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健脾清肠方含药血清对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7(1):1-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1

      摘要 (3377) HTML (0) PDF 934.53 K (179)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清肠方含药血清(Jianpi Qingchang Decoction containing serum,JQD-CS)对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小肠ICC并鉴定,制备JQD-CS,MTT检测不同浓度JQD-CS对ICC的增殖作用。结果 适度浓度(≤20%)的JQD-CS,ICC的OD值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适度浓度的JQD-CS可对ICC增殖分化起促进作用。

    • 化瘀通络灸法对皮质下血管性痴呆大鼠额叶皮质下白质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2017(1):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2

      摘要 (2660) HTML (0) PDF 928.25 K (164)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法对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SV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其对额叶皮质下白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4血管阻断法稍加改进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药物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正常组对照。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穴艾灸治疗,药物组多奈哌齐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采用跳台仪检测治疗后学习记忆成绩;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额叶皮质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①大鼠跳台实验的潜伏期、错误次数,艾灸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艾灸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P<0.05)。②艾灸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比,大鼠额叶皮质下白质TNF-α、IL-1β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与药物组比较TNF-α、IL-1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SVD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从而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而实现的。

    • 活血化痰方对认知障碍大鼠认知功能及p53的影响

      2017(1):10-1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3

      摘要 (2769) HTML (0) PDF 858.76 K (146)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活血化痰方对认知障碍大鼠认知功能及大脑皮层及海马区p53的影响,探讨其在改善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改良法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活血化痰方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place navigation)及空间探索实验(spatial probe)测定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乙酰化p5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大鼠4周后显示逃避潜伏期增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这种改变可以被活血化痰方所抑制。活血化痰方可以降低大鼠额叶皮层、海马、伏隔核处脑组织乙酰化p53的表达。结论 活血化痰方可明显改善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抑制p53表达有关。

    • 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

      2017(1):14-1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4

      摘要 (2719) HTML (0) PDF 553.87 K (196)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除湿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于给药前1d和给药第6天,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22d后处死采取标本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功能障碍指数和炎症指数、测定IL-1β、TNF-α浓度,检测caspase-1、ASC、NLRP3基因表达,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各给药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活动障碍均有缓解作用;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组IL-1β、caspase-1、ASC、NLRP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1、ASC、NLRP3均与IL-1β存在相关性(P<0.05);TNF-α与AS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秋水仙碱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表达,从而抑制IL-1β相关的炎性过程,发挥其抗炎免疫作用。

    • 艾叶挥发油对兔耳痤疮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2017(1):18-21,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5

      摘要 (2748) HTML (0) PDF 1.18 M (199)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观察各组兔耳痤疮组织病理学改变、皮肤肥大细胞改变及艾叶挥发油对模型兔的痤疮治疗作用。方法 将2%煤焦油溶液外涂于家兔右耳内侧,2周后按实验步骤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质组、艾叶挥发油乳膏高、中、低浓度组和0.025%维A酸乳膏对照组共6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兔耳痤疮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皮肤肥大细胞改变。结果 外涂煤焦油2周后,肉眼可见兔耳出现人类粉刺样改变;在光镜下呈现与人类痤疮类似的病理改变;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经艾叶挥发油治疗后有所减少。结论 艾叶挥发油对实验性痤疮治疗效果较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肥大细胞数量。艾叶挥发油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增殖、趋化及脱颗粒有关。

    • 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2017(1):22-2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6

      摘要 (2984) HTML (0) PDF 4.64 M (204)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包括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2015年12月之前的研究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及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方面,黄芪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其统计结果分别为[OR=3.67,95% CI(2.42,5.56),P<0.001]和[OR=3.15,95% CI(2.26,4.41),P<0.001];黄芪总皂苷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其统计结果分别为[OR=1.12,95% CI(0.58,2.15),P=0.74]和[OR=1.15,95% CI(0.63,2.11),P=0.64]。以气虚血瘀证型冠心病心绞痛作为观察证型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显示黄芪总皂苷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对中医症候的疗效相似(P=0.81)。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注射液均具有显著疗效,不过,此结论仍需设计严谨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进行验证。

