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补肾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Th17/Treg相关转录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5(2):1-5.

      摘要 (1113) HTML (0) PDF 550.14 K (168)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Th17/Treg相关转录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9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治疗组,辨证分为肾阴虚组,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用补肾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有效率差异。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FOXP3mRNA,IL-17AmRNA,ROR-γtmRNA水平并比较。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ROR-γt mRNA治疗前高于治疗后,FOXP3 mRNA治疗前低于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L-17A mRNA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不同肾虚分型转录因子较治疗前明显变化,肾阴虚组IL-17A mRNA水平治疗后无明显下降。结论补肾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高了中医证候有效率。补肾法疗效可能与干预Th17/Treg相关转录因子有关。

    •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2015(2):6-10.

      摘要 (1241) HTML (0) PDF 2.09 M (21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精子成熟微环境的影响。方法60只成熟雄性ICR小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kg·d),连续2周,造模肾阳虚证。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仙汤全方组、温肾益精组、滋阴降火组、调理冲任组,每组10只,模型组、正常组予蒸馏水,其余各组予相应中药汤药灌胃,按体质量给予相应剂量,每天2次,连续21d。停药24h后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附睾抗人精子表面蛋白34H(P34H)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6(Prdx6)的表达。结果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仙汤全方组、温肾益精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理冲任组、滋阴降火组与模型组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及其拆方可影响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表达,进而影响精子成熟,其中以二仙汤全方及温肾益精组作用最为明显。

    • 独活寄生汤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活性及CaM-CaM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5(2):11-14,20.

      摘要 (1434) HTML (0) PDF 799.92 K (182)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CaM-CaMK-CREB信号通路的内在关联。方法用独活寄生汤中药血清、空白血清及胎牛血清对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分组干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独活寄生汤中药血清作用后的纤维环细胞生长曲线;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独活寄生汤中药血清对CaM、CaMK、CREB表达及定量的影响,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血清干预后的第1天,5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血清干预后的第2天至第7天各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各剂量独活寄生汤中药血清均能可显著提高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内的CaM、CaMKII、CaMKIV和CREB等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且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CaM、CaMKII、CaMKIV和CREB等蛋白的表达水平提升能力也在增加。结论独活寄生汤中药血清可明显促进大鼠椎腰间盘纤维环细胞生长,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中药血清促进细胞生长能力增强;临床上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应过程可能存在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CaM-CaMK-CREB”。

    • 玉米须、马齿苋提取物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及配伍协同研究

      2015(2):15-17.

      摘要 (1700) HTML (0) PDF 360.13 K (174)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须、马齿苋提取物及二者配伍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玉米须提取物组、马齿苋提取物组、玉米须马齿苋提取物(1:2)配伍组,以生药为500mg/kg·d-1,正常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d,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耗竭时间(P<0.05或P<0.01),提高肝糖原的含量(P<0.05或P<0.01),且配伍组抗疲劳作用优于单一提取物组(P<0.05);但各组对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玉米须、马齿苋提取物配伍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且两者配伍抗疲劳作用更显著。

    • α桉醇光敏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015(2):18-20.

      摘要 (1275) HTML (0) PDF 304.25 K (186) 收藏

      摘要:目的以倍半萜成分进行衍生化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衍生物。方法对α桉醇进行光敏氧化,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倍半萜衍生物。结果α桉醇的光敏氧化共得到三个倍半萜衍生物,其中一个过氧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结论以倍半萜成分为原料,制备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成分是可行的。

    • 响应面法优化诺丽多糖提取工艺

      2015(2):21-24.

      摘要 (1189) HTML (0) PDF 2.06 M (16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诺丽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多糖含量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 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1∶40g·mL-1,提取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4h,提取实际值为9.677mg·g-1。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诺丽总多糖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实验结果将为诺丽多糖新产品研发提供物质基础。

    •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2015(2):25-28.

      摘要 (1187) HTML (0) PDF 515.50 K (18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Luna C18(4.6mm×150mm,5μm),乙腈-0.02%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结果经方法学验证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线性范围、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2015(2):29-32,52.

      摘要 (1343) HTML (0) PDF 556.75 K (241)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白及须根与块茎中多糖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须根、块茎中的多糖成分;苯酚-浓硫酸法测定须根与块茎的总糖含量;DNS测定须根与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运用GC-MS分析白及须根与块茎中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白及须根总糖含量低于块茎中含量,在总糖中还原性糖含量高于块茎;白及须根与块茎中的多糖中都含有葡萄糖和甘露糖,但须根中还含有半乳糖。结论白及须根和块茎中总糖、还原糖、单糖成分有差异,白及须根中总糖含量没有块茎中高,但具有一定的潜在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2015(2):33-36.

