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3):1-0.
摘要:中医学是具有很强人文特征的学科,当今中医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缺乏已是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构想。
2011(3):5-0.
摘要:就命门与生殖功能相关的古代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明确古代医家对命门与生殖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为人体生殖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中医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
2011(3):9-0.
摘要:在归纳《黄帝内经》颇具争议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一语的诸家之见基础上,认为有两解可互参互补。其一,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以时节论脏腑的天人背景,同意以胆气应春,具生、升之气为解,此偏“气”之“取决”;其二,胆为中正之官取决论亦具意义,此偏“神”之“取决”。鉴于历来持后见者之释常语焉不详,笔者着重就中正与决断、决断与取决关系作了机制探析,或存启示。“神”与“气”,本就气能生神,神能驭气关系,两种见解,自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
2011(3):13-0.
摘要:目的:研究苍艾香熏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考察提取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苍艾复方中提取挥发油,观察苍艾香薰油的稳定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本实验提取出的挥发油共检测出37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13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能较好的保留组方中药物的主要成分;高温加热后苍艾香薰油的体积无明显变化,颜色变化较为明显,且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能降低其大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结论:苍艾香薰油提取工艺可行,能较好的保留组方中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
2011(3):20-0.
摘要:傣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民族文化遗产,“神药两解”指傣族民间医生治疗疾病时心中默念口诀并且用口吹、手摸患处辅以傣药内服外敷(适用于骨伤及皮肤烧烫伤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产生与原始宗教、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密切联系;通过梳理“神药两解”的起源,探讨“神药两解”的合理性及其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2011(3):22-0.
摘要:通过对傣族佛教主要节日的分析,探索其具有心理调适作用的合理成分,并总结其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傣族少数民族心理疗法提供可借鉴依据。
2011(3):26-0.
摘要:目的:研究蓝萼甲素抗凝血作用。方法: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的作用;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复钙时间(PRT)的影响。测定蓝萼甲素对家兔体外TT、PT、APTT和PRT的影响。结果:蓝萼甲素能显著延长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小鼠TT、PT、APTT和PRT。蓝萼甲素在体外显著延长家兔TT、APTT和PRT。结论:蓝萼甲素具有抗凝血活性。
2011(3):30-0.
摘要:目的:建立蛇纹石中氧化镁(MgO)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盐酸溶液溶解蛇纹石样品,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调pH=100,5%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水溶液和铜试剂掩蔽干扰离子,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配位滴定,用K-B指示剂确定终点,测定蛇纹石中的Mg2+离子的量,计算为MgO的含量。结果:酸浸取法操作简便,采用金属离子掩蔽剂,方法专属。Mg2+离子在3357mg~10071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V=0824 5×m-0108 3,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2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性好,适用于蛇纹石中MgO的含量测定。
2011(3):33-0.
摘要:目的:研究寒热环境刺激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性肝癌大鼠模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灌胃DEN(按体质量10mg/kg给予02%DEN灌胃,每日1次,5次/周,连续14周)建立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同时给予特定的寒热环境刺激,每天连续3h,5次/周,至2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计算大鼠的脾体比、成瘤率、死亡率;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2、IFN-γ、IL-10、IL-4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热环境组成瘤率、死亡率、脾体比相对较高,IL-2、IFN-γ浓度降低,IL-10、IL-4浓度升高;而寒环境组则与之相反,且寒热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的寒热环境刺激可对DEN诱发性肝癌大鼠模型的肿瘤生成和预后呈现不同影响,而引起Th1和Th2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1(3):36-0.
摘要:目的:研究张亚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治疗规律。方法:将张亚强教授诊治的CP患者共90例558诊次的病历采用结构化病历模板录入数据库,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张亚强教授应用频次高的治法有活血化瘀法、清热利湿法、补肾法、理气法等;应用频次高的基本方:桃红四物汤、丹参饮、龙胆泻肝汤、八正散、茵陈蒿汤、六味地黄汤;应用频次高的药物有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甘草、赤芍、地丁、薏苡仁、红藤、红花、桃仁、皂刺、白芷、泽兰、川牛膝、冬葵子、川芎、莪术、生地黄、白芍、栀子、王不留行、枸杞子等45味药;应用药物种类最多的是活血药,其次为清热、利湿、补肾药。结论:张亚强教授治疗CP强调活血化瘀,在活血的基础上,注重清热、利湿、补肾,同时倡导心理疏导。
2011(3):40-0.
摘要:在介绍陈镜合教授相应的临床诊疗心得的基础上,详细整理了他的中医学术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和科研方向,系统阐释了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汇通,优势互补”的现代中医学术思想。
2011(3):44-0.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0年1月。两位作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 376例患者,所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临床指标:1、死亡率:纳入的9篇RCT均无报道死亡率。2、治愈率:纳入7个研究,结果显示中医中药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3、总有效率:中医中药治疗组与常规西药组之间的比较,共纳入7个R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中药加西药组与西药组之间的比较,共纳入2个RCT,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4、平均住院时间:1个RCT报道了平均住院时间。5、疼痛积分:两组疼痛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中药组及中药加西组在减轻疼痛的指标上优于单纯西药组。6、不良反应:9篇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纳入本系统评价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提高慢性胆囊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及改善疼痛积分。但是本研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较低,所以,对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需设计多中心的随机的严格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来验证及推广或者研究一种更符合有关中医药的系统评价系统。
2011(3):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瘀证在糖尿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糖尿病家族史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将2269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血瘀证症状评定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血瘀症状评分,统计血瘀症状出现频率,并对2组中血瘀证频数及其症状总计分进行比较。结果:2269例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44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957%;血瘀证患者占调查总数的2953%,其中,阳性T2DM家族史组有156例,阴性家族史组有514例,而且阳性T2DM家族史组的血瘀症状总计分明显高于阴性家族史组(P<001)。结论:血瘀证在糖尿病患者中集中分布,血瘀证程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有无存在着正相关性。
2011(3):53-0.
摘要:通过对中医“癃闭”病名历史沿革的分析来阐明癃闭的内涵与外延,并探讨引起“癃闭”的病因及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为中医药更好地论治癃闭提供理论指导。
2011(3):59-0.
摘要:目的:了解学生对《推拿练功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专业建设中加强教学内容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学期快结束时向全部上课学生发问卷调查表,要求不记名限时自由填写,当场收回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7份。结果:在没有进行总复习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及平时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且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较高,但他们对少林内功中提及的裆势和锻炼功势内容熟悉程度不及易筋经。结论:《推拿练功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进一步精炼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2011(3):64-0.
摘要: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Related Injury)的治疗,是和平时期军队工作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和保持指战员体能水平、增强战斗力的途径。训练伤则是因训练直接导致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是影响参训人员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多是骨关节、软组织及器官的急慢性损伤,其发生率较高,可造成官兵的身心损伤、缺勤、甚至残疾减员。研究其防治已成为当前军事医学和训练医学领域急需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1(3):67-0.
摘要:对近年来灸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道进行了分析归纳,介绍了目前灸治肩周炎的临床常用方法及取穴规律,探讨了灸疗的临床研究趋势,以达到进一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的目的。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