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龚晓燕 , 王靓 , 黄金玲△ , 施慧 , 王桐生 , 洪星辉 , 华明柳
2014(1):1-3.
摘要: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各组大鼠血清脑钠肽含量的变化,探讨苓桂术甘汤干预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苓桂术甘汤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NP含量。结果连续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显著改善,苓桂术甘汤小、中、大剂量组大鼠LVSP、+dp/dtmax和-dp/dtmax均显著上升,LVEDP显著下降,大鼠血清BNP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脏舒缩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与降低大鼠血清BNP含量密切相关。
许继宗 , 汤心钰 , 郭雁冰 , 李玉华 , 李洁 , 杨戈 , 李新艳 , 司英奎 , 刘亚峰 , 陈雪 , 张波△
2014(1):4-11.
摘要:目的探讨体感音乐低频声波(16~160Hz)对健康人十二经络经穴微循环的影响,总结经络“共振频率”。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十二经络经穴附近,按顺序播放体感音乐低频声波,同时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析循经穴位的微循环变化,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对十二经络经穴微循环影响最显著的频率分别为,商丘:A0#(29.14Hz),解溪:A1#(58.27Hz),中封:D1(36.71Hz),阳辅:D2(73.42Hz),经渠:C1(32.70Hz),阳溪:C2(65.41Hz),复溜:G1(49.00Hz),昆仑:G2(98.00Hz),灵道:F1(43.65Hz),阳谷:F2(87.31Hz),间使:A1(55.00Hz),支沟:A2(110.00Hz)。结论不同的经络腧穴对不同频率的低频声波具有选择性吸收特性,特定频率声波可引起不同经络的“共振”。
2014(1):12-14,25.
摘要:目的探讨防感煎剂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NF-α、IL-6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防感煎剂的疗效机理。方法选用清洁级ICR雄性小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防感煎剂组、达菲对照组。实验组予防感煎剂灌胃给药,达菲对照组予达菲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灌胃,在灌胃给药第3天开始用H1N1流感病毒液滴鼻造模,造模后的第1、5、9、13天每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收集肺组织标本,用于H1N1病毒核酸提取,收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1、防感煎剂组小鼠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2、防感煎剂组小鼠肺组织H1N1病毒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防感煎剂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防感煎剂可抑制H1NI病毒复制,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由炎性介质过度释放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由此推断防感煎剂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来控制感染、改善症状。
2014(1):15-18.
摘要:目的建立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301毛细管柱(30m×0.32mm×1.0μm),以N2为载气,FID检测器,程序升温,N,N-二甲基乙酰胺(DMA)为溶解介质。结果5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为0.9939~0.9999,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875,1.338,1.132,1.528,10.56μg/mL,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9.15%~103.32%. 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灯盏花乙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2014(1):19-20.
摘要:古今医家对《金匮要略》中“竹叶汤证”的病机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方法,大多认为竹叶汤证中出现的“发热、面正赤,气喘”等症状是由于虚阳上越而引起的,现如今,高校教材也同样采用上述的观点。但笔者经过对相关医书细致研读和仔细分析后,认为该条文中产生“发热、面正赤,气喘”等症状的病机并非是虚阳上越,而是由于外感风邪闭郁不得发散所造成的。
2014(1):21-25.
摘要:目的探讨滇中地区治疗燥证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符合云南燥证的病案4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方剂396首,将方剂组成药物运用Excel表录入,然后导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寻找滇中地区治疗燥证的部分用药规律。结果滇中地区燥证的用药在种类上以调补气阴为主,多为性味甘寒、苦寒、辛散之品,多归肺、肝经,常用方药为二至丸、六味地黄丸、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等。用药常以条畅肝经郁结、补益肺脾之气、滋养肝肾之阴药物为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是对中医“三因制宜”思想的拓展,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2014(1):29-30,33.
摘要:变应性咳嗽中医多从“风咳”论治,通过古今文献复习及临床验证,提出本病的中医证治方法和研究思路,对临床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2014(1):34-37.
摘要:目的研究民族药岩白菜(Bergenia pururascen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岩白菜块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阐明结构。结果从岩白菜块根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Bergenin,1)、齐墩果酸(Oleanicacid,2)、熊果苷(Arbutin,3)、阿夫儿茶精(Afzelechin,4)、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galloyl bergenin,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Breynioside A(7)、Diethyl disulfoxide(8)、(+)-儿茶素((+)-Catechin,9)。结论化合物4、7、8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含硫化合物。
2014(1):38-42.
