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无量山三七的种植模式与皂苷成分分析

      2012(3):1-5.

      摘要 (1517) HTML (0) PDF 602.64 K (182)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无量山产三七的皂苷成分,探讨种植模式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HPLC分析技术,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Rd,Re以及三七皂苷R1等5个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并与文山产三七进行比较。结果:无量山产三七不同种植年代、不同单株、以及不同地下部位部分的皂苷含量和5个主要皂苷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与文山三七单株分析结果相同。无量山产三七3年生植株与文山三七的质量相似,4年生植株显著优于文山三七。药材的质量不仅与种植年代有关,单株差异也十分显著。结论:无量山产三七采用传统模式种植,有利于药材质量的保证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种植成本低,符合有机农业的要求,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值得在云南山区适宜地区推广。

    • 响应面分析南方红豆杉黄酮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2012(3):6-9.

      摘要 (1347) HTML (0) PDF 1.56 M (174) 收藏

      摘要:目的:优化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 (Lemee et Levl.) S.Y.Hu ex Liu]枝叶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南方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南方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料液比2739(V/W),乙醇体积分数6144%,提取时间1527min,微波频率1 887MHz。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对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合理可靠,为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篇研究概述

      2012(3):10-13.

      摘要 (1398) HTML (0) PDF 590.24 K (176) 收藏

      摘要:《诸病源候论》集隋以前养生方导引法之大成,在气功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该书卷二十八为“目病诸候”篇,是最早阐述眼科疾患的专篇文献,且其中三候下载有养生方导引法共11条。鉴于“目病诸候”篇对眼科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故仅对该篇的研究作以概述。

    • 傣药波波罕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2012(3):14-19.

      摘要 (1457) HTML (0) PDF 570.34 K (177)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傣药“波波罕”—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的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傣药波波罕块根2%的稀硫酸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阐明结构。结果:从波波罕块根中分离得到10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千金藤碱(Stephanine,1)、凯萨斯新(Cassythicine,2)、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3)、异可利定(Isocorydine,4)、青风藤碱(Sinoacutine,5)、青藤碱(Sinomenine,6)、8-甲氧基青藤碱(Cephamonine,7)、光千金藤碱(Stepholidine,8)、巴马汀(Palmatine,9)和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10)。结论:化合物7-9为首次从傣药波波罕中分离得到。

    • 民族药紫地榆研究进展

      2012(3):20-22.

      摘要 (1411) HTML (0) PDF 475.52 K (157)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民族药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研究概况。方法:查阅近年研究资料并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药理研究表明其抑龋、抗龋作用确切,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其他方面研究报道较少。但存在一些同功易混品种和同名异物品种。结论:紫地榆疗效好,民间应用广泛,建议加深对基础研究。

    •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 SMA的影响

      2012(3):23-27.

      摘要 (1246) HTML (0) PDF 3.13 M (186)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以观察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作用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5/6肾大部切除法(两期手术)建立CFR大鼠模型。动物灌胃给生理盐水或给药连续60天。取大鼠肾脏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法检测α-SMA表达情况。结果:降浊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中的α-SMA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贝那普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浊颗粒可以抑制大鼠肾组织α-SMA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大鼠CRF进展,其疗效与贝那普利相当。

    • 本事琥珀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子宫内膜VEGF蛋白含量的影响

      2012(3):28-31.

      摘要 (1427) HTML (0) PDF 1.08 M (154)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本事琥珀散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本事琥珀散在EMs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子宫内膜VEGF蛋白含量。结果:与疾病模型组比较,本事琥珀散组异位内膜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事琥珀散能够通过降低EMs异位内膜VEGF蛋白含量,抑制异位内膜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对EMs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对输卵管妊娠部位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2(3):32-36.

      摘要 (1426) HTML (0) PDF 4.40 M (166) 收藏

      摘要:目的:从输卵管黏膜超微结构影响的角度探讨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手术切除的输卵管组织进行电镜检测。观察组10例为口服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3天后手术切除的妊娠输卵管组织,对照组10例为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妊娠输卵管组织。结果: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能使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微绒毛、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而两组的胞内空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可能通过改变妊娠输卵管黏膜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妊娠输卵管黏膜细胞的生理代谢过程,进而促进胚胎组织的消亡。

    •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2012(3):37-39.

