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杨会军 , 彭江云△ , 万春平 , 李兆福 , 吴生元 , 李玲玉
2013(1):1-4.
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渗湿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对生电型的尿酸盐转运体(urate transporter,UAT)蛋白的调控作用,揭示“健脾渗湿,化痰通络”法治疗痛风的现代生物学特征及规律。方法 48只SD大鼠按尿酸水平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健脾渗湿方低、中、高3个剂量组。采用酵母饲料加腺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渗湿方含药血清对HK-2肾小管上皮细胞UA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健脾渗湿方低、中、高3个剂量组不仅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尿酸水平(P<0.05),而且显著减少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产生水平(P<0.05,P<0.01);健脾渗湿方含药血清显著上调尿酸盐转运蛋UAT的表达。结论 健脾渗湿方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且对肾脏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尿酸盐转运蛋白UAT的表达有关。
陈尚杰 , 徐茂盛 , 彭旭明△ , 黄居科 , 杨文德 , 许琼瑜 , 朱芬 , 石学敏
2013(1):5-7.
摘要:目的 明确基于认知疾病状态下的针刺人中穴对认知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6例合格受试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针刺人中穴的前后进行了6min静息态扫描,分析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人中穴针刺后的留针阶段,顶下小叶(IPL)的连接减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的相关连接明显减少;但双侧DLPFC的连接增加,并且右侧DLPFC增加了与右侧IPL、右侧额皮质(frontal cortex)的连接;右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增加了与左侧aPFC、左侧IPL及背侧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dACC/msFC)的联系;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增加了与右侧颞顶联合区(TPJ),前岛/额叶岛盖(al/fo),左侧中颞叶(midtemporal)的连接。没有发现晕针、滞针、弯针、血肿等情况,也没出现其他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人中穴行针后的留针阶段,有认知和情绪等多方面的脑功能连接变化。
杨红亚 , 张天娥△ , 鲁法庭 , 刘伟伟 , 陈晓玲 , 董小丽 , 王米渠
2013(1):8-11.
摘要:目的 筛选并验证与脾肾两虚型脑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从前期正常-脾肾两虚型脑瘫双生子基因芯片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15个病证相关特征基因,选取11例脾肾两虚型脑瘫患儿与10例健康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对筛选到的特征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FIGN和PTGER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FIGN在脾肾两虚型脑瘫患儿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PTGER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FIGN和PTGER2的异常表达与脾肾两虚型脑瘫的发生有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为该病证的候选标志分子。
2013(1):12-14,21.
摘要: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丹酚酸B的含量和提取物出膏率为指标,采用以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法,对滇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滇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量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此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2013(1):15-18.
摘要: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然其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患者可长期无症状携带,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因此从“伏邪”学说出发对不同体质AsC人群的邪气藏伏和发病机理进行理论探讨,对临床预防AsC人群发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013(1):19-21.
摘要:根据“肺朝百脉”的生理功能,阐述肺对血液循环、血液流态及血脉运行的调节作用,结合临床讨论“肺朝百脉不利”产生肺胀的病理机制。
2013(1):22-25,34.
摘要:笔者认为“同证异治”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及临床实践中,指出了“同证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区别与联系。文章以肾阳虚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方剂、临床各科疾病分析探讨了“同证异治”的内涵,这不仅是对“异病同治”在理论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临床辨治思维。
2013(1):31-34.
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分离和测定拉萨大黄药材中虎杖苷、甲基虎杖苷、曲札茋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CQUITY UPLC?誖 BEH C18(2.1×50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319nm;柱温:30℃;进样量:0.4μL。结果 虎杖苷在1.0225~204.5μg/mL;甲基虎杖苷在1.02~204μg/mL;曲札茋苷在1~200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5%(RSD=3.7%),98.36%(RSD=1.81%),99.33%(RSD=3.64%)。结论 较之普通HPLC法,UPLC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果;本方法可以作为拉萨大黄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2013(1):35-38,68.
摘要:针对常用类方(same formulas)“烂积丸”(lanjiwan)的8首方剂,运用生物学方法展开配伍分析,同时初步提出方剂中单味药物(single drug)、药对(pair drugs)、方元(original formula)、基方(basic formula)的4级结构组成,最后还对“烂积丸”进行了优化配伍,扩大适用范围。
2013(1):45-49.
摘要:选取39首《傣医方剂学》中所收录的典型方剂,对其进行方歌试编,并在阐析编写过程中应遵循原则的同时,对编写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简要分析。
2013(1):50-51.
