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虚”论治郁证
作者:
作者单位:

(1. 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100; 2. 宜宾市中医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3.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摘要:

    郁证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传统中医认为,郁证的发生多与“肝”相关,其病机在于肝气郁结,治疗多以疏肝行气解郁为主,然而疗效却不尽如人意。抑郁症属于西医病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隶属于中医郁证范畴。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以及时代因素,认为郁证的发生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本质主要在于阳气虚衰,采用温阳益气之法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主要从阳虚论治郁证,并附有医案一则,旨在为采用中医温阳益气之法治疗郁证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7-03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8
  • 出版日期: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