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5):1-3.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成分抗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明确其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天麻乙酸乙酯部位分离提取得到的B、C、D成分以及天麻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比浊法测定4个成分抗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天麻B、C、D成分高浓度(04mg·mL-1)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104,0163,0263mg·mL-1,以天麻B成分抑制作用较强,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天麻素5个浓度组与对照组比,对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聚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天麻B、C、D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以B成分抑制作用较强。在本研究浓度下,天麻素作用不明显。
文金隆 , 何芳雁 , 韩春妮 , 李艳 , 代蓉 , 林青
2012(5):4-7.
摘要:目的:观察云南栽培的紫、白、黄3种色型玛咖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抗疲劳、耐缺氧功能的影响,评价3种色型玛咖的保健功效,为其保健食品开发及活性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负重游泳、常压缺氧模型,选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负重游泳时间、缺氧耐受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果:3种色型玛咖均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1);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或P<0001),其中紫玛咖的延长率最高,黄玛咖次之,白玛咖最弱;紫、黄玛咖均能明显提高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01),紫玛咖的延长率最高,黄玛咖次之;结论:云南栽培的3种色型玛咖功效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秘鲁玛咖相似,其中紫玛咖的作用最优,黄玛咖次之,白玛咖最弱。
2012(5):8-10.
摘要:目的: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桑蝉止咳方中甘草中砷和汞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桑蝉止咳方中甘草砷含量为03857mg/kg;汞含量为58274μg/kg。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甘草项下的规定。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7,加标回收率为995%~1028%,RSD≤22%.结论: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重金属的测量成本低廉,快速简便,方法准确且灵敏度较高。
杨新杰 , 杨芳 , 刘琦 , 王薇 , 崔九成 , 宋小妹△
2012(5):11-14.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生半夏和竹沥半夏的寒热药性。方法:采用灌胃分别给予小鼠生半夏、竹沥半夏的水煎液11d,测量并记录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进食量、体温、耗氧量、肝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性、肝脏系数的变化,来研究其寒热之药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生半夏组、竹沥半夏组对小鼠的体重、进食量、肝脏系数的变化均无明显区别;生半夏组可使小鼠的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增加;竹沥半夏组可使小鼠的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的蛋白含量降低。结论:生半夏和竹沥半夏药性的差异可通过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得以反映,该结果与传统的“竹沥能转半夏之温热之性而为寒凉”的理论相一致。
2012(5):15-18.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文献广泛存在于我省民族地区民间,是各民族医疗活动宝贵经验的积累和真实写照。口述文献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丰富,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依据,对它的保护和传承任务艰巨,迫在眉睫。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文献的存在形式、内容、特点等,并对研究的相关事项做了探讨。
2012(5):19-21.
摘要:中医是蕴含系统整体性的科学。中医既是以整体观的指导为核心,重视天人相应,将人体各组成部分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等不同的系统进行整体分析,辨证论治。在中医基本物质系统的组成和各基本物质的属性及其基本物质间的关系场也不例外,乃至中医基本物质系统与五脏系统、证侯表现及中药系统间的联系中,同样都无不体现了中医的系统整体性。中医独具特色的系统整体性思想,也将成为认识和研究中医药的必经之路。
2012(5):22-25.
摘要: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对AsC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命质量与中医体质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AsC人群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非携带的一般人群,且与该人群的体质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气虚气郁质对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最大。
2012(5):26-29.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 “百会”、“风府”和“阳陵泉”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 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脑右侧黑质建立偏侧 PD 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电针组、美多芭组、电针结合美多芭组与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实验结束后,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中脑黑质纹状体部位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电针组、美多芭组、电针结合美多芭组均可增加SOD、GSH-PX 活性,GSH含量,降低MDA 含量。结论:电针可明显提高PD 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对脑的损伤。
2012(5):37-40.
摘要:目的:探讨耳鸣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及酸枣仁汤对耳鸣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对58例耳鸣患者进行详细的耳鸣和认知功能评估后进行中药干预和耳鸣声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析对比中药联合声治疗组和单纯声治疗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情况以及耳鸣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联合声治疗组和单纯声治疗组治疗疗效对比分析,经治疗后前者有效率要高于后者,P=002<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P3波潜伏期改变情况和CASI量表评分进行比较,随着治疗后耳鸣患者的症状缓解,耳鸣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耳鸣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改变有相关性,中药联合声治疗疗效优于较单纯的声治疗。
2012(5):41-45.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家族史、体重指数、并发症及合并症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45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整理。结果:年龄及病程与证型显著相关,表现为:随年龄增加热盛伤津证比例递减,气阴两虚夹瘀证比例递增;随病程增加热盛伤津证、肝肾阴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比例递减,肝肾阴虚夹瘀证、气阴两虚夹瘀证、阴阳两虚证比例递增(P均<001﹚。体重指数与证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并发酮症者热盛伤津证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及眼病者肝肾阴虚夹瘀证及气阴两虚夹瘀证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差异(P均<0001﹚。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脑血管病变及其他合并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及冠心病)与证型无相关性,且各合并症之间与证型亦无相关性(P均>005)。
2012(5):46-48.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使用消肿汤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使用中医辨证治疗,一组在中医辨证下使用消肿汤治疗。分别行疼痛程度(VAS评分)、肿胀指数、及 JOA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中医参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术后7d、1个月、3个月行VAS评分、肿胀指数及JOA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下使用消肿汤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2012(5):49-51.
摘要:救治脓毒性休克,应在遵循指南,把握中医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基础上,救急与防变并重,正确应用西医救治方法的同时中医辨证救治,及时采用益气养阴固脱,回阳救逆固脱等治法及方药,并据危重变证予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通腑泄热、涤痰平喘、开窍醒神等治法及方药,辨证救治,整体调整,运用现代中药静脉制剂救治脓毒性休克是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具体体现;去除病因是从源头防治脓毒性休克的关键;“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器官保护并治”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2012(5):52-54.
摘要:对《产宝杂录》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归纳整理,认为齐仲甫对妇科胎前产后诸病杂证疾病的认识,不仅继承了宋以前中医妇产科的观点,结合齐氏多年的临床经验,师古不泥于古,并有所发挥。其中有关“论元立本”、“有子之道”等的观点,为明代陈自明所撰《妇人大全良方》系统总结宋以前中医妇产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医妇产科胎前产后诸病杂证疾病临床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2012(5):55-58.
摘要:为了推动中医全球化进程,文章通过对中医全球化面临的现状、动因、困局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医全球化的系统建议。研究认为,中医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中医要掌握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与规律, 促进中医全球化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012(5):59-60.
摘要:通过对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社会心理药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012(5):61-62.
摘要: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实践教学在知识载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直观具体的特殊性。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结合实际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组装理论知识、将医学理论知识形成能力和素质。
2012(5):63-66.
摘要:本文查阅了我国螺旋藻产品国家及地方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以及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螺旋藻生产国对螺旋藻产品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制定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特别是对我国目前制定的螺旋藻产品中重金属铅指标限量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我国螺旋藻产品中重金属铅指标限量定为20 mg/kg是安全、科学和合理的。通过概述,旨在为正确了解螺旋藻产品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地食用螺旋藻产品。
2012(5):67-70.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英译本由于原版本众多,加上译者的不同解读而使得各英译本风格迥异,内容差异极大。传统的规定性翻译批评理论往往只考察译本和原著之间的忠实度,这样狭隘的评判显然有失公允。随着翻译批评由规定性向描写性的转变,对于《黄帝内经》英译本的研究也出现了多视角的发展。本文通过考察《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的现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