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
R2-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316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211158) 收稿日期: 2013 - 09 - 03修回日期: 2013 - 09 - 12 作者简介: 崔珈铭(1984~),男,山东青岛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肾虚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防治。
“暝眩”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书经》里,认为服药达不到瞑眩反应程度,严重的疾病是得不到治愈的。历代的医书医案里,记载了许多服药或接受其它治疗后而出现的暝眩反应,随之患者病情好转或痊愈的实例。我们尝试用耗散结构、熵以及自组织理论对暝眩反应进行阐释和机理探讨,以揭示暝眩反应的临床意义及其合理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