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三科,北京 100700;2.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05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259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首发2014-1-4191) 收稿日期: 2014 - 10 - 08 作者简介: 靳昭辉(1984-),女,河北保定人,主治医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病中医药干预。 △通信作者:时晶,E-mail:shijing87@hotmail.com


Study of the TCM Syndrome Characteristic of 118 Patient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uthor:
Affiliation:

1. The Third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Dongzhim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2.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100005, China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118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按照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相关要求设计《帕金森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表现、诊断结论等,筛选出92条症状条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归纳出8种帕金森病常见主症:手足震颤、动作迟缓、四肢拘急、肢体麻木、表情淡漠、行走困难、步态慌张、身体僵直。病性证候要素中以髓减、气虚、阴虚、肾虚为主,阳亢、内热、痰浊次之。病位要素则同样以脑、髓为主,肾、脾、肝次之。对本病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得出5种证候类型:肾虚髓减,气阴亏虚,阴虚阳亢,脾虚痰盛,气虚发热。结论帕金森病有着本虚的基础,肾虚髓减贯穿疾病的全程,气虚、阴虚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位置,阳亢、痰浊、内热则是随着疾病的发展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病位要素中以肾、脑、髓贯穿疾病的全程,肝、脾随疾病的发展所占比例越多。

    Abstract:

    1. The Third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Dongzhim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2.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100005, China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