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刘蕾 , 彭佳 , 黄金玲△ , 施慧 , 洪星辉 , 方海雁 , 刘亚运
2016(6):1-4,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1
摘要:目的 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Huatan Tongyu Jiedu Decoction,HTJD)水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 E-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表达及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含化痰通瘀解毒方水提取物5、10、20、30、40μg/mL的培养基干预人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SGC-7901细胞中和E-Cad、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HTJD 10、20、30、40μg/mL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划痕愈合距离(△d)明显减小(P<0.05或P<0.01);HTJD 10、20、30、40μg/mL浓度组SGC-7901细胞上清液中E-Cad比空白对照组含量升高;细胞上清液中MMP-2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化痰解毒方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表达水平,上调E-Cad的表达水平有关。
2016(6):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2
摘要:目的 研究益骨汤对骨质疏松大鼠BMP-2信号通路上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Smads、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OSX(Osterix)、Noggin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益骨汤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去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分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益骨汤组、Noggin反义寡核苷酸组。以实时定量PCR检测BMP-2通路基因转录,WesternBlot法检测BMP-2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益骨汤组、补佳乐组、Noggin反义寡核苷酸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②益骨汤组、补佳乐组、Noggin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BMP-2、Smads、Runx2、OSX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益骨汤组Noggin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③益骨汤组、补佳乐组、Noggin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BMP-2、Smads、Runx2、OSX蛋白条带明显深于模型组,而益骨汤组Noggin蛋白条带明显浅于模型组。结论 益骨汤防治骨质疏松症机制与上调BMP-2、Smads、Runx2、OSX表达,同时抑制Noggin过度表达以及增加骨密度有关。推测BMPs抑制剂Noggin可能是新的抗骨质疏松靶点。
2016(6):10-13,2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3
摘要:目的 研究抗肿瘤药康力欣胶囊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康力欣胶囊2,1,0.1mg·mL-1接种于细胞12,24,36,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比率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 MTT检查结果显示,康力欣胶囊抑制率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康力欣胶囊作用SGC-7901细胞后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同时下调S期和G2期细胞比例。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康力欣胶囊组SGC-7901出现大量激发绿色荧光的早期凋亡细胞和同时激发红色荧光的晚期凋亡细胞。结论 康力欣胶囊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
2016(6):14-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4
摘要:目的 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治疗组、壮骨止痛方低剂量治疗组、雌二醇组5组,用酶联免疫免法测定大鼠血清中OPG、RANKL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OPG降低、RANKL水平升高,经壮骨止痛方药物干预后,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下降、RANKL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壮骨止痛方药物可以降低大鼠血清RANKL/OPG的比值,激活RANKL/RANK/OPG信号系统,达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2016(6):17-2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5
摘要:目的 探讨灯盏乙素及其衍生物和三氧化二砷单独及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设6个复孔。用药组为灯盏乙素及其衍生物(灯盏乙素苷元与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以及与5μM三氧化二砷一起联合用药。用MTT法测试它们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灯盏乙素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01±5.56)%、(18.18±3.46)%、(35.72±5.27)%;灯盏乙素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3.55±3.54)%、(32.6±5.09)%、(35.29±6.96)%。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13±5.46)%、(1.68±6.55)%、(3.86±5.51)%;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7.90±2.41)%、(28.13±4.63)%、(34.94±2.41)%。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76±5.07)%、(1.34±4.07)%、(-0.40±7.59)%;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6.52±5.91)%、(17.25±3.89)%、(13.62±7.24)%. 结论 单独用药时,灯盏乙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灯盏乙素苷元及四乙酰灯盏乙素,糖基的去除和乙酰化使其作用减弱;与三氧化二砷联用时,灯盏乙素及灯盏乙素苷元对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灯盏乙素苷元单独使用无抑制活性,却能显著增强三氧化二砷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灯盏乙素苷元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用药具有治疗乳腺癌的应用前景。
2016(6):21-2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6
摘要: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电针法对脑梗死模型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对神经功能再塑的影响机制,为临床运用通督调神电针法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64只,体质量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4个大组,每组16只大鼠。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选取7d和14d两个时间点,每组8只。用电凝法制备脑梗死模型。电针组针刺主穴为百会、水沟、大椎、神庭,每天针刺1次,留针30min。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予以同一时间捆绑固定不予针刺处理。最后免疫组化法观察每组大鼠7d、14d两个时间点梗死灶周围GAP-43阳性细胞的表达,采用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无GAP-43阳性细胞,模型组在7d和14d两个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模型组与电针治疗组比较,在7d和14d两个时间点电针组的GAP-43的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多,且两组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通督调神电针法可促进各时间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GAP-43的表达。
2016(6):26-3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7
摘要:目的 分析八角莲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12个不同产地八角莲原植物和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鬼臼毒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叶分裂度、根重、根长、臼直径、侧根数在产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鬼臼毒素与臼径、叶片分裂两个指标呈正向相关性,与产地和须根数呈负向相关;槲皮素与单株干重和臼节数呈正向相关性;山奈酚与臼节数、须根数呈正向相关性。结论 八角莲药材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中东部地区与西南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效成分含量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艳 , 张贵华△ , 张玲忠 , 王剑 , 刘维超 , 和明伟
2016(6):32-35,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8
摘要:目的 建立痛风清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Platisil NH2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2%磷酸(75∶12.5∶12.5,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84~9.408μg(r=1.0000),0.484~5.808μg(r=0.9999)。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9%,RSD=1.63%(n=9);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1.89%(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同时完善并提高了原有的药品质量标准。
2016(6):36-39,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09
