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1):1-2.
摘要:通过对主诉的重新思考认识,采用将主诉内容有机结合运用于中医四诊之中的方法,真正达到司外揣内,见微知著,见病知源的效果。
袁肇凯 , 黄献平 , 王丽萍 , 王萍 , 王东生 , 陈清华
2011(1):3-7.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由“痰凝”至“痰瘀”病性证素变化对冠心病形成的影响。方法:对冠心病痰瘀痹阻证组120例、痰凝心脉证组98例、非痰非瘀证组92例、健康人对照组30例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结果: 冠心病血脂痰凝心脉证组与非痰非瘀证组、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由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增加;FINS、ISI值呈健康对照<非痰非瘀证组<痰凝心脉证组<痰瘀痹阻证组递进趋势(均P<001);由非痰非瘀→痰凝心脉→痰瘀痹阻的病理演变中,患者c-myc mRNA和PDGF-AmRNA的表达量均逐渐增加。结论: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血脉瘀阻的客观指证;IR可能是产生“痰瘀”并由“痰”到“瘀”演变的重要内在生化物质基础;IR与冠状动脉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冠心病“痰瘀”证素变化的分子机制与c-myc、PDGF-AmRNA异常表达有关。
2011(1):8-9.
摘要:《滇南本草》很重视用药的方法以及服药时间,别具特色。善用新鲜的药物、剂型善用散剂、以药作食,尤其对酒的运用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2011(1):10-13.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将熊磊教授临床经验方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苍艾香薰油的体外抑菌作用,比较复方挥发油与各组方中单药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打孔法检测苍艾香熏油及各单药挥发油对各实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用左氧氟沙星及酮康唑制剂为阳性对照,分别初步求出其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 苍艾香熏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念珠球菌均有体外抑菌作用,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但对铜绿假单胞菌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念珠球菌对受试单味组方药的挥发油均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仅对花椒挥发油敏感。
2011(1):17-19.
摘要:民族古文字医药文献的搜集主要包括寻找佚文佚书、发现珍稀版本、从其他民族古文字医药文献或非医药类古文献发掘辑录等;整理方法包括语译、标点、校勘、注释、节选、重编、类编、辑佚、目录学研究等方面。
2011(1):20-24.
摘要:目的:观察熊果酸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的改善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肝脏葡萄糖激酶含量,葡萄糖激酶 mRNA表达水平,葡萄糖激酶蛋白表达。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熊果酸300mg/(kg·d)组和熊果酸150mg/(kg·d)组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葡萄糖耐量明显改善,肝脏葡萄糖激酶含量、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熊果酸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可能与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升高有关。
2011(1):25-26.
摘要:介绍全国第2批和第4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良英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经验。张良英教授治疗此病时,注重服药的时间,选择月经期之后,经间期之前作为治疗的最佳时期,给予补肾滋阴养血,用自拟加味六味汤治疗,补肾的前提下促使阴阳转化协调而纠正经间期出血,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2011(1):27-31.
摘要:目的: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的居群与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探明居群的繁殖特性。方法:对短柄乌头居群生境进行初步研究,对短柄乌头生育期、花开放动态、结实率、传粉媒介进行观察。结果:短柄乌头为雌雄同株异花传粉,传粉昆虫多为熊蜂,其结实率高,种子多而小,成熟期不一致。结论:短柄乌头的濒危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
李晓玲 , 李萍 , 施德丽 , 张菊 , 郑秋萍 , 郭红 , 张丽娟 , 高芳 , 何玉宁
2011(1):35-38.
摘要:目的: 口服中药及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方法: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及治疗后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07人,随机分成手术组37人(A组)、手术+口服中药组30人(B组)、手术+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组40人(C组)。结果:C组的宫内妊娠率(5500%)高于A组(1351%)、B组(2333%);A组与B组宫内妊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A组与C组宫内妊娠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宫内妊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配合口服中药及中药保留灌肠之疗效优于单纯宫腹腔镜手术或宫腹腔镜手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者。
2011(1):39-42.
摘要:就附子的临床运用,从性味功效、适应证、配伍、用量、煎服法、毒性反应及处理、禁忌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附子的治疗靶向是阴证、寒证,且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都很明显,因而善用、广用附子前提是精辨阴阳,洞察寒热,深层次的学术思想则是养生疗疾推崇阳气的重要作用。附子所含乌头硷,就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而言,是有毒成分;就其镇痛等作用而言,则是有效成分。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差异(体质和证候),可影响对乌头硷的耐受性,而不同的剂量和煎煮法,可影响乌头硷的含量,进而改变附子的毒性和治疗作用。因而附子的用量、煎煮法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定。
2011(1):43-44.
摘要:甘草附子汤系《伤寒论》方,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4味药组成。通过病机分析、方剂分析、治疗要点、加减应用、病案举例等5个方面,对该方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1(1):45-47.
摘要:目的:观察平肾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质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加用平肾汤,对照组加用肠溶阿斯匹林和潘生丁。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脂指标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肾汤能显著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消除蛋白尿。
2011(1):48-50.
摘要: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伴高血压的患者88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乏力气短,口干多饮,心烦失眠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多食、多尿症状改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UAER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医从脾论治方药能改善早中期DN临床症状,减少UAER,较之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更好。“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理论具有临床意义。
2011(1):53-56.
摘要:中药毒性是近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药毒效二重性既是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外在体现,也是中医药未来生存发展的根本。从中药的毒性含义、毒性特征的辨析等方面对中药毒性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展望了信息技术在中药毒性特征研究中的可能作用。
2011(1):57-60.
摘要:本文考证了自《金匮要略》至清代的古代文献中对当归散的方名、用量、炮制、病机及治则的论述并进行了释评,以其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文献依据。
2011(1):61-62.
摘要:
2011(1):66-67.
摘要:学科独特性使中医英语翻译甚为困难,利用一些翻译技巧可以降低中医英译的难度,而巧用英语定语从句就是可以灵活转换一些中医句型,使它们的翻译过程显得有章可循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1(1):68-69.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卵泡发育障碍和卵巢无排卵。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除了以高雄激素血症为突出表现之外,PCOS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就近年来中医对于PCOS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做一综述。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