摘要:收集傣医治疗风湿病的方剂,对方剂中的傣药采用Spss Statistics For Windows 数据录入系统建立傣医治疗风湿病药物数据库,运用频数差异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挖掘,结合傣医药理论,分析和总结傣医治疗风湿病的方药证治规律。
冯林松 , 顾春飞△ , 郁林海 , 胡剑飞 , 汪韬 , 徐国权 , 褚永悦
2014(1):43-44,5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日月穴(右侧)、阳陵泉穴和胆囊穴对急性胆绞痛患者的镇痛作用。方法对260例急性胆绞痛患者在静脉补液治疗之前,予针刺日月穴(右侧)、阳陵泉穴和胆囊穴进行镇痛治疗,留针30min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结果260例患者经针刺治疗,15例疼痛感完全消失,160例镇痛效果明显(缓解≥5分),60例镇痛效果不明显(缓解<5分),25例无变化,总有效率达90.4%(235/260);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平均8.02±1.32分,治疗后平均6.73±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日月穴(右侧)、阳陵泉穴和胆囊穴使90.4%的急性胆绞痛患者得到缓解或减轻,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胆绞痛的一种方法。
2014(1):45-48.
摘要:目的研究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芒针透刺治疗组(30例)和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芒针透刺和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为每天治疗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2个疗程。6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并根据评分结果计算出临床有效率,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有效手段和研究方向。
2014(1):49-52.
摘要:目的建立膝关节骨关节炎辨证要素积分表并评价其信度。方法依据《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中医诊断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特点,制定KOA中医辨证要素诊断标准。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法检验积分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各因子克朗巴赫α系数在0.531~0.846之间,但因子苔白而干涩所得总分为0分,4个难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0.7。结论KOA辨证要素积分表的信度较高,部分条目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和调试。
胡慧菁 , 罗家祺 , 杜丽华 , 陈伯平△ , 王群 , 尹逊丽
2014(1):53-55.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前后大肠癌中医证型变化规律。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观察经病理检查确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病例1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未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四诊资料、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病理分期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术后辨证大肠癌均以脾虚气滞为最多,随着病情发展,正气耗损,渐渐由实证转为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的病症,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虚证,病期越早虚证越少见。结论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在去除部分病邪的同时,可能损伤患者脾胃后天之本,导致疾病进一步的演变。所以笔者认为大肠癌在术前、术后均应于重视健运脾胃、扶助正气,发挥多学科诊治作用。
2014(1):56-59.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6例。同时具备“生物-心理-社会”三者干预因素的归于治疗组,不同时具备三者干预因素的归于对照组。观察比较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6月后、12月后SDS和SAS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12个月后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055,5.540;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093,-4.836,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且改善程度与时间成正比,干预时间以12个月左右为佳。
2014(1):60-62,85.
摘要:目的从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浆生长转化因子(TGF-β)、内皮素(ET)这4个角度,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N)痰湿证与非痰湿证患者、糖尿病(DM)无血管病变患者之间的区别,研究这些因素与中医痰湿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95例,其中痰湿证组49人,非痰湿证组46人,另设50例DM患者为对照组。对以上各组的高血压分级、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以及血浆TGF-β、E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相较非痰湿证DN患者,高血压、血脂紊乱的现象在痰湿证患者中更普遍;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血脂紊乱可能与中医痰湿辨证有关;ET水平有可能成为判断DN痰湿证的理想指标。
赵竞 , 王莉△ , 刘彦丽 , 孙俊 , 杨绍春 , 蔡怡 , 贺铮铮 , 柳陈坚
2014(1):63-66.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南部地区艾滋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分析证候特点。方法使用四诊信息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资料。结果常见症状依次为:腰膝酸痛、情绪抑郁、烦躁、乏力、咽干口燥、健忘、头痛、神疲、夜尿、失眠、咳痰、头晕、心悸、咳嗽、口淡;舌象:以淡红舌、红舌、薄白苔为主,齿痕舌和厚腻苔也很多见;常见脉象依次为:细、弦、数、沉、滑脉;病性:最常见气虚、阴虚、气滞;病位:主要累计肾、脾、肝;证型:ⅡA期常见气阴两虚、肝气郁结、脾肾亏虚、肝郁脾虚,ⅡB期常见气阴两虚、肝肾亏虚、肝气郁结,Ⅲ期常见脾肾亏虚、气阴两虚、脾气虚弱。结论患者普遍具有多项临床症状体征,病性多样,病位复杂。证候多为复合证候,总体上具有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特点,随着病程进展呈现出从气阴虚损向脏腑亏虚发展的演变特点,脏腑主要累及肾脾肝三脏。精神心理症状很常见,在病情轻浅的ⅡA期合并肝郁较多。
