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2):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1
摘要:目的〓基于NALP3炎性体信号通路观察火针对尿酸钠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5只,除A组空白组外分别参照氧嗪酸钾造模法、Coderre造模法依次制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两次造模间隔2d,B组为模型组,C、D、E 3组分别予火针、普通针刺、秋水仙碱干预,治疗7d后处死大鼠,取右后踝关节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和NALP3、IL-1β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对比,其它组滑膜组织、血管、胶原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火针组、秋水仙碱组与针刺组、模型组对比,滑膜组织、血管、胶原组织增生较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关节软骨破坏较轻。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造模成功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滑膜组织的NALP3、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火针组、针刺组、秋水仙碱组滑膜组织的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火针组、针刺组、秋水仙碱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能有效抑制白细胞分裂和募集,抑制关节滑膜NALP3炎性体及IL-1β表达水平,从而改善病变关节的病理损伤,迅速止痛消肿。
2017(2):7-10,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2
摘要:目的〓研究补气活血通络法对大鼠神经吻合术后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甲钴胺片组以及补阳还五汤组四组。分别在造模给药后2、4疗程(15d/疗程)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给药4疗程时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跛行改善明显,手术侧肢体萎缩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甲钴胺片组;生理盐水组腓肠肌呈进行性萎缩,补阳还五汤组和甲钴胺片组于2疗程时萎缩较为明显,而4疗程时二者肌萎缩均有所改观;组织学观察2、4疗程时补阳还五汤组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大于甲钴胺片组,且胶原纤维增生情况较轻;2、4疗程时补阳还五汤组和甲钴胺片组的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少于同时期生理盐水组,且补阳还五汤组胶原纤维含量于4疗程时明显低于2疗程。结论〓采用补气活血通络法可明显延缓神经吻合术后的肌肉萎缩,且对肌萎缩的恢复具有治疗作用。
2017(2):11-1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3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微环境脾气虚证肿瘤组织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的表达及加味黄芪建中汤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采用苦寒泻下,劳倦,节食的方法造模,在建立小鼠脾气虚证Lewis肺癌模型后,加味黄芪建中汤灌胃治疗10d,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采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正常小鼠巨噬细胞与3组肿瘤组织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脾气虚”组肿瘤组织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表达异常(与正常组比较),不同于肿瘤组,具有独特的microRNA变化,而加味黄芪建中汤可明显双向调节“脾气虚”组肿瘤组织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的异常变化,使其恢复正常。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可使“脾气虚”组microRNA的表达谱接近恢复正常。
郭玉星 , 熊辉△ , 陆小龙 , 朱方晓 , 周彪 , 向黎黎 , 齐星宇
2017(2):18-2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4
摘要:目的〓复制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40 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B、C组连续腹腔注射氧嗪酸钾1周后,B组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造模期间观察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大小便等情况,于造模前、造模后4、12、24、48h测量关节肿胀程度,检测造模48h后血尿酸、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及检测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①造模前,各组大鼠皮毛色白有光泽,精神佳,活泼好动,进食及饮水正常,体重增长正常;造模后,A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正常,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B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C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D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基本正常,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②关节肿胀指数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D组各时点肿胀指数明显升高(P<0.01),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8h后血尿酸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血尿酸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A、C组解剖时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正常清晰,无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见滑膜上皮排列完整,滑膜下血管分布正常,无血管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B、D组局部解剖时有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滑膜上皮脱落,甚至消失不见,见大量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伴有血管增生(见图4B)。⑤滑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与A组比较,B、D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见表4),C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可以成功复制,该模型较符合于人类自然病程,即痛风性关节炎建立在血尿酸升高生化基础上的,可有效排除尿酸分解酶对关节腔中尿酸钠晶体的影响,且经济、可重复性较高,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2017(2):24-2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5
摘要:目的〓检测灯盏乙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灯盏乙素对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对照组与不同剂量组的灯盏乙素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中circRNA OXNAD1与SMARCA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灯盏乙素在低剂量(1、10、25μm)的情况下,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ircRNA OXNAD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高剂量(100μm)时显著升高(P<0.05)。灯盏乙素在低剂量(1、10、25、50μm)的情况下,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环状RNA SMARCA5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高剂量(100μm)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灯盏乙素影响circRNA OXNAD1与SMARCA5的表达,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低剂量与高剂量呈现出相反的表达量变化。
2017(2):27-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6