    • 甘肃男性海洛因成瘾者社会心理因素与中医证素特征研究

      2017(1):28-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7

      摘要 (2523) HTML (0) PDF 867.89 K (158)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甘肃地区男性海洛因成瘾者社会心理因素与中医证素特征。方法 对甘肃省下属平凉、酒泉、嘉峪关三所强制戒毒所共298例自愿参加调查的海洛因成瘾者,开展流行病学特征及毒品成瘾者中医PRO量表采集,应用证素辨证法提取中医证素。结果 多个证素成立比例较高,排名前三的病位证素分别为肝、肾、脾;实性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痰,虚性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血虚。吸毒对成瘾者社会关系大多为中等程度的影响。社会关系与多个中医证素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毒品成瘾是多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肝郁是毒瘾形成的重要诱因,脾肾两虚是主要病理基础,痰是导致毒瘾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毒品的戒断,除了生理因素,还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辨证施治中的指导意义

      2017(1):33-3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8

      摘要 (2477) HTML (0) PDF 530.13 K (161)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将9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冷哮证、热哮证、风哮证、痰哮证和肺肾两虚证,将检测出的FeNO进行对比,观察各种证型的FeNO均数,从而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风哮证和冷哮证FeNO积分均数较痰哮证、热哮证、肺肾两虚正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痰哮证FeNO均数较热哮证、肺肾两虚证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风哮证和冷哮证FeNO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证型中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风哮证、冷哮证、痰哮证、肺肾两虚证和热哮证。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1):37-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09

      摘要 (2744) HTML (0) PDF 514.55 K (184)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至少连用6个周期),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同时,口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前后采用“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估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完成率。结果 治疗组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情绪功能”“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腹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疲倦”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提高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并有助于患者完成化疗。

    • 加味麻子仁汤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临床研究

      2017(1):41-43,4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0

      摘要 (2764) HTML (0) PDF 499.94 K (165)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自拟加味麻子仁汤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因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48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自拟加味麻子仁汤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难度、排便性状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明显下降,KPS功能状态评分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加味麻子仁汤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吴氏右归饮联合针灸治疗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

      2017(1):44-4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1

      摘要 (2661) HTML (0) PDF 547.08 K (172)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吴氏右归饮联合针灸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替代激素的有效疗法。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吴氏右归饮加减口服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克龄蒙片口服进行治疗。月经第5天后连续用药21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6%和74.19%,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氏右归饮联合针灸治疗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替代临床上不适合克龄蒙疗法患者的需求。

    • 黄连静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7(1):48-5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2

      摘要 (2708) HTML (0) PDF 653.41 K (18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静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按门诊就诊顺序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予黄连静心汤口服;对照组心理疏导加知柏地黄丸口服;均连服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及疗效评价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证候总积分及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黄连静心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黄连静心汤能明显减轻患者围绝经期妇女潮热盗汗及失眠等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清心健脾法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传承和推广应用。

    • 凝血及炎症指标对下肢丹毒进展的影响分析

      2017(1):53-55,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3

      摘要 (2541) HTML (0) PDF 502.10 K (199)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凝血及炎症相关指标与下肢丹毒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58例下肢丹毒患者(参照疾病进展过程分为急性期28例及慢性期30例)和28例同期健康体检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集凝血指标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基线资料具有可比的前提下,丹毒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与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范围为丹毒发生的危险因子,凝血酶原活动度为丹毒发生的保护因子。相比急性期而言,丹毒慢性期的纤维蛋白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及D-二聚体增高(P<0.05)。结论 血清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等凝血炎症指标在丹毒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下肢丹毒治疗中应关注凝血及炎症指标异常。

    • 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2017(1):56-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4

      摘要 (2427) HTML (0) PDF 495.41 K (15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人,对照组39人。对照组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麻醉剂局部浸润治疗;治疗组用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术后第1、2、4、7天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及排尿情况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和排尿情况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目结论 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

    • 院前急救揿针内关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

      2017(1):60-6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5

      摘要 (2567) HTML (0) PDF 456.26 K (15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测院前急救时采用揿针内关穴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纳入19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后,立即加用揿针针刺双侧内关穴,维持带针状态。当入院诊治病情稳定后,即对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后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最终用量进行记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后组间患者比较,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治疗后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硝酸甘油最终用量上,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内关穴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的用量,起到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并具备操作安全、简便和长效的作用。

    • 从三焦立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

      2017(1):63-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6

      摘要 (2702) HTML (0) PDF 435.61 K (193)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Ⅲ~Ⅳ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治疗组55例(对症常规治疗联合穴位埋线),具体治疗方法是在治疗基础病之余,在选定的穴位上行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10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对照组53例(对症常规治疗),以治疗基础病为主,两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常规治疗联合穴位埋线优于单纯对症常规治疗。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肾脏病具有长效、特效的优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技术。

