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通络化痰胶囊和熊去氧胆酸对MPP+诱导的小鼠中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8(1):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1

      摘要 (2676) HTML (0) PDF 2.25 M (20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通络化痰胶囊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导的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FRAP法测定通络化痰胶囊(TLHT)和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的抗氧化能力。原代培养小鼠中脑神经细胞,于对数生长期进行药物处理,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PP+诱导)、TLHT治疗组(6.25,25,100 μg/mL)与UDCA治疗组(3.75,15,60 μM)共8组。药物处理48 h后,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数量及轴突长度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结果FRAP法显示,TLHT与UDCA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25 μg/mL的TLHT和15 μM的UDCA抗氧化能力最显著。经MPP+诱导损伤后,与空白组相比,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略有肿胀,表面不光滑,细胞核缩小,神经突起数量减少,长度变短;MTT显示总细胞存活率下降;Griess法检测发现NO释放量明显增加。经过TLHT与UDCA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均有所改善,数量增加,神经突起数量增加,长度增长,细胞增殖,存活率明显增加,NO释放量减少。其中TLHT与UDCA的中剂量对各项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LHT与UDCA各相应浓度对各项的改善趋势一致,TLHT略优于UDC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络化痰胶囊对小鼠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O的释放、抗氧化应激有关。

    • 巴戟天低聚糖改善不育症小鼠生殖能力的作用研究

      2018(1):7-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2

      摘要 (2519) HTML (0) PDF 469.32 K (17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巴戟天低聚糖(oligosaccharide extracted from Morinda officinalis,OMO)对小鼠生殖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肾阳虚组)、巴戟天低聚糖(OMO)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含药0.02g、0.04g、0.08g,灌胃给药)。采用“劳倦过度、房事不节”法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给药6周后,观察生殖激素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肾阳虚小鼠灌胃OMO中、高剂量治疗后血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均明显升高(P<0.01),小鼠睾丸组织匀浆MDA浓度明显降低,而SOD、GSH-Px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OMO可能通过调节垂体-下丘脑-性腺轴的功能来调节生精过程,并且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睾丸功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睾丸精子免受氧化损伤。

    •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建立慢性咽炎肝郁脾虚大鼠模型的研究*

      2018(1):11-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3

      摘要 (2361) HTML (0) PDF 1.50 M (186)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咽炎肝郁脾虚大鼠模型,探讨慢性咽炎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含量的相关性,从而研究慢性咽炎与“情志致病”的中医致病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70 只Wistar大鼠构建慢性咽炎模型,随机分7 组:空白对照组,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标准慢性咽炎模型低剂量组,标准慢性咽炎模型高剂量组,慢性咽炎肝郁脾虚模型组,慢性咽炎肝郁脾虚低剂量组,慢性咽炎肝郁脾虚高剂量组,造模完成并评估后分别给予“咽炎消合剂”治疗10 d,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5HT-mRNA表达,并对各组大鼠行咽黏膜病理切片检测。结果2种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5HT-mRNA表达低于空白组,肝郁脾虚组的5-HT2C含量明显低于标准模型组,5-HT1B高于标准模型组。经予“咽炎消合剂”治疗后,5-HT1B、5-HT2C受体增加。病理切片显示与2种模型对比治疗前,其咽黏膜慢性炎细胞的数量减少,咽部血管通透性及炎细胞渗出减轻。结论慢性咽炎肝郁脾虚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比标准模型更合乎临床病理特征,证实大鼠体内慢性咽炎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情绪的关键物质神经递质的异常表达有直接的关联,证明了慢性咽炎中医致病理论“情志致病”的正确性。

    • 薏苡仁提取物调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作用机制

      2018(1):16-1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4

      摘要 (2273) HTML (0) PDF 478.47 K (199)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薏苡仁提取物调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大鼠30只制作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各10只,同时选取健康大鼠10只为对照组,对比4组大鼠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C、FFA上升,同时ADP下降(P<0.05),治疗组TC、FFA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时ADP高于模型组(P<0.05),不同剂量大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ALT以及AST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大鼠(P<0.05);模型组AMPK活性降低,同时FAS、ACCa-se等表达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MPK活性上升,同时FAS、ACCa-se等表达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大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提取物能有效提高NAFLD大鼠脂联素水平,诱发下游的脂质代谢反应,从而改善游离脂肪酸的代谢。

