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何首乌高压蒸制法蒸制时间对何首乌抗衰老活性影响的研究

      2013(2):1-4.

      摘要 (967) HTML (0) PDF 1.82 M (197)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何首乌高压蒸制和传统炮制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L)抗衰老活性研究,筛选出高压蒸制法炮制何首乌的最佳炮制时间。方法在二倍体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溶度的不同炮制时间和传统炮制的何首乌提取物,待细胞传至第25代以后,观察二倍体细胞的状态,检测二倍体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3h制品首乌的抗细胞衰减率为38.04%,其细胞衰亡速率最为缓慢,为各供试样品中抗细胞衰减作用最为显著的炮制时间(P<0.001)。3h制品何首乌组细胞内SOD含量是(71.85±5.04)U·mL-1,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内SOD酶的活性,提示该炮制品可显著提高细胞内SOD酶的活性(P<0.001)。结论3 h制品何首乌可以显著延缓HEL细胞的衰老速度,提高细胞中SOD的活性,延缓二倍体细胞的老化,可确定为何首乌抗衰老作用最佳的炮制时间。

    • 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3(2):5-9.

      摘要 (928) HTML (0) PDF 744.01 K (234)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和腧穴配伍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复制冠心病模型,随机选择15只大鼠作为针刺预处理组,在模型复制的同时予针刺“内关”、“心俞”干预治疗。其余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5只。针刺治疗组选取“内关”和“心俞”进行针刺治疗,药物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两周。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脂质沉积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MMP-9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预处理组、针刺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针刺治疗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组穴可以有效地降低CHD模型大鼠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量,同时能够减少MMP-9 mRNA表达水平,金属基质蛋白酶-9可能是针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目标物质之一。

    • 几种云南核桃内种皮黄酮及多酚含量的测定

      2013(2):10-13.

      摘要 (1008) HTML (0) PDF 446.30 K (209) 收藏

      摘要:目的测定云南三种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方法以核桃内种皮为原料,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结果芦丁在0~0.1mg/mL、没食子酸在0~50μg/mL范围内,吸收值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云南麻果核桃、米甸核桃和草果核桃内种皮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48%、17.33%和15.23%,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7.58%、31.25%和24.01%. 结论测定的三种云南核桃内种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且含量随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中麻果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高达57.58%,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 巴西海参Ludwigothurea grisea的体壁多糖类型、性质及活性研究

      2013(2):14-19.

      摘要 (927) HTML (0) PDF 1.24 M (196)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巴西海参Ludwigothurea grisea所含多糖种类、理化性质及其活性。方法提取分离海参多糖,研究其理化性质、波谱特征和抗凝活性。结果L. grisea体壁中得到3种多糖,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 LG-1 为硫酸酯取代的岩藻聚糖;LG-2由α-葡萄糖组成,为中性葡聚糖; LG-3由岩藻糖、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半乳糖组成,为岩藻糖化糖胺聚糖。LG-3抗凝活性强于LG-1,LG-2无抗凝活性。结论此海参中至少含有3种不同类型的多糖,中性葡聚糖首次在海参中发现。它们的抗凝活性可能与单糖组成及硫酸酯基含量相关。

    • 防己黄芪汤对于足细胞功能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3(2):20-23.

      摘要 (927) HTML (0) PDF 631.44 K (199)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及加减防己黄芪汤对于TGF-β1诱导的足细胞中P-cadherin、 FS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足细胞,待其分化成熟后将其分成对应4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足细胞用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孵育,模型组及干预组用TGF-β1刺激,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含10%防己黄芪汤、10%加减防己黄芪汤大鼠含药血清的培养液孵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检测P-cadherin,FSP-1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cadherin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FSP-1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P-cadherin的基因表达则显著增高,正常组、模型组、及干预组FSP-1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防己黄芪汤和加减防己黄芪汤具有维持肾小球足细胞的表型分子表达的作用。

    • 茵陈蒿汤中主要有效成份绿原酸的溶出规律研究

      2013(2):24-26.

      摘要 (935) HTML (0) PDF 562.92 K (164)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茵陈蒿汤中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煎出量及随煎药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色谱法。结果 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452~9.040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文火煎煮25.5min左右,茵陈蒿汤中绿原酸的总含量达到最高。

    • 苍艾香薰油空气消毒作用研究

      2013(2):27-29.