      摘要 (1305) HTML (0) PDF 540.87 K (176) 收藏

      摘要:唐农教授精于扶阳,崇尚经典。揭示了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运用《周易》的泰否二卦加以描述,在理论推导与经验事实上都给出了很好的证明。指出《伤寒论》三阴病的本质是虚寒,致使阴阳本体结构被破坏出现了阴阳各离本位的否象。治则关键在于温化三阴经的阴寒,使阴阳和,恢复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认为血管性痴呆属于三阴病,因三阴经的虚寒而致肾收藏不利,影响到信息的储存,表现为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而肾之藏是与肺之收为前提的,因此提出从肺论治血管性痴呆。并举一则医案加以说明。

    •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2015(2):37-39.

      摘要 (1328) HTML (0) PDF 492.75 K (213) 收藏

      摘要:通过对“肺主治节”理论内涵的研究,结合COPD肺血管重构的病机演变和中医药治疗,探讨“肺主治节”理论与COPD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COPD肺血管重构提供用药依据。

    •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2015(2):40-42.

      摘要 (1186) HTML (0) PDF 385.95 K (175) 收藏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血栓发生率可达20%~50%,现认为炎症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笔者从痰与血瘀角度探讨二者关系。

    • 2型糖尿病中医数字化、量化的四诊特征研究

      2015(2):43-46.

      摘要 (1349) HTML (0) PDF 500.37 K (231)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数字化、量化的中医四诊特征,推进中医药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治疗、干预、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5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3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其四诊信息,并对采集到的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脉诊结果显示,实验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脉的弦紧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变异系数则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脉力、脉率、流利度、变异系数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舌诊结果显示,实验组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苔润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闻声诊辨体质结果显示,实验组火型体质比例高,对照组水型体质比例高,水型和火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型、土型、金型体质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的四诊特征与健康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获取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数字化、量化四诊信息,有助于实现对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的标准化,进而通过主客观联合辨证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干预2型糖尿病的病程。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对其进行诊疗以控制血管并发症和血管恶性事件发生。

    •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

      2015(2):47-49.

      摘要 (1135) HTML (0) PDF 374.27 K (172) 收藏

      摘要:伤寒论》为张仲景经典之著,书中顾护脾胃的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十枣汤证、白虎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等的治疗、用药、方后调护法的解析,从健运脾胃调和营卫,寒温并用健脾祛邪,祛邪护脾免伤正气,肝病实脾助正达邪,温健脾胃调中补虚,五个方面对仲景顾护脾胃思想进行了探析。

    • “平腕立指针刺手法”对健康成人痛阈的影响

      2015(2):50-52.

      摘要 (1258) HTML (0) PDF 375.95 K (158) 收藏

      摘要:“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是本人从事针刺手法研究和临床医疗的经验总结。本文介绍该手法的操作技术及特点,并观察“平腕立指针刺手法”对健康成人痛阈的影响,结论认为平腕立指针刺手法能够显著提高痛阈,具有显著镇痛效应。

    • 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2):53-54,68.

      摘要 (1145) HTML (0) PDF 384.20 K (16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祛瘀生新针法联合抗生素,对照组30例仅给予抗生素。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化痰及营养支持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可有效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症状。

    • 五运六气对新疆克州罹患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2015(2):55-58.

      摘要 (1199) HTML (0) PDF 457.95 K (188)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五运六气对新疆克州罹患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否有着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新疆克州地区县级以上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具有西北燥证特征的COPD患者343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肺功能级别等内容。结果COPD分级与中医证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各证型的患者,经过肺功能检测可见Ⅱ级和Ⅲ级患者居多;不同时间段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别;西北燥证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患者多以虚为主。结论五运六气对于罹患西北燥证的COPD患者有着一定的影响。

    • 伤骨科Ⅱ号方结合奇正消痛贴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4例

      2015(2):59-61.

      摘要 (1169) HTML (0) PDF 417.74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伤骨科Ⅱ号)外用结合奇正消痛贴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94例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为联合用药组,设立对照组单独使用奇正消痛贴,单独使用伤骨科Ⅱ号。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局部的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除有3例因皮肤过敏退组外,其余患者治疗效果均较好,其中,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提高,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明显(P<0.05)。结论中药(伤骨科Ⅱ号)外用结合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DN疗法)治疗作用持久,效果满意,副反应低,可有效避免皮肤过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78例老年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研究

      2015(2):62-64,76.

      摘要 (1118) HTML (0) PDF 434.71 K (155)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178例缺血性中风的老年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正常老年组的体质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中风老年患者出现频率最多的体质类型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其次为阳虚质和痰湿质,与正常组比较两者差异显著;体质类型分布与性别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年龄组出现频率最多的偏颇体质分布如下:60~69岁组,血瘀质(16次,24.62%)、气虚质(15次,23.08%);70~79岁组气虚质(28次,31.82%)、血瘀质(17次,19.32%)、阳虚质(15次,17.05%);80岁以上组,血瘀质(17次,39.53%)、气虚质(16次,37.21%)。结论老年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规律性且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的体质有一定的差异性。

    • 温中运脾补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2015(2):65-68.

