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L-4、IFN-γ相关性研究

      2014(4):1-3,8.

      摘要 (1042) HTML (0) PDF 461.75 K (16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选取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IL-4、IFN-γ水平。结果HBeAg阴性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下降,CD8+上升,CD4+/CD8+降低(P<0.05或P<0.01),IL-4水平升高(P<0.01),IFN-γ水平降低(P<0.01);各证型间比较,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按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顺序,IL-4水平逐渐上升,IFN-γ水平逐渐下降,相邻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HBeAg阴性CHB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4、IFN-γ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可为HBeAg阴性CHB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4(4):4-8.

      摘要 (1099) HTML (0) PDF 1.02 M (175)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复脉汤灌胃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SD雄性大鼠的心肌缺血模型,冠脉结扎1h后观察复脉汤灌胃预处理对大鼠体表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评分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总量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心律失常评价:急性缺血期间,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模型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7.5%,复脉汤低、中、高剂量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62.5%,50.0%,62.5%,心律失常评分比较,3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②Cx43蛋白的表达:Cx43相对表达量(Cx43/GAPDH)组间比较,假手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复脉汤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作用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相似;复脉汤低、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复脉汤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脉汤灌胃预处理可以降低冠脉结扎1h后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Cx43/GAPDH,其机制可能为改善心肌组织的供血和供氧而提高Cx43的表达,降低心梗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发生。

    • 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2014(4):9-12.

      摘要 (1190) HTML (0) PDF 1.82 M (16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泌乳素(prolacti,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影响,为骨疏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雌激素组、骨疏颗粒组。采用卵巢摘除法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大鼠血清性激素相关6项检查E2、T、P、PRL、FSH、LH的变化、股骨骨质疏松病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疏颗粒可以改善去势雌性大鼠血清雌、雄激素水平,缓解骨质疏松病理变化,升高降钙素,降低骨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P<0.01或P<0.05)。结论骨疏颗粒能治疗和延缓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沙棘黄酮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2014(4):13-16.

      摘要 (1145) HTML (0) PDF 971.95 K (16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沙棘黄酮(TFH)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保护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沙棘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白藜芦醇组;采用高脂饲料与维生素D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提取血清后采用比色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取主动脉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技术检测血管中beclin-1蛋白及LC3蛋白表达,观察沙棘黄酮和白藜芦醇对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时大鼠SOD、GSH-Px、CAT活性均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沙棘黄酮和白藜芦醇干预能使大鼠SOD、GSH-Px、CAT升高,MDA含量降低;粥样硬化时大鼠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及LC3表达降低,沙棘黄酮和白藜芦醇干预能够上调beclin-1及LC3蛋白的表达。结论沙棘黄酮可明显上调粥样硬化大鼠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和LC3蛋白的含量,引起机体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发挥抗粥样硬化作用。

    •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浅议

      2014(4):17-19.

      摘要 (1087) HTML (0) PDF 339.99 K (178)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相关经文的逻辑关系,指出“壮火”、“少火”的经文原意,并说明该句经文的原旨。梳理其理论渊源,并通过举例的形式体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的临床指导意义。

    •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

      2014(4):20-21.

      摘要 (1014) HTML (0) PDF 255.19 K (156) 收藏

      摘要:干姜味辛性热,可通心助阳,去沉寒痼冷,温脾肾之阳,温肺化饮,多用于寒证。干姜还可用于热证,从湿热证、血虚发热证、热毒证、热性呕逆证、热药反佐等五方面对此论点予以阐述。

    • 阿昌族传统医药传承现状调查

      2014(4):22-24,41.

      摘要 (1133) HTML (0) PDF 552.02 K (180) 收藏

      摘要:阿昌族传统医药没有文字记录,主要靠口传传承。通过访谈阿昌族民间医或村医,对阿昌族传统医药的传承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阿昌族传统医药传承过程中的非单传性和以亲情为主线的传承方式,是其得以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

    • 药用植物珠子参新鲜块根DNA提取方法研究

      2014(4):25-28.

      摘要 (1081) HTML (0) PDF 749.77 K (162) 收藏

      摘要:目的为获取珠子参高质量、高产量的总DNA,满足SSR-PCR标记实验。方法采用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H法和SDS法对珠子参总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结果4种方法中产量最高的为经典CTAB法,产率为149.533ng/g,纯度最高的为改良CTAB法,OD260/OD280为1.796。结论4种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均满足SSR-PCR标记实验,扩增效果改良CTAB法和SDS法效果最佳。

    • 七叶莲不同醇沉工艺评价

      2014(4):29-31.

      摘要 (1075) HTML (0) PDF 2.64 M (177) 收藏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醇沉方式对七叶莲醇沉产物品质的影响。方法七叶莲水提液分别采用50%,60%,70%,80% 4个浓度按计算量一次醇沉、分次醇沉、分级醇沉、多次醇沉4种不同工艺制备醇沉产物,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醇沉产物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6种样品以浓度为依据聚类,在各自浓度下醇沉工艺不同聚合距离不同。结论醇沉浓度对醇沉效果影响较大,醇沉工艺对醇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2014(4):32-35.