      摘要 (931) HTML (0) PDF 397.84 K (181)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苍艾香薰油的空气消毒作用,为儿科病房使用更加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剂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空气消毒试验及空间灭菌试验,选择儿科住院部普通病房、治疗室、门诊诊室以及特制金属柜,观察苍艾香薰油的空气消毒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 苍艾香薰油空气消毒效果优于醋熏、紫外线消毒。苍艾香薰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球菌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苍艾香薰油的空气消毒效果,为进一步研发新型中药空气消毒剂提供了部分实验基础。

    • 从五脏失调论治血管性痴呆

      2013(2):30-32.

      摘要 (915) HTML (0) PDF 360.44 K (164) 收藏

      摘要:从五脏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五脏失调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机制,为中医论治血管性痴呆从五脏失调以及阳虚的角度提供理论依据。

    • 《伤寒论》中“和”的涵义

      2013(2):33-0.

      摘要 (899) HTML (0) PDF 407.94 K (152) 收藏

      摘要:《伤寒论》中,“和”主要有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如“阴阳和、”“脉和”、“胃气和”等,多表示“最佳状态”;作为动词使用,如“和胃气”,“和解”等,表示调和、谐和、即“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意思。《伤寒论》之“和”与后世的“和法”不相等同。《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使用“和法”这样的字眼,但却是后世医家认识、拓展“和法”的理论基础。

    • 无忧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研究

      2013(2):36-39.

      摘要 (980) HTML (0) PDF 448.20 K (16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无忧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了解无忧汤防治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60 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文拉法辛组、无忧汤高、中、低剂量组,联合孤养和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刺激为方法进行抑郁症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21d药物干预,灌胃给药。采用敞箱实验和蔗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忧汤能够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表现为大鼠的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均增加,蔗糖水的饮用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无忧汤具有防治抑郁症的效果。

    • 试析六味地黄丸“三补”药的核心作用

      2013(2):40-42.

      摘要 (928) HTML (0) PDF 395.11 K (204) 收藏

      摘要: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通过有序的配伍,增强自身功用,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作用,使各具特性的药物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的作用则显得尤为关键,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作为六味地黄丸“三补”药的核心作用。

    • 金铁锁野生品与栽培品的鉴别比较研究

      2013(2):43-0.

      摘要 (845) HTML (0) PDF 4.29 M (20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栽培金铁锁代替野生金铁锁药用的可行性,为野生金铁锁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栽培金铁锁与野生金铁锁进行鉴别比较研究。结果 二者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薄层色谱斑点数目、颜色及Rf值也基本相似。结论 初步论证了人工栽培金铁锁替代野生金铁锁药用的可行性,也是对濒危植物金铁锁进行资源保护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 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分析

      2013(2):47-0.

      摘要 (845) HTML (0) PDF 536.34 K (193)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归纳总结,为非处方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规定中成药范围包括:中药复方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中药提取物制剂。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CNKI中文数据库,对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联合用药、药证不符、体质因素、用药不当、含有有毒中药、“中药西化”不成熟。结论非处方药的不良反应与诸多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应用,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加大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道,完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的研究,为非处方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 中、彝医文化传承的初步比较研究

      2013(2):50-53.

      摘要 (996) HTML (0) PDF 467.60 K (175)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中、彝医文化历史传承的初步探讨,从中、彝医文化传承起源、古代主流的医学文化传承及近、现代的医学文化传承三方面,对中、彝医文化传承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求为中、彝医文化的进一步比较做好准备。

    • 赵和平辨治黄褐斑八法

      2013(2):54-55.

      摘要 (829) HTML (0) PDF 303.74 K (160) 收藏

      摘要:湖北省名中医赵和平老师治疗黄褐斑经验丰富,临床上灵活运用疏肝解郁法、理气活血法、养血祛风法、滋水涵木法、温补肾阳法、清热利湿法等八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何明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经验

      2013(2):56-57.

      摘要 (903) HTML (0) PDF 259.75 K (199) 收藏

      摘要:何明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以气阴虚为本,肺热、肝郁气滞化火、血瘀为基本病因,治疗中以治火、治气、治血为三大原则。将其分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三型论治。同时注重补益肺气,益气养阴,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相关危险因子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2013(2):58-61.

