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与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

      2016(4):1-5,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1

      摘要 (2018) HTML (0) PDF 2.05 M (185)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Model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L-BYHWD组)、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M-BYHWD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H-BYHWD组)。Model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4组大鼠行脊髓左侧半横断损伤;模型组不行药物干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3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连续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大鼠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损伤区脊髓组织内GFAP和Nestin表达情况,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补阳还五汤干预后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Model组大鼠(P<0.05)。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GFAP表达出现明显上调,补阳还五汤干预后GFAP表达出现下调。M-BYHWD组和H-BYHWD组大鼠脊髓组织GFAP表达明显低于同时期Model组(P<0.05);H-BYHWD组大鼠GFAP表达在术后3~7d明显低于同时期M-BYHWD组(P<0.05),而术后14~28d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补阳还五汤干预的脊髓组织Nestin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期Model组(P<0.05);中、高剂量组Nest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时期低剂量组和Model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之间Nestin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和运动功能的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表达减少瘢痕形成、上调Nestin表达促进神经修复有关。

    • 益肾化浊法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

      2016(4):6-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2

      摘要 (2038) HTML (0) PDF 1.46 M (20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益肾化浊法(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分为给药组和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治疗组提前3d给药,运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评价模型病理结果。结果①在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训练中,从第3次训练3组开始出现差异,假手术组的逃避潜伏期最短,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比模型组明显缩短,第5次训练3组相当,模型组学习记忆时间明显延长。②探索试验中假手术组穿越平台次数最多,治疗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模型组。结论益肾化浊法可显著改善痴呆大鼠记忆学习能力。

    • 黄地吉仙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6(4):11-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3

      摘要 (2116) HTML (0) PDF 2.03 M (19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黄地吉仙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具体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蒸馏水组、二甲双胍组和不同剂量中药组。应用中药黄地吉仙汤、二甲双胍干预,给药结束后,监测各组血糖;通过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形态学;通过TUNEL法、SP法测量各组胰岛细胞Bcl-2、Bax阳性细胞数和Bcl-2/Bax比率。结果与蒸馏水组比较,黄地吉仙汤组及二甲双胍组血糖均降低(P<0.05);黄地吉仙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Bcl-2阳性细胞数与蒸馏水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蒸馏水组Bax阳性细胞数比较正常组明显偏高(P<0.05);二甲双胍组及黄地吉仙汤高、中剂量组与正常组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蒸馏水组(P<0.05);黄地吉仙汤高、中剂量组、二甲双胍组(Bcl-2/Bax)比值比蒸馏水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黄地吉仙汤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提高有关,这可能是黄地吉仙汤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抗炎镇痛的作用研究

      2016(4):16-1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4

      摘要 (1998) HTML (0) PDF 484.63 K (234)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除湿通痹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二甲苯涂抹制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及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除湿通痹方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法和热板法致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除湿通痹方的镇痛作用。结果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对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除湿通痹方I组、Ⅱ组、Ⅲ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模型中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除湿通痹方Ⅱ组、Ⅲ组在给药后30、60、90、120min均能延长小鼠痛反应潜伏期(P<0.05,P<0.01),其痛阈提高率在25%以上。结论除湿通痹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 4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

      2016(4):20-2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5

      摘要 (2078) HTML (0) PDF 3.44 M (182)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去大分子物质后,澄明度方面的稳定性能否明显提高。方法用不同孔径(3k、10k、30k)分子筛去除4种上市中药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大分子物质分别制备不同的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检查各去大分子注射液蛋白质和缩合鞣质杂质后,分别取10mL 4种去大分子注射液和原液于60℃恒温放置30d,动态观察其颜色变化,以可见波长(400~800nm)吸收曲线下面积反映综合颜色变化。第30天取0.5mL用30k超滤膜截留沉淀,拍照观察。结果去大分子注射液的蛋白质和缩合鞣质杂质明显减少,4种不同条件去大分子中药注射剂的颜色明显浅于相应的原液,在30d 60℃恒温条件下其变色程度均较原液浅,产生的沉淀明显较原液少。结论去除大分子物质后,这4种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 天麻眩晕宁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2016(4):26-29,3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6

      摘要 (2000) HTML (0) PDF 1.44 M (173)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天麻眩晕宁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提高制剂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制天麻、白芍、钩藤、泽泻等12味药进行鉴别。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因此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天麻眩晕宁片的质量控制。

    • 八角莲的TLC鉴别和HPLC指纹图谱研究

      2016(4):30-3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7

      摘要 (2038) HTML (0) PDF 1.17 M (171)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八角莲TLC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专属性更好的测试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以氯仿-甲醇-水(9∶1∶0.1)作为展开系统,展距13cm,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采用HPLC法,Thermo AcclaimTM 120 C18(4.6×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八角莲药材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确定11个共有色谱峰,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八角莲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 天麻祛风通络配伍用药规律的探析