      摘要 (1111) HTML (0) PDF 2.13 M (171)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羊肚参药材的生药学研究方法,为羊肚参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鉴别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本草考证、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对羊肚参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确定了羊肚参药材鉴别方法与要点。结论本研究将为羊肚参的药材鉴定、资源利用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推拿结合牵张康复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4):36-38,44.

      摘要 (935) HTML (0) PDF 516.03 K (15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张康复治疗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MT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牵张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张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孪缩变化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长度、临床有效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有效性差异与胸锁乳突肌长度变化有关。结论推拿结合牵张康复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2014(4):39-41.

      摘要 (1102) HTML (0) PDF 430.70 K (16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胸椎俯卧按压整复法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效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仅为7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能有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2014(4):42-44.

      摘要 (1043) HTML (0) PDF 400.33 K (162)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用皮部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征集南京仙林地区符合慢性腰肌劳损条件的志愿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沿皮刺和皮内针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试验组总有效率93.3%. 2组之间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皮部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治愈率比常规针灸高16.7%,效果更明显,且操作简单方便、疼痛少,值得临床推广。

    •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2014(4):45-47.

      摘要 (974) HTML (0) PDF 404.84 K (176)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电针“远心”穴与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百会、神庭、神门、太溪等6组“远心”穴治疗;对照组口服乌灵胶囊0.99g/次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评分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6.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治疗后PSQI总评分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优于乌灵胶囊。

    • 不同证型复感儿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4(4):48-50,54.

      摘要 (970) HTML (0) PDF 485.96 K (149)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急性感染期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为不同证型的复感儿提供微观辨证指标,以促进中医辨证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方法检测150例肺脾气虚证和150例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血清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等水平,另选2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析。结果①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较,肺脾气虚证和脾虚肝旺证复感儿IgA和IgG水平均降低(P<0.05),CD4+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中医证型组组间相比较,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微观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间存在一定关联,但不具备正负相关性。

    •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研究

      2014(4):51-54.

      摘要 (982) HTML (0) PDF 457.22 K (158)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血清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叶酸组40例和血府逐瘀汤组40例,用药前后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血府逐瘀汤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叶酸组的70%(P<0.05);叶酸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口服叶酸,随访3个月后Hcy水平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血府逐瘀汤,随访3个月后Hcy水平较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较之叶酸组有更为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明显降低冠心病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浆Hcy水平。

    • 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4(4):55-58.

      摘要 (957) HTML (0) PDF 799.36 K (173) 收藏

      摘要:通过对2004年—2013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对其中的中医证治部分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性早熟的主要证型和用药规律,探讨南北地域差异性所致中医证治的不同,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4):59-61.

      摘要 (889) HTML (0) PDF 391.85 K (185)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AD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10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研究组50例,给予参归益智方和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前、治疗3月、6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浆VEGF、NO、ET-1、TNF-α、IL-1表达水平差异,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VEGF、NO、ET-1、TNF-α、IL-1水平及MM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6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VEGF、NO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浆ET-1、TNF-α、IL-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MMSE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MMSE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能明显提高A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提高认知记忆能力。

    • IgA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初步研究

      2014(4):62-64.

      摘要 (992) HTML (0) PDF 368.62 K (165)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IgA肾病患者136例,根据辨证结果分为肺肾气虚型17例,脾肾气虚型30例,气阴两虚型49例,肝肾阴虚证17例,脾肾阳虚型23例。比较不同分型的尿Alb、TRF、IgG、α1-MG、β2-MG及血Cr,及病理分级。结果气阴两虚患者尿Alb、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MG及血Cr均明显高于脾肾气虚或肺肾气虚患者(P<0.05);肝肾阴虚患者明显高于气阴两虚患者(P<0.05);脾肾阳虚患者高于肝肾阴虚患者(P<0.05)。IgA肾病Lee病理Ⅲ级患者尿Alb、TRF、IgG、α1-MG、β2-MG及血Cr明显高于I~Ⅱ级患者,而Ⅳ~Ⅴ患者则明显高于Ⅲ级患者(P<0.05)。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均以I级最多见,肝肾阴虚以Ⅳ级居多,脾肾阳虚以Ⅳ级、Ⅴ级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尿Alb、TRF、IgG、α1-MG、β2-MG及血Cr及病理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检测患者尿Alb、TRF、IgG、α1-MG、β2-MG、血Cr及病理诊断有利于提高中医微观辨证的准确性,避免了部分患者出现“无证可辨”的尴尬结果,这为进一步研究IgA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4(4):65-67.

      摘要 (1024) HTML (0) PDF 444.68 K (163)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将我科收治的116例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治疗组以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配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的症状及体征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KOA,能较好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其疗效要优于单纯运用塞来昔布。

    • 中药改善促排卵治疗结局的临床观察

      2014(4):68-70.

