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2013(6):1-3,6.

      摘要 (1052) HTML (0) PDF 484.87 K (145)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针刺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行为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体重的影响,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建立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MCAO)模型复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症(CUMS)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敞箱实验以及糖水消耗实验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行为学评估结果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行为学评估结果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针刺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与盐酸氟西汀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中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 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氧化反应的研究

      2013(6):4-6.

      摘要 (968) HTML (0) PDF 311.73 K (151)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三七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的氧化反应。方法 分别将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经PCC氧化、DDQ氧化。结果 制备了4个衍生物(1~4)。结论 这4个化合物合成简单易得,产率较高,为化合物3和4的制备提供良好的实验方法。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ERK、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6):7-10.

      摘要 (951) HTML (0) PDF 511.33 K (202)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0只。采用环境与饮食干预结合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柳氮磺嘧啶组和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柳氮磺嘧啶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脾虚湿困型UC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强,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显著降低其ERK、p38MAPK的表达水平。

    • 三七不同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2013(6):11-14,18.

      摘要 (1046) HTML (0) PDF 822.63 K (157)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用HPLC测定三七生品及不同温度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为研究三七炮制机理及探索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03nm。结果 该方法中5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7及以上,回收率为97.6%~101.7%. 3种炮制品(蒸制品、油炸品和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整体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均有新成分产生。炮制品中五种成分含量下降幅度和新产生成分含量增加幅度与加热温度相关。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新产生成分的含量最高。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三七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砂炒法是一种有前景的三七炮制方法。生品与炮制品三七的物质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这也许就是导致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的直接原因,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 强心饮对心衰病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肥厚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3(6):15-18.

      摘要 (866) HTML (0) PDF 782.60 K (189)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强心饮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相关调控细胞生长与增殖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强心饮对心肌肥厚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正常组、雷帕霉素组、强心饮大剂量组、强心饮小剂量组。采取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心衰指标及调控心肌肥厚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强心饮治疗组明显改善心肌肥厚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降低心肌组织BNP含量,抑制调控细胞生长蛋白mTOR及p70S6K的磷酸化(P<0.01或P<0.05)。结论 强心饮能改善心肌肥厚大鼠心功能及抑制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调控p-mTOR及p-p70S6K的表达有关。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2013(6):19-21.

      摘要 (961) HTML (0) PDF 309.62 K (168)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UV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建立UV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 UV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1.0%,测量结果表示为(98.4±1.0)%,k=2。结论 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有效地控制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姜黄素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肺巨噬细胞分泌TNF-a、IL-6和IL-8

      2013(6):22-25.

      摘要 (1001) HTML (0) PDF 617.33 K (237)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原代培养的肺巨噬细胞表达TLR4mRNA及分泌TNF-a、IL-6和IL-8的影响。方法 用脂多糖(LPS)建立体外肺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损伤模型,用ELISA观察肺巨噬细胞分泌TNF-a、IL-6和IL-8和用RT-PCR、western blot观察肺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结果 LPS明显诱导肺巨噬细胞分泌TNF-a、IL-6和IL-8增加及TLR4的增量表达(P<0.01),姜黄素可抑制这种作用(P<0.05),且与姜黄素药物浓度有关(P>0.05)。结论 姜黄素对肺巨噬细胞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通过脂多糖-TLR4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姜黄素有可能作为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抗感染治疗的中药。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通络祛痛膏中挥发性成分含量

      2013(6):26-29,33.

      摘要 (922) HTML (0) PDF 454.71 K (175)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GC法同步测定通络祛痛膏中樟脑、薄荷脑、龙脑等3种成分含量。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仪(岛津GC-2014),D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50μm)。以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柱温140 ℃,内标法测定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通络祛痛膏中樟脑、薄荷脑和龙脑及内标物萘等4种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获得良好分离;樟脑、薄荷脑、龙脑的回收率分别为98.76%(RSD=0.60%),97.48%(RSD=0.66%),100.99%(RSD=0.65%)。采用此法对10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控制通络祛痛膏的质量。

    • 脊柱推拿促进缺血缺氧性脑病幼鼠生长发育的研究

      2013(6):30-33.

      摘要 (1037) HTML (0) PDF 422.80 K (154)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是否促进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幼鼠生长发育,以寻求有效干预HIE的手段。方法 将新生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3)和推拿组(n=12)。选择出生后第3天(3-day-postnatal,P3)的幼鼠,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的方法制备HIE模型,造模后2d(P5)开始进行脊柱推拿干预;对各组幼鼠的体质量、睁眼时间和耳朵张开时间进行检测,并进行步态实验和负向趋地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鼠体重均显著降低(P<0.01、P<0.05),而推拿组幼鼠体重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鼠睁眼时间、耳朵展开时间和步态反射出现的时间均较延长(P<0.05);而推拿组幼鼠睁眼时间、耳内展开时间和步态反射出现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鼠爬至倾斜板顶端所需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P<0.05),而推拿组幼鼠爬至倾斜板顶端所需时间比模型组缩短(P<0.01、P<0.05)。结论 脊柱推拿可以促进HIE幼鼠的生长发育,可能成为干预脑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 国际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医药发展探微

      2013(6):34-36.