2014(1):67-69.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健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分析两者IR,ALT、AST、GGT,TG、TC、LDL-C,WC、BW、BMI的改善情况。结果1. 两组IRI变化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 两组ALT、AST、GGT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两组TG、TC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DL-C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4. 两组WC下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W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肝消脂颗粒可以有效治疗NAFLD,可以改善其IR,可以降低ALT、AST、GGT,TG、TC,WC、BMI水平。
2014(1):70-72.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以上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的过程中,观察不同化疗阶段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结果①150例胃癌患者性别统计结果显示,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统计结果,60~69岁患者比例最高,占38.67%,其次是50~59岁,占29.33%,30~49岁最少,仅占6%. ②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28.67%)、脾胃虚寒证(24.67%)、脾虚痰湿证(19.33%)、气血两虚证(12.66%)、肝胃不和证(8.67%)、胃热阴虚证(6.00%)。③胃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术前相比,P<0.05;化疗1次后与术后相比,P>0.05;化疗3次后与化疗1次后相比,P<0.05;化疗6次后与化疗3次后相比,P>0.05。结论①胃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②胃癌患者术前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脾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肝胃不和证、胃热阴虚证。③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瘀阻胃络证、脾虚痰湿证,在手术后明显减少,而胃热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明显增多;实施FOLFOX方案化疗后,胃热阴虚、气血两虚证所占的比值呈增高趋势。
宋欠红 , 李云华 , 邓远芬 , 吴英 , 罗庆文 , 指导:朱虹江 , 叶勇
2014(1):73-75.
摘要:目的观察化痰祛瘀通络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炎性介质(IL-8、TNF-α)和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以化痰祛瘀通络法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种方法疗效,测定血清IL-8、TNF-α、CRP的含量及检测肺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8、TNF-α、CRP及肺功能(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祛瘀通络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炎性介质(IL-8、TNF-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IL-8、TNF-α的水平,能够提高FEV1%、FEV1/FVC的水平,有效改善肺功能。
2014(1):76-77,100.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药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低切、全血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都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肌瘤丸配合热熨疗法在改善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作用显著。
2014(1):78-80.
摘要:余道善所著《医学通灵》是一部很好的中医学教材,从中医基础到诊断、方药,内容非常齐,从论述的形式和内容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基于经典,但又不同于经典,融入了余氏多年的学医经历和自已大量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典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现代中医教育和教材的编写有重要意义。
2014(1):81-82.
摘要:1.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2;2.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2014(1):83-85.
摘要:语言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当中,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不能脱离相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用例句说明对特定文化语境的解读在中医文本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2014(1):86-90.
摘要:中医走向世界已成为国策及国人共识,但在如何“走出去”研究中尚存误区。通过对中医西传的人类学研究,阐明西方中医形态、特点、成因及对中医走向世界战略的意义,讨论此项战略研究正确的理念及方法。
2014(1):91-92.
摘要: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两门教材内容的合并及简缩,中药专业学生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就业目标等与中医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加之课程内容概括繁杂,文字深奥,概念抽象,模糊难懂,枯燥难记,均可能影响学生对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笔者从中医中药关系,病案讲解,实际操作训练,多媒体运用,生活实例,课堂讨论等方面对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2014(1):93-96.
摘要: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本草记录不一,据考最早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现代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垂盆草的保肝降酶、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效;临床实验研究了垂盆草的利胆退黄、清热解毒功效。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垂盆草分为鲜垂盆草、干垂盆草、垂盆草颗粒和垂盆草配方颗粒4种。
2014(1):97-100.
摘要:肾脏病理诊断对IgA肾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未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方向,可使辨证更准确,疗效更确切。总结近年来IgA肾病肾脏病理的微观辨证研究成果,探讨行之有效的微观辨证研究方法,从肾脏病理角度摸索IgA肾病的微观辨证规律。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