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2):1-0.
摘要:[摘要]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就《中医诊断学》中病因、气血津液辨证部分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剖析,为从事教学的老师提供参考。
2011(2):5-0.
摘要:摘要]通过痰瘀互结理论源流的探析,了解各个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及临证治疗的进展,认为痰瘀互结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痰瘀互结又是其他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气滞、阳虚、脾虚与痰瘀的形成直接相关,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因此在痰瘀同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病性因素。
2011(2):7-0.
摘要:[摘要]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昆明滇紫草的质量标准,并对药材名称、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鉴别、检查及浸出物等质量标准项目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归纳,为昆明滇紫草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011(2):11-0.
摘要:[摘要]基于对怒族传统医药的考察,认为怒族地区有丰富的药物资源,怒族民间有丰富的用药经验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怒族传统民俗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医学思想和健康智慧。但由于怒族没有文字,随着日益加速的现代化进程,怒族这些宝贵的医学思想、知识和经验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今后如何保护和传承怒族传统医药文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2011(2):12-0.
摘要:[摘要]就临床常见、多发的头痛病症进行中医和傣医在诊治方法上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傣医治疗头痛病症具有众多的方药,寒性药物的使用相对偏多,且有重视头痛病症外治法的特点,既头痛医头,也头痛医脚,外治方药的运用多种多样,包括药引及增效方法的使用均是值得借鉴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宝贵经验。
2011(2):13-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荜橙茄挥发油对罗通定的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测定罗通定的累积渗透量,考察1%,3%,5%,7%荜橙茄挥发油对罗通定的促渗作用。结果: 5%,7%荜澄茄挥发油对罗通定具有促渗作用, 5%,7%荜澄茄油对罗通定的8h累积渗透量(Q8,mg/cm2)依次是5.7839,6.3837,4h的增渗倍数是1.10,1.20倍。结论:7%荜澄茄油对罗通定的促渗效果最好。
2011(2):14-0.
摘要:[摘要]目的:优选岩白菜中岩白菜素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纯化方法。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岩白菜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及醇提工艺的主要因素。结果:确定岩白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最佳的纯化条件为每克D-101树脂(干重)最大上样量2.5g原生药材,上样静置吸附30min后用6倍柱床体积20%的乙醇洗脱。结论:在该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参数组合下,岩白菜素的含量达14.023%,结果可靠。
2011(2):15-0.
摘要:[摘要]介绍张良英教授分期论治滑胎经验。张良英教授分两期治疗本病:未孕前以预防为主,采用补肾益气,养血调经,调补冲任,给予自拟助孕Ⅰ号方、助孕Ⅱ号方或扶正固本方。孕后以固冲安胎,对症治疗。胎元未殒,安胎止血为主,用自拟保胎饮;胎元已殒者,以下胎益母为主,采用刮宫术去胎、引产术去胎,中药以生化汤为主加减应用。
2011(2):16-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HIV/AIDS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证候特点,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了解不同症状体征及脉象出现的频率,并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景洪地区HIV/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中医症状依次为:神疲,腰膝酸软,皮肤瘙痒,面色少华,咳嗽,身体困重,肢体倦怠,头痛,咽喉不适,易感冒,健忘等;舌象:最多见的是淡红舌,黄腻苔和薄白苔;脉象:多为复合脉象,其中弦脉最多见,其次为数脉、滑脉、沉脉、虚脉等。最
2011(2):17-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银翘散加减内服配合针刺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3个疗程的银翘散加减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及泼尼松及无环鸟苷配合针刺治疗,做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翘散加减内服配合针刺治疗Hunt综合征,是临床治疗Hunt综合征的一有效方法,为Hunt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新思路。
2011(2):18-0.
摘要:[摘要]近代以来,中医的价值一直遭受诘难。为了对中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实践属性的剖析,探讨了中医的合理性。研究认为,中医的合理性根植于人的属性之中,中医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
2011(2):19-0.
摘要:[摘要]考证了清代云南医学堂中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现代中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医学教育史学资料。
2011(2):20-0.
摘要:[摘要]服食是葛洪重视的养生方法之一,《抱朴子内篇》阐述了葛洪关于服食的基本观点。服食包括服食大药“还丹金液”和草木等小药。葛洪认为服食大药可以长生成仙,服食小药可以延年益寿。本文以《抱朴子内篇·仙药》为重点对葛洪的药物服食法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2011(2):21-0.
摘要:[摘要]目的:收集1989年1月至2008年6月有关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对其中的中医辨证、治法以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拟找出其中医辨证、治法及用药规律,从而为优化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文献进行中医辨证、治法、用药归纳,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94篇文献,总共9 125例病例,中医辨证治疗的共7 733例,另外联合辨证治疗和中药灌肠或单独使用中药灌肠的有1 553例。辨证为湿热瘀阻型的占辨证治疗病例的55%;气滞血瘀型为18%,寒湿瘀阻型为13%;气虚血瘀型为10%。结
2011(2):22-0.
摘要:[摘要]目的:寻求大肠癌中医辨证施治规律、便于规范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就近3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病因中正虚是以脾虚、肾虚为主,邪实以热毒、瘀血、湿热为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证、瘀毒证;结论:大肠癌的中医辨证施治是有规律可循,但目前的文献报道难以反应中医辨证治疗的演变规律。
2011(2):23-0.
摘要:[摘要]通过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人诸疾卷收录83方,认为其选方用药具有以下特点:收录方剂多为历代效方,或当代验方,且适时增补续添新方;方中用药多为补益温散之品,偏重调理气血;剂型以丸、散、汤剂为主,药物根据不同要求分别精细炮制,且制剂时添加辅料亦根据功效有所改变;服用时以煮散法为主要方法,调服法则根据辨证选用不同汤饮送服。在学术上继承了汉唐重视胎产的特点,并初步形成了“妇人调其血”的学术思想。
2011(2):24-0.
摘要:[摘要]基于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和理想,是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客观载体,建设科学、实用、高效的教材系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尝试将多年的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教材,建立了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系列化”、“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即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集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为课程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突出解决教学应用的多元化(满足多种应用)需求,配合媒体呈现的立体化(形式
2011(2):25-0.
摘要:[摘要]命门之争,由来已久,从命门的部位、功能、病候与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进行了述评。
2011(2):26-0.
摘要:[摘要]余甘子(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单宁、没食子酸、槲皮素、齐墩果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清除氧自由基、降脂、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斑块产生等功效,本文综述了余甘子活性成分在治疗及减缓动脉硬化形成方面的作用。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