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中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Cobb角影响的临床观察*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海南省中医院骨伤科,海南 海口 570203;
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15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246.2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0700893)
收稿日期:2015-10-05
作者简介:袁仕国(1984-),男,湖南邵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基础与临床。E-mail:ysg0808@126.com。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摘要: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DLS)针刺临床疗效及其与侧凸程度Cobb角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DLS患者60例,以Cobb角大小分为A、B两组,Cobb角10°~20°为A组30例,Cobb角>20为°B组30例。采用相同针刺治疗,收集治疗前后影像片等资料。IBM SPSS20.0比较性别、年龄、腰痛时间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等差异,分析Cobb角与VAS、ODI等的相关性。结果〓A、B组间性别、年龄、治疗前VAS、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0.28,0.53,0.80,0.36,P=0.59,0.60,0.43,0.72),而腰痛时间B组大于A组(t=2.42,P=0.02)。治疗后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23.18,17.72,P均<0.01),Cobb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77,P=0.17)。Cobb角与治疗前VAS、ODI及治疗后的变化无相关性(r=0.26,0.02,0.19,0.05,P=0.06,0.86, 0.14,0.73)。结论〓针刺对缓解DLS的疼痛、功能障碍效果良好,但不能改善侧凸程度,且侧凸程度与疼痛、功能障碍及疗效无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