    • 中药软膏剂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评价方法浅析

      2017(1):66-69,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7

      摘要 (2967) HTML (0) PDF 688.74 K (214) 收藏

      摘要:中药软膏剂系指将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是目前国内研究的重点课题。中药软膏剂质量及后期稳定性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来中药软膏剂研究概况及进展,主要包括基质选择、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三方面,并探讨中药软膏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为中药软膏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 凝血酶滴定法测定云南菲牛蛭中水蛭素含量的改进研究

      2017(1):70-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8

      摘要 (3451) HTML (0) PDF 506.77 K (179) 收藏

      摘要:目的 改进原云南省菲牛蛭质量标准中水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考察白瓷板法代替原试管方法、两种浓度的凝血酶溶液、几种滴定体积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用原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分别对五批样品进行滴定比较。结果 改进后,用白瓷板法测定,配制两种浓度的凝血酶溶液(40NIH·mL-1与20NIH·mL-1),采用几种滴定体积(1~5μL),每1min滴加1次,先滴加高浓度凝血酶溶液初测消耗的凝血酶溶液体积后,再用两种浓度的凝血酶溶液重新进行精确测定;增加空白对照实验,限定反应时间为10min;菲牛蛭样品浓度在0.00678~0.0597g·mL-1(r=0.9983)内与消耗的凝血酶单位量呈线性相关;五批样品的含量为156.68~234.25U·g-1,RSD均小于5%;含量供试品溶液在4℃下24h内稳定。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和准确度较原方法好,可作为一种新的云南菲牛蛭水蛭素含量测定方法。

    • 略论《难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发挥

      2017(1):74-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19

      摘要 (2386) HTML (0) PDF 378.16 K (167) 收藏

      摘要:《难经》阐述寸关尺三部配脏腑经络,运用五行子母更相生养之理;论述肝有两叶,阐释脏腑功能意寓五行之征象;明示鼻臭耳闻与内脏关系,体现五行胎化之意;论述肝肺浮沉,蕴含五行交合互藏之机制;叙述五脏邪气传变,以五行生克定病邪特性及预后。

    • 大数据时代中医体质养生应对的四维向度

      2017(1):77-8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0

      摘要 (2937) HTML (0) PDF 750.15 K (185) 收藏

      摘要:在思维的层面上,中医体质养生理念需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有所发展。本文从复杂与线性、精准与模糊、相关与因果、可测与不可测等四个维度讨论了大数据时代中医体质养生需要处理的相关问题。处理好这四个维度的问题,可以实现中医体质养生的有据可证、有的放矢,满足人们在大数据时代,注重生命健康的整体性、多元性、个体化养生理念的需求。

    • 何明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总结

      2017(1):82-83,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1

      摘要 (2639) HTML (0) PDF 440.85 K (176) 收藏

      摘要:何明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从痰热论治,注重益气健脾,对于咯血者从火热论治,明辨虚实,而益气固本贯穿始终,同时兼顾降气止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 张唐法教授针灸学术经验管窥

      2017(1):84-8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2

      摘要 (2869) HTML (0) PDF 516.10 K (160) 收藏

      摘要:笔者有幸跟师侍诊于张唐法教授门诊学习,有感于张教授之厚德博学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见解。其学术上博大精专,针术上刚柔并济,其临床治病提倡:尊经重任督;穴精而术灵;针药总相宜;健脾亦补肾;治病巧治神;医病先医心。

    • 针刺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近况

      2017(1):87-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3

      摘要 (2861) HTML (0) PDF 800.14 K (152)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针刺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搜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近5年来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针刺降压机理的实验研究多集中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三大方面,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其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结论 针刺可通过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达到降压之效,结合国内外探索高血压病机制的最新趋势可更加系统深入推进针刺降压机制的研究。

    • 针刺治疗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现状分析

      2017(1):93-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4

      摘要 (2757) HTML (0) PDF 754.75 K (146) 收藏

      摘要: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生于心肺复苏后,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卒死”“神昏”之证,病位在心和脑。通过分析了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成人HIE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得出了针刺治疗HIE具有作用机制多样,多靶点效应,既可以给头颈部血管局部刺激,又可以循经取穴,远隔取穴调理全身血液循环,达到醒脑开窍的效果。

    • 温肾益气中药辨治COPD稳定期的研究进展

      2017(1):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1.025

      摘要 (3122) HTML (0) PDF 757.19 K (137) 收藏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病因病机、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概括与分析。温肾益气法化裁的方药治疗慢阻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有一定的效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因而运用温肾益气法也渐成为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重要治则之一。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