及方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2024(4):20-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5
摘要:目的 探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余下10只设为正常组。实验组采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正常喂养,治疗结束后取材检测,采用ELISA 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兔骨骼肌中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CTGF、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研究,“柔筋温通”手法通过降低骨骼肌损伤局部炎性因子(TNF-α、IL-6)的含量以及通过降低的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来抑制炎性粘连和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促进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
2024(4):25-2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6
摘要:干燥综合征的形成与肺肾密切相关,肺肾亏虚,金水不生,一使津液枯涸,二令脏腑气机不调,津液不布,三致机体阴阳不和,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当滋养肺肾、条畅气机、燮调阴阳,使诸脏腑功能协调,津液生成及输布正常,燥痹乃缓。
2024(4):29-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张晓琳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张晓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木气失荣、肝郁乘脾是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培土荣木法治疗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养血柔肝、调达肝木的作用,选用柴芍六君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2024(4):33-3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8
摘要:云南省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吴生元教授擅于从阴阳平衡、扶正以达祛邪论治风湿病。吴老认为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疾病的诊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应单纯从湿热蕴结论治,而当从湿热与阴虚标本同辨论治,提出以“清热养阴、除湿止痛”为法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024(4):36-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9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陈蓓,谭成勇,KONGKIATPAIBOON Sumet,蔡祥海
2024(4):41-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0
摘要:目的 考察蔓生百部中特征性成分原百部碱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在蔓生百部贮存、使用中的变化,探索百部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DAD、C18分析柱梯度分析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等溶剂中的变化情况,并考察甲醇冷浸提取、水回流提取不同贮存时间的蔓生百部特征成分的变化。结果 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等溶剂中不同程度地转变成异原百部碱、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在甲醇溶剂中转变减少;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蔓生百部中原百部碱含量下降,而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含量增加。结论 原百部碱的稳定性较差,且原百部碱是蔓生百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能导致蔓生百部在贮存和使用过程易于药效的降低,中药百部尚需制定定量的检测标准。
2024(4):47-53, 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1
摘要:目的 通过药物成分含量检测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当归趁鲜切片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方法 先考察鲜当归杂质处理方法、切片的厚度及其干燥的方式对当归趁鲜切制外观性状、内在结构和药物成分(阿魏酸、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当归饮片中阿魏酸含量进行分析,选出当归趁鲜切制的最适宜工艺条件。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适宜当归趁鲜饮片加工工艺为:首先将鲜当归除去芦头、须根和泥沙,并用水洗净其表面泥土和杂质,稍晾至没有水滴下滴时,放入温棚日晒干燥,直到当归归须和归尾(直径在5 mm以内)已干燥,归身变软,再将全当归切成4 mm薄片,最后放置在温棚日晒干燥,即得当归饮片,其饮片中阿魏酸含量为0.221 1%,挥发油含量为0.9%;当归趁鲜切制最适宜工艺所得的当归饮片质量优于传统方法所得的质量(阿魏酸含量为0.193 0%,挥发油含量为0.8%)。结论 所得的加工工艺合理、可行,为后期当归趁鲜切片工艺研究奠定基础。
2024(4):54-6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2
摘要:目的 以经济、简洁、高效的Pinnick氧化反应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生物碱TMC-205。方法 使用6-溴吲哚-3-甲醛作为起始原料,经过Heck-dehydration反应制备底物2。随后,以Pinnick氧化反应最优条件合成吲哚生物碱TMC-205。结果 完成了Pinnick氧化反应的最优条件探索,并以78%的产率合成了TMC-20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Pinnick氧化合成TMC-205的最佳方案,为TMC-205及其类似物的深入研究和合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李绍花,陈宇凡,钱海珊,陈邦,陈福长,李红芳,何红平,李宝晶
2024(4):61-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3
摘要:目的 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 var. nuda Nakai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白背叶楤木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后,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白背叶楤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1)、(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2)、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3)、capillasterolide(4)、二十六烷(5)、(-)-loliolide(6)、 methyl hematinate(7)、对羟基苯乙胺(8)、(S)-methyl 2-acetamido-3-phenylpropanoate(9)、异香草酸(10)、vanillic acid(11)、p-hydroxybenzoic acid(12)。结论 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白背叶楤木中分离得到。
2024(4):66-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4
摘要:目的 从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角度探讨基于米糠脂肪烷醇的中药复方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受试物组(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灌胃等体积双蒸水外,其余各组脂肪乳灌胃复制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相应受试物4 w后,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脂质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C、TG、LDL-C水平(P<0.01,P<0.001);HE和油红O染色可见,受试物能减少肝脏中的脂肪蓄积,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升高肝脏CYP7A1 mRNA的表达(P<0.001)、降低PCSK9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米糠脂肪烷醇复配山楂、三七的中药复方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胆固醇摄取和利用有关。
2024(4):75-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5
摘要:四数九里香作为传统民族药,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和香豆素等成分,表现出抗炎、镇痛、趋避杀虫和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本文对四数九里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潜在毒性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慢性毒性等方面仍值得深入研究。对四数九里香功能特性开展系统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到创新药物的开发中,对于进一步提高四数九里香产品附加值、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024(4):90-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6
摘要: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且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寻找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针灸可以有效地活血通络、补益气血、调节阴阳,是有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结合各种现代康复技术比单一的针灸或康复治疗手段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检索了近10年以来的中英文文献,对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和基础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研究者探寻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相关基础机制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2024(4):98-10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7
摘要: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有效缓解抗真菌西药种类有限和耐药菌株普遍存在而导致的临床治疗困境。本综述旨在整合并讨论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和机制研究中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真菌中药和创新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2024(4):106-11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CNKI、Wanfang Database、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2022年7月31日,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6项研究,包含1 960例患者,依据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后在精子密度[MD=5.28, 95%CI(1.55, 9.02), P=0.006]、A级精子[MD=6.69, 95%CI(5.01, 8.38), P<0.000 01]、A+B级精子[MD=10.57, 95%CI(7.28, 13.85), P<0.000 01]、配偶妊娠率[RR=1.25, 95%CI(1.13, 1.39), P<0.000 01]、总有效率[RR=1.46, 95%CI(1.3, 1.63), P<0.000 01]均显著高于西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精液量[MD=0.88, 95%CI(0.71, 1.04), P<0.000 01]、精子密度[MD=7.19, 95%CI(1.92, 12.46), P=0.007]、A级精子[MD=7.9, 95%CI(4.59, 11.2), P<0.000 01]、A+B级精子[MD=8.52, 95%CI(3.99, 13.04), P=0.000 2]、配偶妊娠率[RR=1.79, 95%CI(1.31, 2.44), P=0.000 3]、总有效率[RR=1.23, 95%CI(1.12, 1.35), P<0.000 01]均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 五子衍宗丸单用或联合西药在改善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配偶妊娠率、总有效率指标上优于西药。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