摘要:目的 制定芪丹消渴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的黄芪、黄连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分离度良好;丹酚酸B在0.2856~2.8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0.965%. 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分离度好,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芪丹消渴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6(6):40-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索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梗死的作用疗效及作用途径。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体针组、综合组(头皮针结合体针),每组均60例,头针组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颞后线;体针组主穴取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双膝眼、双足三里。配穴取患侧极泉、尺泽、内关、气冲、委中、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综合组穴位及操作同头针组和体针组,头皮针联合体针。每周治疗6d,休息1d之后继续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肌张力痉挛程度的测定、残疾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综合组疗效较为显著。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BI)、上肢简式运动能评价方法(FMA)、下肢简式运动能评价方法(FMA)、肌张力痉挛程度的测定(A Shworth)、残疾程度(Rankin评分)的评价上,综合组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进行PWI检查,观察灌血区域及时间的改善,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脑灌血区域及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针结合体针能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后遗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区域及时间有关。
2016(6):45-4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1
摘要:目的 观察远端循经刮痧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应及其对乳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四肢远端循经刮痧,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采用彩超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效应及乳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病;实验组治疗对改善患者血流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远端循经刮痧对乳腺增生病临床有效,且能够改善乳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2016(6):49-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2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老年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0名患者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两组都选择双侧的天枢、腹结和上巨虚穴,分别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组)和普通针刺治疗(针刺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5次/周,留针30min/次。观察治疗前(基线期)、2周后、4周后各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2周及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相对于治疗前(组内比较),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症状(P<0.01);电针组在2周治疗结束时相对于针刺组(组间比较),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5);4周后,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电针组75%,针刺组6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电针和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均可获良效;②相对于普通针刺,电针对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达到相同改善程度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2016(6):54-58,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3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①C-反应蛋白(CRP)(mg/L);②类风湿因子(RF)(IU/mL);③血沉(ESR)(mm/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R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2016(6):59-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4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对照组用电针疗法。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配合毫针速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优于单一的电针疗法。
毕建璐 , 陈洁瑜 , 程静茹 , 于冰琰 , 姜开文 , 罗仁△ , 赵晓山△
2016(6):62-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5
摘要:目的 通过补中益气丸干预气虚质人群,改善其症状及健康状况。方法 招募健康气虚体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补中益气丸干预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用药1个月后,干预组气虚质转化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中医体质量表中其他体质分数有所变化。其中,干预组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分数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变,有显著差异。结论 补中益气丸干预气虚体质有明显作用,而气虚体质可以通过中药进行改善和调理。
2016(6):66-6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6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昆明市中医医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阴阳两虚证主证中,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与其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阳虚质、湿热质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是阴阳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主证中阴阳两虚证主证中,阳虚质、湿热质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是阴阳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2016(6):70-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7
摘要:目的 观察复原通络方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脉瘀阻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消脱止(每日3次,每次2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原通络方,每日1剂,代茶饮,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改变、静脉血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3.3%;治疗后,两组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乏力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后O2饱和度、O2分压均有所提高,CO2分压、总CO2分压、PH值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O2饱和度、O2分压提高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CO2分压、总CO2分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复原通络方对改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脉瘀阻型有较好临床疗效,与血气值有一定的关系。
2016(6):74-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8
摘要:对孙思邈《千金方》中32首治疗妇产科虚损方药配伍特点及处方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医临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6(6):77-79,8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19
摘要:通过文献整理和医案的系统梳理,总结王键教授临证治疗心脑系统疾病善用对药,如干地黄、生地黄、夜交藤;甘松、茵陈;半夏、夏枯草;紫贝齿、青龙齿;蜈蚣、全蝎;女贞子、旱莲草等。王键教授临床应用“对药”经验巧妙灵活,每获佳效,以飧同道。
2016(6):80-8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20
摘要:介绍李斌教授运用四重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从四重汤的组成及功效、使用原则两个方面论述四重汤在皮肤病中的具体应用,并举医案验证。
黄小珊 , 唐汉庆 , 黄岑汉△ , 刘燕平 , 冯悦 , 庞路路 , 宁晚玲 , 张世田
2016(6):84-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21
摘要: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古代中医文献并没有冠心病的病名,目前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心脉有关,因此血瘀证是冠心病重要的中医证候。近年来,医学家们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及证候演变机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从代谢产物和蛋白质差异揭示冠心病血瘀证的证候本质,揭示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靶点,为今后新药物研发提供依据,为冠心病血瘀证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16(6):90-9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22
摘要:目的 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5年来大量相关文献,从毫针、针刀、刃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灸法、针药结合等方面总结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近况。结果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对改善微循环及大脑供养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尚可从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有效穴的筛选,远期疗效评估,探讨各疗法治疗机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6(6):95-97,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23
摘要:雪上一枝蒿为云南、贵州等地的民间用药,具有祛风镇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症。本文分别对雪上一枝蒿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王玲玲 , 付桃芳 , 杜俊英 , 梁宜 , △ , 方剑乔
2016(6):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6.06.024
摘要:Clementine是数据挖掘的常用工具之一,在如今中医学领域数据挖掘方面也运用相当广泛,其中它的关联规则分析也是应用最多的挖掘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SPSS 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运用的概况,主要是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病机、症状与中药、医案研究和针灸处方研究等方面的关联规律挖掘,并简要概括了关联规则在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今后运用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方面,可以多角度、更深入地有效挖掘更多有用的知识,以期更好指导临床。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