      摘要 (1058) HTML (0) PDF 461.13 K (27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温中运脾补肾法中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体重指数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70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35例,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的变化。 结果中药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相当(P>0.05),而降低甘油三酯、高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中药组则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温中运脾补肾法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2015(2):69-72.

      摘要 (1143) HTML (0) PDF 464.75 K (183)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昆明地区儿童OSAHS的发病规律及中医证候。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昆明地区110例OSAHS患儿四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主要分为气滞血瘀证、脾肾不足肝火上炎证、脾虚湿困证、肺脾气虚风热袭肺证4类证型。结论运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儿童OSAHS中医证型是可行的。

    •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2015(2):73-76.

      摘要 (1181) HTML (0) PDF 484.65 K (20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对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中医证候和囊肿体积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综合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120名,随机分为当归芍药散组、桂枝茯苓丸组和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组,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囊肿体积,治疗后评估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下降,囊肿体积较前均缩小(P<0.01);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囊肿体积缩小和临床综合疗效均优于当归芍药散组和桂枝茯苓丸组(P<0.05);当归芍药散组和桂枝茯苓丸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囊肿体积和临床综合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可有效改善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囊肿体积,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当归芍药散或桂枝茯苓丸。

    •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5(2):77-78.

      摘要 (1185) HTML (0) PDF 263.01 K (16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对照组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为主,治疗组采用消痛散塌渍外用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结果通过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治疗前后评估,2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消痛散塌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赵淳教授以“治未病”思想指导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学术经验

      2015(2):79-81,84.

      摘要 (1006) HTML (0) PDF 629.09 K (166) 收藏

      摘要:赵淳教授以“治未病”思想指导防治慢性心衰,深化慢性心衰中医病机和证治规律的认识,提炼出阴虚火旺、阴虚内热、阴虚阳亢是慢性心衰重要病机之一的新观点,提出“防胜于治”的防治慢性心衰的重要思路和策略,介绍了赵淳教授对慢性心衰A-D阶段病证结合、中西医汇通的防治思路、论治方法及临证经验。

    • 张萍青教授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及预期先兆流产的保胎经验

      2015(2):82-84.

      摘要 (1097) HTML (0) PDF 480.12 K (166)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生活环境地改变,女性怀孕前若受到精神情绪、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饮食失调、房事不节,或本身内分泌失调等影响母体内环境的协调,体质免疫力下降,导致怀孕后肝肾不足,气血失调,体质偏颇,阴平阳秘遭到破坏,先兆流产机率大大增加。中药在保胎方面有优势,张萍青医师擅长运用中药调节母体体质,以母体体质证候为本,主要概括为四大证型,审因论治,调节内分泌,提高妊娠激素,从而达到治母以安胎的疗效。

    •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2015(2):85-86.

      摘要 (1129) HTML (0) PDF 302.77 K (145) 收藏

      摘要:通过深入广西瑶族聚居的乡寨,走访名老瑶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支气管哮喘的瑶医证候病名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为规范瑶医支气管哮喘的诊疗理论提供依据。

    • 芳香类中药在儿科临床运用及展望

      2015(2):87-89,100.

      摘要 (1080) HTML (0) PDF 603.19 K (168) 收藏

      摘要:从中药功效为切入点综述了芳香类中药在儿科的运用情况,旨在为芳香疗法在儿科临床的运用及研究提供借鉴参考。芳香类中药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理气、醒脾、辟秽、开窍、解郁等功效,临床上既用于治疗小儿泄泻、发热、厌食、呕吐等常见多发病,又可用于神昏惊厥、抑郁、发作性睡病等神经精神性疑难疾病,但对其作用机理研究甚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制剂新技术在灯盏花素研发中的应用

      2015(2):90-96.

      摘要 (1293) HTML (0) PDF 876.71 K (175) 收藏

      摘要:目的寻找制剂技术在灯盏花素研究中新的突破点。方法对10多年来灯盏乙素制剂研究方面期刊及专利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灯盏花素制剂研究在口服制剂和静脉注射制剂方面较为广泛,其他给药途径研究较少。结论几乎现有制剂技术都用到了灯盏花素的制剂研究中,但新制剂的产业化研究缺乏。应从多个环节入手来实现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在注射剂研究方面应首先考虑制剂载药量和安全性评价。

    •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2015(2):97-100.

      摘要 (1047) HTML (0) PDF 512.52 K (167) 收藏

      摘要: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针灸是PSD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特种针法在PSD治疗中应用正在逐渐得到关注,现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