      摘要 (881) HTML (0) PDF 483.92 K (15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相关危险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干预组30例采用针刺干预和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阿司匹林75mg,每日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脑血流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压和血糖、SOD、MD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针刺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脑血流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压和血糖、SOD、MDA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针刺干预组患者TG、HDL-C、左侧大脑中动脉Vmin、PI水平及右侧大脑中动脉Vmax、Vmin、RI,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空腹血糖、收缩压,SOD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高危因子具有良性干预作用,可以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手段之一。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013(2):62-66.

      摘要 (884) HTML (0) PDF 1.91 M (179) 收藏

      摘要:目的对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查阅近6年发表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7篇,共2570例,其中对照组1198例,芪苈强心组1372例,对其改善心功能疗效及降低BNP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改善心功能为疗效指标的文献纳入20篇,结果显示芪苈强心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心功能(OR=2.45[1.93,3.10]);以降低BNP为疗效指标的文献纳入10篇,结果显示芪苈强心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降低BNP含量(OR=12.86,P<0.00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的文献研究

      2013(2):67-69.

      摘要 (860) HTML (0) PDF 296.92 K (19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文献,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性证素以(外)风、气虚、火(热)和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两证素组合以风邪犯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等为主;三证素组合时以肺脾气虚、风寒束肺等较为常见。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性主要为(外)风、气虚、火(热)和痰,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和IL-6的表达及疏血通干预的临床意义

      2013(2):70-0.

      摘要 (800) HTML (0) PDF 528.34 K (176)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及疏血通干预后的变化,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者和灯盏细辛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1d、3d、7d和14d检测血清TNF-a和IL-6含量。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a和IL-6含量明显减少,与灯盏细辛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血通能减少血清TNF-a和IL-6含量含量来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

    • 应用温阳法治疗皮肤病的体会

      2013(2):73-0.

      摘要 (844) HTML (0) PDF 629.42 K (170) 收藏

      摘要:温阳法是临床常用治法之一从温阳散寒、扶阳益阴、温阳化瘀、寒温并用、温阳化湿等方面介绍温阳法治疗多种皮肤病的经验。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2013(2):76-0.

      摘要 (888) HTML (0) PDF 471.46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DPN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首先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伤寒杂病论》中小便不利辨治规律和特点探析

      2013(2):79-80100.

      摘要 (946) HTML (0) PDF 393.94 K (178) 收藏

      摘要: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是小便不利的根本病机,恢复脏腑气化功能使之水液代谢正常是治疗小便不利的根本原则。《伤寒杂病论》中对小便不利的辨证论治有如下规律和特点。(1)祛除邪气,疏利气机;(2)扶助正气,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3)治水不忘治气治血;(4)利水祛邪,以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 中医西传的源头—法国针灸之父苏里耶

      2013(2):81-83.

      摘要 (1080) HTML (0) PDF 724.05 K (173) 收藏

      摘要:通过法国驻华外交官苏里耶的生平的介绍,描述“西方中医”的发生、发展,并讨论研究“西方中医”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 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3(2):84-86.

      摘要 (845) HTML (0) PDF 395.17 K (193) 收藏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云南中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系列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背景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介绍改革措施与方法。

    • 《中药化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与思考

      2013(2):87-89.

      摘要 (893) HTML (0) PDF 388.56 K (174) 收藏

      摘要: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结合《中药化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就《中药化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以云南医药产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案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入案例所展现的问题情景中,求知欲更加迫切,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 四逆汤君药之辨析

      2013(2):90-94.

      摘要 (985) HTML (0) PDF 577.60 K (174) 收藏

      摘要:四逆汤组方经过历代演变,众医家对其君药归属意见不一,从中医药理论、《伤寒论》“四逆辈”用药共性、方剂中药物的用量、方剂中药物的不可缺少性以及该方药理研究等多角度进行辨析,提出该方君药尚无定论,当取决于疾病的轻重缓急。

    •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2013(2):95-96100.

      摘要 (918) HTML (0) PDF 558.91 K (180) 收藏

      摘要:

    • 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3(2):98-100.

      摘要 (948) HTML (0) PDF 391.95 K (167) 收藏

      摘要:参照近5年推拿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梳理总结了治疗失眠的各种推拿治疗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及有效性,以期为推拿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