    • 基于NF-κB通路动态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Chemerin水平的影响*

      2018(1):20-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5

      摘要 (2419) HTML (0) PDF 739.90 K (183)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NF-κB通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方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Chemerin水平的动态变化,寻找针刺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选取96 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假手术组(基础饲料喂养+颈动脉分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和针刺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针刺)4组。根据缺血再灌注6、24、48 h各分为3 个亚组,每组8 只。其中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Zea Long线栓法造模成功后,根据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将评分1~3 分大鼠收入相应组别。4 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中NF-κB的表达活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Chemerin水平。结果①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针刺6 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同组其他时间点降低更为显著(P<0.01);②假手术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显著上调(P<0.01)。④缺血再灌注6 h NF-κB水平开始升高,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 NF-κB水平仍在持续升高,缺血再灌注6 h针刺组血清中NF-κB水平与同组不同时间点水平相比下调最为显著(P<0.01);⑤缺血再灌注6 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通督调神针刺对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修复作用。②通督调神针刺可以抑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NF-κB活性,降低Chemerin水平。在缺血再灌注6 h为最佳针刺时间点。

    • 电针长强穴对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发育的影响*

      2018(1):25-2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6

      摘要 (2436) HTML (0) PDF 708.67 K (187)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体质量及睁眼时间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挑选新生PN7(postnatal 7day,PN7)SD仔鼠32 只,其中24 只予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剪断及缺氧后制备缺血缺氧大鼠,并分为模型组、电针长强组(长强组)、电针非穴组(非穴组)各8只,另8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剪断,亦不做缺氧处理作为假手术组。长强组取长强穴,电针刺激(连续波,频率为2 Hz,强度为2 mA)20 min,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1 个疗程;非穴组取大鼠右胁肋下缘一横指处,余操作同长强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在相同环境下饲养,不予干预;对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睁眼时间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①体质量测评:PN7~PN13: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1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长强组及非穴组体质量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15~PN2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长强组体质量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穴组体质量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睁眼时间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睁眼日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长强组及非穴组睁眼日龄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长强穴可促进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体质量趋于正常,为缺血缺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 外膝眼透刺内膝眼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

      2018(1):29-3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7

      摘要 (2349) HTML (0) PDF 588.90 K (17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外膝眼透刺内膝眼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组织Bax mRNA、Bcl-2 mRNA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膝骨性关节炎组(模型组)和温针内、外膝眼穴组(温针组)。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温针组在造模后行内外膝眼穴温针灸治疗20 min,隔天1次,每2 周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模型组和正常组不予任何治疗。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软骨组织Bax mRNA、Bcl-2 mRNA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温针灸干预后,新西兰兔的精神、食欲、膝关节活动能力等均明显改善。②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膝关节软骨组织Ba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P<0.0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P<0.001);温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组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5)。结论温针内、外膝眼穴能下调软骨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 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通路的信号转导。

    • 扶正泻肝方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

      2018(1):34-3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8

      摘要 (2238) HTML (0) PDF 459.28 K (169)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扶正泻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40 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给予扶正泻肝方治疗3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指标、肝功能指标、KPS评分、疼痛评分、免疫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AFP值明显低于治疗前,AFP、ALT、AST、TBIL、D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D3+、CD4+ 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KPS评分提高率为80.0%,此外,疼痛缓解率为85.0%,各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均大于60%. 结论扶正泻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明显,尤其可减轻早期伴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恢复。

    • 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18(1):38-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09

      摘要 (2236) HTML (0) PDF 394.45 K (17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对晚期非小细胞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化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化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CA125、CEA、NSE、CYRAF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EA、NSE、CYRAF21-1的水平。

    • 疏肝健脾益肾法对肝郁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2018(1):41-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0

      摘要 (2196) HTML (0) PDF 515.31 K (18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肝郁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型转移性TNBC患者6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15 d为1 个周期,2组均治疗4 个周期并定期随访2 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统计2组随访期间生存状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RR)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CD8+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TSGF、CEA、CA125、CA15-3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级与Ⅲ~Ⅳ级呕吐、Ⅰ~Ⅱ级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益肾法辅助化疗可有效控制肝郁型转移性TNBC疾病进展,调节T细胞亚群水平,增强其细胞免疫,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临床疗效显著。

    • 参芪注射液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

      2018(1):45-4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1

      摘要 (2203) HTML (0) PDF 415.32 K (16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参芪注射液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2组术后均采取常规FOLFOX4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免疫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2、IL-2/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注射液可有效提高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其免疫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因子而发挥免疫正向调节作用有关。