      2016(4):35-38,4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8

      摘要 (1923) HTML (0) PDF 565.78 K (185)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配伍环境对天麻在复方中祛风通络功效的影响。方法对所收集的历代1159首含天麻方剂中,与天麻配伍具有祛风通络功效的400首方剂的药物进行归纳。结果配伍频次前10位由高到低的药物分别是:防风(38.75%)、川芎(38.00%)、羌活(28.75%)、当归(27.25%)、川乌(20.75%)、桂(桂心、桂枝)(19.00%)、附子(18.00%)、全蝎(17.25%)、牛膝(17.00%)、白附子(16.25%)。结论通过与相应的药物配伍,天麻祛风通络的作用在复方中表达为祛风散邪、祛风宣痹、祛风化痰及祛风解毒。目的探讨配伍环境对天麻在复方中祛风通络功效的影响。方法对所收集的历代1159首含天麻方剂中,与天麻配伍具有祛风通络功效的400首方剂的药物进行归纳。结果配伍频次前10位由高到低的药物分别是:防风(38.75%)、川芎(38.00%)、羌活(28.75%)、当归(27.25%)、川乌(20.75%)、桂(桂心、桂枝)(19.00%)、附子(18.00%)、全蝎(17.25%)、牛膝(17.00%)、白附子(16.25%)。结论通过与相应的药物配伍,天麻祛风通络的作用在复方中表达为祛风散邪、祛风宣痹、祛风化痰及祛风解毒。

    • 针刺足三里穴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6(4):39-4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09

      摘要 (1984) HTML (0) PDF 1.13 M (228)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假手术组和电针模型组。后两组小鼠手术前在双侧足三里穴电针预处理5d,30min/d。测定各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测定肺湿干比;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DA及SOD含量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DA含量均显著增高且SOD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模型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SOD含量显著增高(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与血清蛋白含量比值减小(P<0.05),左肺湿干比也显著降低(P<0.05),还能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ICR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6(4):44-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0

      摘要 (2077) HTML (0) PDF 420.50 K (192)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配合服用美多巴,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2组均治疗8周。结果2组治疗后Webster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

    • 复方斑蝥注射液对中晚期结直肠癌TGF-β1表达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016(4):47-5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1

      摘要 (2025) HTML (0) PDF 472.93 K (14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潍坊市中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注射液,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在化疗进行到第1、2、3周期时,两组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上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能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血管的抑制和癌细胞的死亡有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温肺化痰方配合督脉火龙灸治疗痰浊蕴肺证肺胀24例临床研究

      2016(4):51-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2

      摘要 (2011) HTML (0) PDF 406.46 K (169)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经验方温肺化痰方督脉火龙灸治疗痰浊蕴肺证肺胀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8例痰浊蕴肺证肺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我科经验方温肺化痰方督脉火龙灸,隔日1次;对照组采用温肺化痰方每日1剂,分2次服用,疗程2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2组经过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降低尤为显著;在显效率方面,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温肺化痰方督脉火龙灸可有效治疗痰浊蕴肺证肺胀。

    •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2016(4):54-5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3

      摘要 (2006) HTML (0) PDF 462.03 K (18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16例IM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叶酸片(每天5mg,1日3次)和胃复春片(每天1.436g,1日3次);研究组口服附子理中汤加味,1日2次,连续治疗6个月。定标活检治疗后病变胃黏膜,直观模拟评分法对病理标本IM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M的不同,Shh表达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胃黏膜I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Shh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黏膜I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5),而Shh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5)。2组治疗后胃黏膜IM,Shh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味可一定程度上逆转IM,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病变胃粘膜中Shh表达有关。

    • 福建晋江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病理变化研究

      2016(4):58-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4

      摘要 (2220) HTML (0) PDF 439.49 K (15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晋江地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中医病理变化的地域特点。方法在晋江市中医院收集符合MS诊断标准的病例73例。规范采集四诊信息并运用证素辨证法提取证素,以BMI、性别分组,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中医病理变化差异。结果晋江地区MS患者的主要中医病理变化为肝、肾、脾、热、阴虚、痰、湿等。不同BMI组MS患者热要素比较,不同性别组肝要素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晋江地区MS患者BMI值越高,则热与阴虚的病理变化越明显,女性较男性肝病理变化明显,可能与晋江地区气候、人们的饮食习惯和MS易感因素等相关。

    • 冠心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轻重的相关性分析

      2016(4):62-65,7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5

      摘要 (1941) HTML (0) PDF 625.36 K (183)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轻重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已构建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工具,冠心病患者入院后3d内与出院前3d填写生活质量表(SF-36)与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以入出院生存质量差值与入出院证候轻重各指标差值进行比较。结果生存质量评分与证候综合疗效评价体系的各个层面均存在相关关系。在11个基本证候层面中,水湿证、气滞证、实热证与生存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实证与虚证层面,虚证与生存质量评分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在生存质量与证候总分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39)。结论在冠心病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中医证候在各个层面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关系,且与证候总评价有较强相关性。