摘要:目的〓利用Meta分析中药多途径给药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7年1月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获得相关信息。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方法学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Meta分析显示:中药多途径给药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重型肝炎在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及内毒素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多途径给药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重型肝炎优于纯西医对照组。但所纳入的文献质量低,尚需大量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去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2017(2):33-35,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7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胆囊异常的关系,深入探讨中医“肝胆相照”理论的病理基础和内涵。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肝胆脏超声检查,记录其胆囊的影像学表现,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患病年限之间胆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①胆囊异常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胆囊疾病的出现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增加的趋势(P<0.05);③胆囊疾病的出现率与病程年限呈线性变化趋势(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胆囊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病毒感染时间越长,胆囊异常的发生率越高;慢乙肝病患者胆囊病变体现了中医理论中肝与胆互为表里,久病相互传变的密切关系,符合“肝胆相照”理论。提示治疗慢乙肝除了疏肝法之外给予利胆药物可能会取得更佳疗效。
田露 , 吴秀艳△ , 王天芳 , 李永纲 , 薛晓琳 , 王立福 , 赵丽红 , 李昕 , 杨慧银 , 王葽 , 李宁 , 王思颖 , 葛舰
2017(2):36-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8
摘要: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症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符合选择标准的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采集其一般资料、症状(一般症状、舌象、脉象)和血小板计数(PLT)的结果。录入数据后,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各个症状在PLT降低患者与未降低患者之间的频率。结果〓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中,PLT降低组与PLT未降低组患者相比,面色黝黑、面色晦暗、肝掌、纳呆、红绛舌、瘦舌、缓脉在PLT降低组频率高于PLT未降低组频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降低的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面色晦暗、肝掌,纳呆、缓脉、红绛舌、瘦舌出现频率较高,说明PLT降低与血瘀、脾气虚及热有关。
2017(2):41-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09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中医体质类型与FS值的相关性,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及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为标准,对13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及中医体质判定,并收集FS值。结果〓13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中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9.1%、17.6%、16.8%.血瘀质患者的FS值最高,阴虚质较高,湿热质、阳虚质次之。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呈一定的规律分布,中医体质类型与FS值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7(2):45-47,5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0
摘要:目的〓评价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体质特点及与乳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中医体质量表和乳腺癌危险因素为基础,制订“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问卷”,就诊患者填写表格。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HER-2阳性患者中占比较高的中医体质分别为:气郁27.6%,阳虚22.0%,阴虚15.8%;秩和检验发现不同临床级别之间中医体质无显著差异(P>0.05)。中医体质与乳腺癌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饮食、肿瘤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的OR值<1;负性事件、人格心理特征、生殖系统病、胆结石病史、乳癌家族史的OR值>1。结论〓患者体质类型主要是气郁、阳虚、阴虚为主。负性事件、人格心理特征、生殖系统病、胆结石病史、乳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与HER-2阳性乳腺癌体质的形成有关。
2017(2):48-5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1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各兼证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在各主证、兼证分布特点中,气阴两虚为主证和阴阳两虚为主证两者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中,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2017(2):52-5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银翘解毒合剂治疗水疱性丹毒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复方银翘解毒合剂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病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TSS)比值及患者自身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银翘解毒合剂治疗水疱性丹毒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2017(2):55-57,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3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润肠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对照组给予福松口服,疗程为2周。评价指标为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首次排便时间、蹲厕时间、排便困难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蹲厕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排便次数、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润肠法对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2017(2):58-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4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猪苓汤加减治疗女性反复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于我院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3人,分别予以猪苓汤加减及左氧氟沙星片治疗3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较前有明显缓解(P<0.05),且治疗后与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随访时中医组疗效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猪苓汤加减治疗女性反复尿路感染优势明显。