      摘要 (981) HTML (0) PDF 411.26 K (188) 收藏

      摘要:随着由现代医药引起的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凸显,以天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传统医药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重要取向,国际化成了传统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发展机遇。民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我国民族医药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面临一定的困境。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发展性的对策思考,以期对我国民族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有所裨益。

    • 朱丹溪医案中“辨体论治”思想初探

      2013(6):37-38,41.

      摘要 (1051) HTML (0) PDF 437.49 K (194) 收藏

      摘要:从朱丹溪医案中,选取体质辨识的典型案例,根据中医体质学的分类方法,加以分析总结,了解古人对体质问题的认识,总结其经验,对提高临床疗效和辨体论治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虚感冒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2013(6):39-41.

      摘要 (928) HTML (0) PDF 347.50 K (165)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表虚感冒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21∶7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 结果 葛根素在0.023~0.460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1.52%. 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表虚感冒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组方特点试析

      2013(6):42-43.

      摘要 (983) HTML (0) PDF 269.61 K (192) 收藏

      摘要:“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载于《红楼梦》第十回,此方具有以下特点:(1)方证相应;(2)配伍合宜;(3)药物选择恰当;(4)药物炮制合理。通过对其组方特点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清代方剂学发展水平提供基础。

    • 从《金匮要略》虫类药运用谈痹证治疗

      2013(6):44-45,48.

      摘要 (928) HTML (0) PDF 430.21 K (164) 收藏

      摘要:通过回顾《金匮要略》虫类药运用概况,探讨虫类药的功效、种类及在痹证治疗中的特殊优势,附验案两则说明虫类药治疗痹证临床效果,并结合临床实践谈虫类药运用注意事项,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 吕立江教授杠杆定位手法结合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总结

      2013(6):46-48.

      摘要 (1040) HTML (0) PDF 396.92 K (178)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吕立江教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吕立江教授杠杆定位手法的创立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辨证应用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吕立江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杠杆定位手法,立足解剖基础结合生物力学原理,定位准确、巧力寸劲、安全有效、解决了治疗时手法对腰椎多连接传递的软组织损伤问题。结论 吕立江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杠杆定位手法是一大创新,其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 吴生元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2013(6):49-51.

      摘要 (929) HTML (0) PDF 399.55 K (187) 收藏

      摘要:封髓丹首见于明·董宿《奇效良方》,潜阳丹为清·郑钦安所创,后世医家常将二者合方应用,吴佩衡称之为“潜阳封髓丹”。吴生元教授擅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风湿病,在原方的基础上(砂仁、附子、龟板、甘草、黄柏)加减配伍,能清上温下,引火归元,纳气归肾,助阳生津,对于下元不藏、虚火上浮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风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3(6):52-55.

      摘要 (1107) HTML (0) PDF 1.29 M (229)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油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艾灸组予艾条悬灸;艾油组予艾叶精油涂抹。采用TUNEL法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大鼠关节肿胀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及滑膜细胞凋亡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艾灸组、艾油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大鼠均有所改善,其中,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改善明显(P<0.01),同时艾灸组也优于艾油组。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艾灸疗法能够减轻大鼠关节肿胀度,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针灸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观察

      2013(6):56-58.

      摘要 (940) HTML (0) PDF 470.40 K (135)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针灸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法与针灸疗法及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62例。治疗组以针灸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1组以针灸治疗,取穴以腰夹脊穴、环跳、秩边、委中为主。配穴:配以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悬钟、承扶、承山、太溪、昆仑等;对照2组以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快速滴注,1次/d,共使用5~7d后停药。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5.5%(53/62),优于对照1组51.6%(32/62)及对照2组的61.3%(32/62);治疗组有效率100%(62/62),亦优于对照1组91.9%及对照2组96.8%;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针灸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显著。

    • PPAR-γ C161T和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关系

      2013(6):59-62,66.

      摘要 (926) HTML (0) PDF 527.27 K (157)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PPARγC161-T、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183例脂肪肝患者辨证分为瘀证组、痰证组和无证可辨组,检测183例患者及40例健康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BG)、HOMA–IR(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其PPARγC161-T、CYPⅡE1的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瘀证组和痰证组总甘油三脂(TG)(P<0.01)、总胆固醇(TC)(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5)均高于无证可辨组。PPAR-γC161-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脂肪肝各证型组与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ⅡE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脂肪肝各证型组与对照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脂质代谢紊乱及相关改变与脂肪肝痰、瘀证密切相关。CYPⅡE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脂肪肝痰瘀证的形成以及转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299例北京市中小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近视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3(6):63-66.