      摘要 (998) HTML (0) PDF 418.79 K (153)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传统中药在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不孕症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将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1例(以中药为主联合克罗米芬),对照组105例(单纯运用克罗米芬)。通过观察2组患者卵泡的发育和排出情况,子宫内膜的厚度、分型,有效妊娠率、不良妊娠率、LUFS发生率等方面,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最终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妊娠率为45.9%,对照组妊娠率为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生化妊娠率2.70%,对照组7.62%;自然流产率观察组7.21%,对照组13.33%;稽留流产率观察组6.31%,对照组18.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在注射HCG当天测得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1.19±0.20cm;A型内膜占36.94%;对照组则为0.82±0.19cm,A型内膜占23.81%,2组在内膜厚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A型内膜所占比例上2组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注射HCG日时卵泡的发育状况观察组1.72±0.22cm,对照组1.76±0.19c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LUFS的发生率5.41%,对照组LUFS的发生率7.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中药方剂在整体调节排卵障性不孕的内分泌状态方面与西药CC的结合,既发挥了西药高效促排卵作用,同时显著提高了不孕患者的妊娠率、促排卵率,对子宫内膜有明显改善作用,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肯定的综合治疗方法。

    •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1例体会

      2014(4):71-72.

      摘要 (1078) HTML (0) PDF 274.83 K (193)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疗法;选穴:天枢(双侧)、腹结(双侧)、上巨虚(双侧);通过排便日记卡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情况,观察针灸门诊典型病例1例。结果本例患者经过8周的电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电针疗法对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宁肠方敷脐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4(4):73-74.

      摘要 (1061) HTML (0) PDF 316.52 K (16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宁肠方敷脐配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宁肠方敷脐加柳氮磺吡啶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肠方敷脐配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 浅谈温化法在慢性咳嗽中的运用

      2014(4):75-76.

      摘要 (1024) HTML (0) PDF 293.57 K (153) 收藏

      摘要:咳嗽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又可作为单独一个症状见于感冒、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急慢性肺系疾病过程中。临床上,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即可诊断为慢性咳嗽,常常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之脏阳衰冷为本,“寒邪”及“痰饮”为标。因此临床常用温化之法来发越阳气,开其腠理,通调水道,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此法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确立于《金匮要略》,代表方剂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目前此法已得到不少医家的认可和实践。

    •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2014(4):77-78,86.

      摘要 (1049) HTML (0) PDF 466.05 K (19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术附子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93.3%. 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白术附子汤治疗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确切。

    • 吕立江教授仰卧牵枕法结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经验总结

      2014(4):79-80,96.

      摘要 (1053) HTML (0) PDF 451.00 K (152)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吕立江教授仰卧牵枕法结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吕立江教授仰卧牵枕法的操作方法及中药辨证应用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吕立江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仰卧牵枕法,立足颈椎的解剖基础,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应用中医的辨证思想,辨证用药,解决了手法与中药的内外合治的问题。结论吕立江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仰卧牵枕法安全有效,推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 鲁周同教授微创治疗经验

      2014(4):81-83.

      摘要 (919) HTML (0) PDF 428.38 K (151) 收藏

      摘要:介绍鲁周同利用针拨、针刀和开刀手术的长处,微创治疗某些四肢骨折脱位、慢性劳损和疑难病症的经验。

    • 云南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理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4(4):84-86.

      摘要 (912) HTML (0) PDF 430.04 K (146) 收藏

      摘要:对云南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考。

    • 《中医内科学》名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探析

      2014(4):87-89.

      摘要 (880) HTML (0) PDF 474.89 K (177) 收藏

      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多年来,教学的重点一直放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上,但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构建医案学习平台——《中医内科学》名医医案数据库,并采用适当方法引进名医医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类论文英文标题高频介词探究

      2014(4):90-92.

      摘要 (954) HTML (0) PDF 346.75 K (165) 收藏

      摘要:中医药类论文英文标题是一种独立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体。其标题中出现的介词虽小,却不易掌握。受译者母语负迁移影响,中医药类论文标题英译中出现了一些与介词相关的过时结构。按照代表性、声誉性、可及性以及实用性等4大原则,从2011年度中医药类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期刊中选择其论文英文标题作为语料,利用antConc软件的词表功能生成词频表,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探讨了中医药类论文英文标题中介词的分布特点及其用法特征。研究表明介词看似很小,用法却灵活多变,具有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标题中介词的应用是否正确得体,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给目标读者理解原文带来困难甚至造成误解,势必对论文的被引用乃至中医药的传播产生影响。

    • 提高中药液体制剂稳定性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进展

      2014(4):93-96.

      摘要 (1089) HTML (0) PDF 527.89 K (178) 收藏

      摘要:总结近几年来提高中药液体制剂稳定性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分别从超滤膜过滤技术,纳滤膜过滤技术,离心技术,壳聚糖沉淀法,ZTC絮凝剂法和黄原胶方法等方面来阐述提高中药液体制剂稳定性的优势。

    •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创面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014(4):97-100.

      摘要 (1070) HTML (0) PDF 460.91 K (161) 收藏

      摘要:目的综述中医药调控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创面的整体优势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中医药干预创面愈合信号通路的相关靶点。结果从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创面的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医药调控糖尿病创面信号通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结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创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更深一步探讨其作用的靶点和机制。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