      摘要 (1429) HTML (0) PDF 1.86 M (172)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两组,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12只)、黄芪干预组(12只),气管切开后利用人工呼吸机行单肺通气,左肺门阻断2h后,恢复双肺通气4h后左肺下叶组织取材,应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理检测方法观察肺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改变。计算受损肺泡百分率。结果:模型组肺缺血再灌注后左肺出血加重,肺间质及广泛肺泡腔内有水肿液,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线粒体广泛空泡化和嵴溶解。同例对照右肺大致正常。干预组因术前使用黄芪汤,左肺组织结构完整,少数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和空泡化。黄芪干预组受损肺泡百分率(P<005)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超声波酸浸-次灵敏线GFAAS测定明矾炮制药材中铝

      2012(3):40-42.

      摘要 (1196) HTML (0) PDF 373.70 K (152) 收藏

      摘要:用超声波硝酸浸提法获取4种明矾炮制药材的提取液,次灵敏线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测定其中铝含量。优化提取条件及进行方法学考察;并且与湿法消解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明矾炮制药材中铝含量的准确方法。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茋苷的解离常数

      2012(3):43-46.

      摘要 (1497) HTML (0) PDF 574.72 K (169)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茋苷的解离常数。方法:将曲札茋苷溶于一系列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并选择在曲札茋苷适合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并计算其pKa值。结果:以319、325和330nm作为分析波长,计算出曲札茋苷一级电离常数pKa1=790;以330、340和350nm作为分析波长,计算出曲札茋苷的二级电离常数pKa2=104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重现性良好。曲札茋苷离解常数测定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曲札茋苷的提取分离、制剂研究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新祥教授治疗肾膀胱(系)病类核心用药的研究

      2012(3):47-51.

      摘要 (1381) HTML (0) PDF 532.14 K (173)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核心用药。方法:选择数据库中2006年3月—2009年5月经刘新祥教授诊治显效或好转的肾系病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提取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常用药物配对。结果:在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土茯苓、芡实、当归、丹参、党参、柴胡、淫羊藿、白术、白花蛇舌草、巴戟天、凤尾草。药物配对有熟地、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山药、芡实;白术、茯苓;当归、丹参;丹参、淫羊藿;黄芪、党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黄芪、芡实;山药、熟地;芡实、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土茯苓。在最低条件支持度≥3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山药、黄芪、芡实、丹参、当归、党参、土茯苓。药对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黄芪、党参;黄芪、芡实;芡实、当归;黄芪、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山药;黄芪、土茯苓。结论: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常用药物为肾安汤,核心用药围绕益气、固摄、通络、化浊之法。

    •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

      2012(3):52-0.

      摘要 (1233) HTML (0) PDF 189.32 K (154) 收藏

      摘要:

    •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3):53-55.

      摘要 (1293) HTML (0) PDF 526.22 K (196)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威海市传染病医院门诊慢性淋病患者84例,服用中药复方90d,评价与比较药物有效的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90 d后,与治疗前比较,84例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自拟清淋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留学生中医药教育现状分析——以云南中医学院为例

      2012(3):56-58.

      摘要 (1231) HTML (0) PDF 637.04 K (178) 收藏

      摘要:分析总结了2003年至2010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来华学生在云南中医学院学习的现状,从培养模式、扩大规模、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中医药教育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术语翻译探讨

      2012(3):59-60.

      摘要 (1323) HTML (0) PDF 304.78 K (180) 收藏

      摘要: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翻译过程中的多维度适应为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ISN与IST两个版本中的译文进行实例分析,指出最佳译文是“语言,文化,交际”等多维度转换程度高的结果,以期为使用者提供一定帮助,也为今后的中医术语英译及多种语言的翻译标准化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 《中医妇科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探索

      2012(3):61-62.

      摘要 (1284) HTML (0) PDF 313.21 K (174)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妇科学》教学。结果:创新性地利用模拟医院真实地演示诊治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事医疗工作,能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和实践能力。结论:《中医妇科学》利用模拟教学法锻炼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优于传统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关于影响中医药院校学生评教的因素研究

      2012(3):63-65.

      摘要 (1336) HTML (0) PDF 382.03 K (215) 收藏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影响中医药学生评教的诸因素,以期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编量表以及某高校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评议用表,随机分层抽取712名中医药本科生进行团体调查。结果:学生对评教活动的态度、课程重要性等与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无显著性影响。教师职称、学习态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结论: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评教有效客观的重要因素。

    • 中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12(3):66-70.

      摘要 (1714) HTML (0) PDF 696.80 K (177) 收藏

      摘要: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概况及其愈合过程,中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众多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影响调节骨生长因子,增加骨痂中钙、磷、胶原含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血中雌激素水平等多方面的机制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