摘要:魏玮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关键所在,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魏玮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及日常的护理调摄方法。
2013(1):52-53.
摘要:介绍徐力教授用传统辨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治疗乳腺癌经验。徐力教授认为,乳腺癌的治疗应该中西医并用才可最大程度上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认为乳腺癌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正气亏虚、肝郁气滞,临床治疗要根据病人所处的治疗阶段而进行相应的辨证用药。同时强调抗肿瘤中药的靶向性,选取相应的对乳腺癌有特异性的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13(1):54-55,59.
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于心律失常中的缓慢类,常见脉象为迟脉、结脉。魏执真教授认为主要发病机理为心脾肾阳虚,寒邪内生,寒痰凝结,心脉受阻,创建了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2013(1):56-59.
摘要:目的 观察服用康爱保生丸对30例ⅡB期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内容 临床观察入组患者康爱保生丸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血常规、免疫学指标及HIV病毒载量变化进行疗效分析。观察一定时间内各期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终点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方法 用康爱保生丸治疗30例ⅡB期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为期12个月,记录临床各项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康爱保生丸对30例ⅡB期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卡洛斯积分、体重、感冒次数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稳定病程中CD4细胞、HIV病毒载量及安全性指标有一定作用。结论 康爱保生丸在改善ⅡB期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疗效好。
2013(1):60-62,79.
摘要: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西药的治疗组与单纯西药的对照组各3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腰背疼痛强度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值均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3(1):66-68.
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体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 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前分别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和胆囊B超检测,然后分别给予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和口服胆清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症状、体征进行再次总评分,复查胆囊B超,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秩和检验。结果 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定总有效率优于口服胆清片对照组(P<0.05);在改善胆囊壁厚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比口服胆
2013(1):69-70.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与超短波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与超短波配合治疗6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与超短波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3(1):71-72.
摘要:目的 比较丹莪妇康煎膏对不同病因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2007年10月-2011年6月就诊的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盆腔痛患者122例,用丹莪妇康煎膏进行治疗,10~15g/次,每日2次,每月连续服用20d,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丹莪妇康煎膏对不同病因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结果 丹莪妇康煎膏对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盆腔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8.7%,95.8%、和80.9%,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对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女性慢性盆腔痛均有治疗作用。
2013(1):76-77.
摘要:从常用药物分析、服食简便、注重炮制、服食方法及服药时间、善用酒剂等几个方面,对《产宝杂录》附卷“芸窗万选方”所载方药运用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补充齐仲甫对胎前产后诸病杂证的治疗特色,对全面了解齐仲甫妇产科学术思想有所帮助。
2013(1):78-79.
摘要: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开创者,临床善用脏腑寒热虚实变化分析病因病机,形成自成一体的脏腑辨证说。其在遣方用药方面颇具特色,详细归纳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制方不离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理论,故对中医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值得后世中医学者学习借鉴。
2013(1):80-82,85.
摘要:对英美中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并形成“中医热”。但由于西方中医尚未融入主流医学,中医教育和医疗多为民间的自发行为,力量分散,经营管理混乱,缺乏配套政策和相应措施,因此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013(1):83-85.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 从教学模式研究入手,对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将PBL教学法引入中医院校《内科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课堂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有助于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1):86-87.
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三柱分型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名观察者,进行Sanders和三柱分型法培训后对15例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型测试,统计分析测试结果;一个月后再次测试,并对观察者前后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柱分型法的读片正确率高于Sanders分型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柱分型法观察者前后kappa平均值0.46,Sanders分型法观察者前后Kappa值0.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跟骨三柱分型法较Sanders分型法更易理解及掌握,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应用价值。
2013(1):88-90.
摘要:试图通过例证分析阐释顺应论对《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的指导作用,并尝试在跨文化交际中找到翻译的平衡点和契合点,以期在减少中西医文化冲突的同时建立一种更优的动态翻译模式,指导《黄帝内经》翻译策略的选择。
2013(1):91-93,97.
摘要:“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是中医五脏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肝肾同源理论指导,形成了“肾病肝治”,“肝病肾治”和“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文章分析整理了近十年来对“肝肾同源”的实质探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该理论奠定基础。
2013(1):94-97.
摘要:介绍了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及其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为姜黄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众多研究表明,姜黄素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其抗氧化活性,而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酚羟基、β-二酮和烷基链长度等结构相关。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