2017(2):62-6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5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NCCN指南中推荐的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治疗开始给予穴位埋线,1次/周,连续治疗2周,选穴:双侧足三里、关元、气海,入组后第0周、1周、2周填写相关评测量表,观察两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气短、神疲、乏力、自汗)、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满意,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7(2):67-7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6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中药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糖尿病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等一般生活干预;治疗组在一般的生活干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结合中药(十味玉泉胶囊)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糖尿病前期逆转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糖尿病的新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PG、2hPBG、HbAlc、TC、HOMA-IR、BMI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干预后FPG、2hPBG、HbAlc、TC、HOMA-IR优于对照组(P<0.05,P<0.01),尤以TC、HOMA-IR下降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BMI干预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中药十味玉泉胶囊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能调节糖脂代谢,降低血糖与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患者指标向正常糖耐量逆转,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较单纯的生活干预有更好的疗效。
2017(2):71-75,9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7
摘要:目的〓调查我国11省成年中药消费人群的情况,了解居民食用中药的具体方式和用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11个省市中药消费人群过去6个月中药食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到11省中药消费者4 446名,有2 120人(47.68%)仅食用过中草药,有1 509人(33.94%)仅食用过中成药,还有817人(18.38%)同时食用了中草药和中成药。中草药最常见的服用方法是煎服(49.10%),其次是采用煮汤泡水的方法(39.43%),采用冲服中药配方颗粒者占21.08%.不同性别和文化水平的中药消费者中,食用中成药的比例并未发现差异,但不同年龄、城/乡、职业、收入、目的和不同省份中药消费者食用中成药的比例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过去半年中药消费者采用煎服和生食的方式食用中草药的持续时间(P50)为7d,采用冲服方式的持续时间仅为3d,食用蜜丸的持续时间为7d,而食用其它中成药时间为5d。对食用频次进行调查,发现每日生食中草药频次为1次,煎服为2次,冲服为3次,中成药均为每日食用2次。结论〓本研究获得我国成年居民中药食用方式、频次、剂量,以及不同人群中药食用方式的偏好。
陈文飞 , 陈晨 , 夏凡 , 师亦洁 , 胡丹丹 , 李玉鹏 , 李鲜△
2017(2):76-8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8
摘要:目的〓对广东产药用植物纤花线纹香茶菜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将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与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采自广东的纤花线纹香茶菜全草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diplopterol(1);乌苏酸(2);乌发醇(3);豆甾醇(4);β-谷甾醇(5);dibutyl terephthalate(6);dipropyl octadecanedioate(7)。结论〓在对纤花线纹香茶菜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为三萜类型,化合物4,5为甾醇类型,化合物6,7为结构对称的酯类化合物,且化合物1-3,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于凡 , 李国转 , 陈卫东△ , 王国凯 , 彭代银 , 俞年军 , 李勇
2017(2):81-8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19
摘要:目的〓比较种植、根植不同方法栽培而成的丹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用以选出合理的栽培方式。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种植、根植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培育出来的丹参中的根、茎、叶、花托、须根5个部位进行丹酚酸B、丹参酮类(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的不同部位含量有显著差异,两类丹参中丹参酮类与丹酚酸B在不同部位分布的含量均依次为主根>须根>花托>茎>叶;根植丹参的主根及茎中所含丹参酮类高于种植丹参,就丹酚酸B而言,种植丹参5个部位中丹酚酸B的含量均高于根植丹参。结论〓种植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高于根植丹参,根植丹参的主根中丹参酮类比种植丹参含量高;可根据药材所需成分对丹参栽培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指导丹参规范合理种植。
2017(2):85-8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20
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方法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刘尚义教授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治疗胃癌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胃癌处方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248例胃癌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出常用中药,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个。结论〓刘尚义教授诊治胃癌以鳖甲、莪术以软坚散结从本入手,配以清热养阴之品,标本兼顾,根据气血阴阳的偏颇选药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2017(2):89-9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21
摘要: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陈镜合教授论治心衰学术思想及临证思路。方法〓通过跟师出诊,总结导师教学查房讲述及拟方用药,对相关医案进行总结,并举验案加以说明。结论〓陈教授认为论治心衰应以“心衰”为病名,分急缓二期施治;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辨主证,分虚实,察顺逆;急性期泻肺平喘,缓解期健脾疏肝;注重药膳食疗及个体化护理。对提高心衰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参考作用。
何璐 , 蔡荣林 , 胡玲 , 宋小鸽 , 吴子建 , 王洁 , 龚长平 , 段文秀
2017(2):94-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22
摘要:目的〓收集近10年有关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灸”“膝骨关节炎”,共收集到166篇关于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文章。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艾灸治疗KOA机制研究的文献,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结果〓结合目前已有文献,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软骨细胞等因素有关,如IL-1、TNF-α、NO、PGE2、MMP-1、MMP-13以及软骨细胞凋亡等。结论〓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仍缺乏相对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2017(2):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7.02.023
摘要:目的〓整理和分析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情况,力求为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注射剂、中药单体药物剂型多样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药对于NSCLC化疗耐药干预主要体现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结论〓中药有高效、低毒、多靶点的特点,在逆转多药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正气亏虚、阴阳不和、邪毒侵肺、痰瘀内聚是肺癌发病的基本病机。在辨证的基础上巧妙灵活地运用“以毒攻毒法”,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