    • 家族性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研究*

      2018(1):49-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2

      摘要 (2427) HTML (0) PDF 503.16 K (181)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家族性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的特点。方法从纳入研究的5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家族史的患者,对其中医证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的中医主证分布上家族史组和非家族史组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家族性糖尿病患者中以肾阴亏虚最为突出,占50.5%;家族性糖尿病患者的兼有血瘀证达98.1%,家族史组与无家族史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家族性糖尿病患者较非家族性糖尿病中肾阴虚证和血瘀证更为多见,故治疗时需重视补肾养阴及活血化瘀。

    • 补肾益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和骨密度的影响*

      2018(1):54-5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3

      摘要 (2270) HTML (0) PDF 361.25 K (18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益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骨方,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FPG、2hPG及HbA1c均降低(P<0.05),2组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骨方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不影响血糖控制。

    • 定眩汤对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1):57-6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4

      摘要 (2274) HTML (0) PDF 504.00 K (228)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定眩汤对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3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定眩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 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7%(P<0.01);治疗后2组高切与低切全血黏度、血液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VA、BA的Vm显著加快,VA、BA的PI均显著下降(P<0.01),且2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FIB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APTT、PT、TT均显著延长,且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2组PLT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调节患者紊乱的血流变学,改善其血流动力学与凝血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 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8(1):61-6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5

      摘要 (2293) HTML (0) PDF 446.10 K (162)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再灌注损伤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健脾补肾方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2018(1):65-6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6

      摘要 (2240) HTML (0) PDF 501.45 K (16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脾补肾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组织病理积分、肠镜表现积分和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2.55%)(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结肠组织病理积分和肠镜表现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积分和肠镜表现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

    • 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2018(1):68-7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7

      摘要 (2169) HTML (0) PDF 370.21 K (17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子宫肌瘤体积、激素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肌瘤体积变化、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且试验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性激素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目结论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缩小肌瘤,降低性激素水平。

    • 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G-CSF水平的影响*

      2018(1):71-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8

      摘要 (2213) HTML (0) PDF 406.08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血清CRP、G-CS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G-C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G-CSF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肯定,可快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西药不良反应,降低血清CRP、G-CSF水平。

    • 小青龙汤联合激素治疗轻中度急性哮喘(外寒里饮证)患儿的临床观察*

      2018(1):74-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19

      摘要 (2226) HTML (0) PDF 377.02 K (20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激素对轻中度急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寒里饮证)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MV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VC、FEV1、MV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外寒里饮证轻中度急性哮喘患儿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肺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补肾壮骨汤对InterTan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8(1):77-8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0

      摘要 (2454) HTML (0) PDF 461.31 K (15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补肾壮骨汤对InterTan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 例和对照组39 例,对照组采取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联合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壮骨汤,比较2 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Harris评分,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InterTan内固定、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 骨折速愈汤对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清TXA2、CTX-Ⅰ、OPG水平的影响*

      2018(1):81-8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1

      摘要 (2090) HTML (0) PDF 368.20 K (15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骨折速愈汤对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清TXA2、CTX-I、O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9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 例和对照组46 例,2组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自拟骨折速愈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以及血清TXA2、CTX-Ⅰ、OP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 年临床综合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个月2 组腕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3 个月2 组血清TXA2、CTX-I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OP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 个月观察组血清TXA2、CTX-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速愈汤可促进老年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TXA2、CTX-I水平,升高血清OPG水平有关,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2018(1):84-8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2

      摘要 (2038) HTML (0) PDF 422.57 K (175)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跌倒事故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同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跌倒事故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跌倒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MSE评分及ADL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73%、93.1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 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1):87-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3

      摘要 (2296) HTML (0) PDF 367.15 K (172)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2组疗效、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段、颅内段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段SP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可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缓解椎动脉痉挛,增加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

    • 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2018(1):90-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4

      摘要 (2194) HTML (0) PDF 360.08 K (179)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及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P、ALB、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8(1):93-9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5

      摘要 (2234) HTML (0) PDF 354.23 K (16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9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治疗组47例,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 4,IL-5)的水平,统计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4、IL-5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发生的程度,改善患者症状。

    • 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

      2018(1):96-9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6

      摘要 (2147) HTML (0) PDF 391.46 K (147)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俞穴麻醉结合腰俞穴穴位埋线进行围手术期镇痛,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镇痛,比较2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术后6~48 h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镇痛麻醉总有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6~48 h内的各个时间段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进行围手术期镇痛比单纯腰俞穴麻醉镇痛效果更好,术后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阳虚体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8(1):99-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1.027

      摘要 (2306) HTML (0) PDF 568.31 K (177)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对该项技术在阳虚质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有所启示,使之在中医体质领域的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阳虚质者的成像特点、疗效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阳虚质人群的热成像特征及相关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结论积极探索并完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