    • 柴龙解郁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焦虑症状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4):66-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6

      摘要 (2112) HTML (0) PDF 374.70 K (159)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柴龙解郁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焦虑症状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存在焦虑症状的ACS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予以双联抗血小板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柴龙解郁丹,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F-36 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积分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积分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柴龙解郁丹能有效改善PCI术后ACS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肿痛气雾剂治疗闭合性急性软组织损伤的36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6(4):69-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7

      摘要 (2307) HTML (0) PDF 593.79 K (161) 收藏

      摘要:目的重点考察肿痛气雾剂治疗闭合性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36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第(2±0.5)h、(24±2)h、(48±2)h及(7±1)d观察患者症状,运用NRS评分、PGIC评价以及SF-36量表对其疼痛、肿胀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肿痛气雾剂在给药后(48±2)h,主要疗效指标与大部分次要疗效指标均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用药安全方面,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肿痛气雾剂治疗闭合性急性软组织损伤是安全有效的。

    • 基于“阳化气”理论探讨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思路

      2016(4):74-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8

      摘要 (1886) HTML (0) PDF 393.10 K (205) 收藏

      摘要:“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作用。“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使肝脏的功能减退。基于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肝硬化的病因、病机、症状进行探讨,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治疗肝硬化的重要原则,并应该贯穿整个肝硬化治疗的始终。

    • 保元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2016(4):77-7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19

      摘要 (1925) HTML (0) PDF 365.76 K (162) 收藏

      摘要:目的从中医心肾阳虚立论,运用自拟保元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原发病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保元汤,对照组予原发病基础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6.61%. 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运用自拟保元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 王力宁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药对举隅

      2016(4):80-82,8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0

      摘要 (1927) HTML (0) PDF 553.39 K (167) 收藏

      摘要:广西名老中医王力宁教授,临证组方擅用药对,疗效显著。文章列举王力宁教授临证运用麻黄与杏仁、麻黄与石膏、金银花与连翘、鱼腥草与瓜蒌皮、白术与麦冬、黄芪与白术、鸡内金与浮小麦药对的案例,以示其选药精当的学术特点。

    • 吕立江教授创新整脊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胸椎错缝症临床经验总结

      2016(4):83-8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1

      摘要 (2207) HTML (0) PDF 439.14 K (185)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吕立江教授创新整脊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胸椎错缝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吕立江教授创新整脊手法的操作方法及中药辨证应用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吕立江教授立足于胸椎的解剖基础,精确定位胸椎错缝症发病的位置,同时结合胸椎错缝症的发病特点,应用中医的辨证思想,辨证用药,有机的应用手法与中药的内外同治,治疗胸椎错缝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吕立江教授治疗胸椎错缝症的创新整脊手法安全有效。

    • 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现状

      2016(4):86-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2

      摘要 (2001) HTML (0) PDF 470.02 K (191) 收藏

      摘要:通过对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病因病机的分析和针灸干预优势上的探讨,认为髓海空虚,清窍闭阻,神机失用是其主要病机,治以益髓开窍、通督调神法。针灸治疗这种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体现了在预防和治疗上的优势。今后应深入探究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作用机理,优选出对该病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案。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研究进展

      2016(4):90-9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3

      摘要 (2154) HTML (0) PDF 572.93 K (174) 收藏

      摘要: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文献检索数据库,整理近15年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总结了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手法使神经根管容积增大,腰椎上下关节突之间获得松动,使病变的髓核变位或变形,神经根受压减轻;同时,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血中微凝态消弭,致痛物质减少,痛阈提高,病痛减轻,从影像学上看,无论是CT、MRI、X线,乃至B超,都对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佐证。虽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研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机理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6(4):94-9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4

      摘要 (2092) HTML (0) PDF 630.17 K (214) 收藏

      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能够通过特异性结合并激活酶活性的细胞表面受体启动实现各种应答,是一种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学过程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以刺激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血管生成。TGF-β应答是细胞种类特异性,且受通路中各种成分和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根据研究表明,TGF-β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基于此,本文就TGF-β信号转导通路、脑缺血分子机制、TGF-β与脑缺血的关系、TGF-β转导通路与脑缺血的分析机制等进行综述。

    • 毒品成瘾的中医认识

      2016(4):99-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4.025

      摘要 (2036) HTML (0) PDF 568.29 K (185) 收藏

      摘要:从古至今毒品滥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且吸毒人群逐年上升,毒品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医研究戒毒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于是对近10余年来有关毒品成瘾的中医认识进行综述,以期望对未来中医戒毒提供帮助。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