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0(4):1-0.
摘要:《明代彝医书》收载了彝族治疗各类疾病的方剂226首,其中记载了大量治疗外科疾病的方药。笔者从疾病种类、治疗特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该书治疗外科疾病作了初步分析。
2010(4):7-0.
摘要: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拨云锭中龙脑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果:线性范围为0124 2480ug·u L-1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39%(n=6)。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拨云锭的质量控制。
2010(4):10-0.
摘要:目的:研究修订本所医院制剂复方绞股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中国药典一部对天然药物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在“鉴别”项中选取处方中主要药物绞股蓝、麦冬与其对照药材进行薄层分析对照试验、分析、反复比较。结果:复方绞股蓝胶囊薄层色谱鉴别,供试品在与绞股蓝、麦冬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选取鉴别绞股蓝、麦冬的薄层色谱试验,作为复方绞股蓝胶囊质量标准的主要检测项目,专属性强,可控性高,重复性较好,能较好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2010(4):12-0.
摘要:目的:建立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敌丹胶囊中龙血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 C18柱(46×250mm 5μm),流动相为冰醋酸溶液(1→90)—乙腈(63∶3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线性范围658 658ug·m L-1,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45%(n=6)。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无敌丹胶囊的质量控制。
赵声兰 , 陈进伟 , 刘芳 , 罗立梅 , 李时琪 , 余仕继
2010(4):15-0.
摘要:目的:研究猪牙皂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对时间、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猪牙皂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果:料液比(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对猪牙皂多糖提取影响的顺序为A>B>C。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温度90℃、时间60min。09μg/mL的猪牙皂多糖溶液可消除50%的超氧自由基(即CC50=09μg/mL),对羟自由基(·OH)清除的CC50=174mg/mL。结论:猪牙皂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作用。
2010(4):19-0.
摘要:对雨生红球藻中铅含量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可控恒温加热板对雨生红球藻进行炭化前处理,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考察了样品前处理、基体改进剂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测定的影响。通过优化测定条件,确定Zeeman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雨生红球藻中铅含量的方法。并通过测定国家标准物质杨树叶和茶树叶进行验证,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该方法可用于雨生红球藻生产全过程铅含量控制检验,对雨生红球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0(4):22-0.
摘要:目的:制定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调查表,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并结合临床病例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自行设计的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调查表的临床小范围试用,对证候分型及证候指标分布规律有较好的概括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及临床病例观察的方法,可构建临床证候学调查表,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10(4):25-0.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血塞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分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片,中西药组再给予血塞通胶囊,疗程为6个月。结果:①西药组和中西药组中的血脂(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②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未见到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可降低不稳定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降低颈动脉斑块积分;阿托伐他汀片和血塞通软胶囊临床结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2010(4):29-0.
摘要:目的:评价“鼻敏爽胶囊”治疗鼻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有效性,为开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40例确诊为鼻鼽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鼻敏爽胶囊”和辛芩颗粒,治疗时间为4周,对患者就诊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240例患者中有效患者样本数225例,治疗组168例,对照组57例。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有效率7976%,显效率6229%;对照组有效率7719%,显效率578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鼻敏爽胶囊具有益气固表,祛风止涕的功效,可明显改善鼻鼽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2010(4):33-0.
摘要:张良英教授对妇科血症的处理,重视四个基本环节,重视问诊及病历描述对诊断治疗的重要性,重视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视辅助检查,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本文系统介绍张教授诊治妇科血症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
2010(4):37-0.
摘要:干眼症做为眼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总结老师苏藩主任治疗干眼症的经验,临床上将其具体分为肝经风热、肝脾不调、肝肾阴虚3型,并据所分证型给予合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这一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李捷 , 吉俊翠 , 邱湘 , 靳松 , 李江温 , 杨崇仁 , 张颖君
2010(4):40-0.
摘要:目的:观察普洱熟茶标准提取物—普洱茶片对MDA、SOD的影响。方法:对80例自愿服用普洱茶片者进行临床观察,于服用普洱茶片前和服用普洱茶片15d、30d后,分别取其空腹血,采用(TBA)法、比色法各检测一次MDA、SOD数值变化。结果:服用普洱茶片15d后,SOD活性轻度上升(P>005),MDA含量轻度下降(P>005);服用普洱茶片30d后,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服用普洱茶片30d后与服用前相比,MDA、SO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普洱茶片能够降低MDA水平、增加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
2010(4):42-0.
摘要: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加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钻孔减压术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钻孔减压术治疗。两组分别进行Harris评分、影像学疗效和综合疗效的比较。结果:30例患者在治疗的1个月、3个月和1年后3个阶段结束时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影像学比较前两阶段治疗结束后两组无差异,在治疗1年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比较在治疗1年后治疗组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加服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比单纯钻孔减压术治疗效果好,没有明显副作用,是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一种较好方法。
2010(4):45-0.
摘要: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49例与单纯西医治疗49例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90%,6735%,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
2010(4):47-0.
摘要:运用依托芬那酯凝胶外用加局部艾灸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10 d 1疗程,3个疗程后30例患者优良率为8333%,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6667%.
2010(4):49-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袪斑美肤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口服袪斑美肤汤;对照组54例,口服逍遥丸及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30 d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59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袪斑美肤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2010(4):51-0.
摘要:清代光绪年间由陈子贞所编写的《医学证旨择要》为当时的医学教材,崩漏是妇人卷的主要篇章之一,从证治规律、发病年龄、病位及病因病机、崩漏的辨证治疗几个方面对书中崩漏的证治规律进行探讨,对中医诊治崩漏具有一定借鉴、学习意义。
2010(4):54-0.
摘要:通过探讨玄府的空窍本质和膀胱的聚窍结构,揭示了津液运行的基础结构是以三焦为水道、以玄府为关隘、以膀胱为水府的;通过探讨脏腑在津液运行中的作用,澄清了津液运行的动力是以肾气为统领、以脾气为裹挟、以肺气为通调的。
2010(4):57-0.
摘要:伏毒学说认为:内生伏毒是导致诸多内科疑难病的重要病因;内疫病机是根据杂气病因学提出的假说,这两个理论均源于中医温病学。针对内生伏毒的辨证原则和治法方药可以用于内疫病机导致疾病,以实现促邪归正治疗宗旨。通过对内疫病机的认识可以加深对伏毒学说的理解,有利于掌握伏毒的辨证原则和治法方药,而伏毒学说则为内疫病机提供了从理论假说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
2010(4):60-0.
摘要:主要从招生选拔、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配比、学制等方面,探讨古代中医教育方式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
2010(4):63-0.
摘要:我们以介绍医古文能力的重要性开始,从老师、学生及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详细说明了自学能力在医古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讨论了医古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引导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重视课前预习,最后还应该特别注意加大汉语繁体字的教学力度。
2010(4):66-0.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累及关节滑膜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瘀血”作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在“痹证”始终。论述“瘀血”在痹证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