      摘要 (964) HTML (0) PDF 447.42 K (197)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近视与中医9种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近视中小学生237例及非近视对照62例,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中医体质与中小学生近视的相关性。结果 与平和质相比,偏颇体质者近视的危险度显著增高(OR,2.361;95% CI,1.137-4.901);在P<0.05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仅有气虚质(OR,5.025;95% CI,1.173-21.525)。结论 偏颇体质可以增加近视发生的危险性,而各种偏颇体质中又以气虚质为近视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

    • 中晚期宫颈癌维吾尔族患者舌脉像初探

      2013(6):67-70,73.

      摘要 (1286) HTML (0) PDF 608.79 K (155)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新疆喀什地区中晚期宫颈癌维吾尔族患者舌脉像及证型。方法 对5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运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进行舌脉像象及问诊数据的采集录入,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辨证得到每位患者证型及体质结论。结果 50例患者中舌质以暗红为最多,所占比例70%;舌苔见厚苔、腻苔或两者兼而有之者占70%,其中厚腻苔占56%;脉象见弦脉者占74%(37例),见数脉者占38%(19例),见虚脉者占28%;患者症状频数构成比超过50%的有7项,分别是腰痛、善怒、善忧思、易疲劳、干性皮肤、腰酸、善太息;患者证型中主证或兼证见气虚者占92%,其中主证为气虚者占76%. 结论 中晚期子宫颈癌维吾尔族患者亦以气虚为主要矛盾,同时可能存在痰湿内蕴、肝郁气滞等虚实错杂之病机。

    • 思美泰联合中药茵陈利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2013(6):71-73.

      摘要 (905) HTML (0) PDF 353.82 K (168)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思美泰(腺苷蛋氨酸针)结合中药茵陈利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69例在我院就诊的ICP病人,治疗组35例采用思美泰联合院内自拟“茵陈利胆方”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血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妊娠结局,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TBA、AL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TBA、ALT、AST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思美泰联合中药茵陈利胆方治疗ICP比单纯思美泰治疗效果显著。

    • 滋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III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2013(6):74-77.

      摘要 (934) HTML (0) PDF 449.77 K (224)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滋肾活血方对156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2010年3月-2013年4月柳州市中医院156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滋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12周。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尿蛋白排泄率、血糖及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及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滋肾活血方能改善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 简便中药漱口防治放化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2013(6):78-79,82.

      摘要 (968) HTML (0) PDF 354.59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 临床对照观察中药漱口方对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 观察在放疗期间预防性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和未用者两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观察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治疗接受全身综合性放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与未用者两组疗效差异。组间率的差异采取χ2检验。结果 预防用药组口腔溃疡发生率10%,未用药组70%,组间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试验组有效率为92.9%,未用中药对照组有效率28.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漱口方对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均有显著效果,方法简便经济,适宜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癔球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3(6):80-82.

      摘要 (984) HTML (0) PDF 323.47 K (15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癔球症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的癔球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味丹梔消遥散联合氟派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癔球症,观察组氟派噻吨美利曲辛片单药治疗癔球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4.9%,对照组82.1%,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癔球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周慎斋论治内伤虚损病证思想探析

      2013(6):83-84.

      摘要 (1020) HTML (0) PDF 257.11 K (188) 收藏

      摘要:周慎斋是明末著名医家,精通脉学,擅长于内伤、虚损劳证的治疗。试对治疗内伤虚损病证的阐述进行探析,以管窥其重视肾和命门中真阴真阳来诊治内伤疾病的学术思想。

    • 《伤寒论》第253条原文用方辨析

      2013(6):85-86,97.

      摘要 (1096) HTML (0) PDF 396.55 K (161) 收藏

      摘要:古之学者囿于大柴胡主治少阳不和兼阳明腑实之说,在解读伤寒论和指导临床上存在着困难。从阳明证的表征、发热汗出的病机、张仲景在用大承气、大柴胡汤的规律等方面,阐述阳明病当宜大柴胡汤的原因。

    •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2013(6):87-90.

      摘要 (1026) HTML (0) PDF 532.77 K (230) 收藏

      摘要:中西医结合的话题与实践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艰辛历程。两种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彼此都不能取而代之。因此,如何对待这两种医学,这两种医学到底能不能结合,如果能够结合,又该如何结合,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将探索中西医学习模式的主要途径和必经途径。

    •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2013(6):91-94.

      摘要 (933) HTML (0) PDF 522.45 K (184)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与核心理念,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借助分析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使人们了解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对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进行概括分析,采取一定的策略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 多措并举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2013(6):95-97.

      摘要 (887) HTML (0) PDF 363.16 K (194) 收藏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站在这个起点上,云南中医学院结合自身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服务上下足功夫,为建成有特色的教学研究性大学做出了富有实效的努力。

    • 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浅探

      2013(6):98-100.

      摘要 (938) HTML (0) PDF 421.97 K (194) 收藏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治疗效果欠佳。逆流挽舟法治疗本病效果明显,笔者从逆流挽舟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代表方、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