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槲皮苷通过调节ROS和ATP保护缺氧原代皮层神经元的研究*

      2018(4):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1

      摘要 (2156) HTML (0) PDF 862.74 K (208) 收藏

      摘要:目的对槲皮素干预ROS和ATP的产生改善缺氧原代皮层神经元进行研究。方法将怀孕18d左右的大鼠处死后取出胎鼠,提取大脑皮层神经元,采用氧糖剥夺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槲皮苷25 μM、12.5 μM以及6.25 μM组,每组6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氧糖剥夺处理。氧糖剥夺3 h后,评价槲皮苷对缺氧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槲皮苷对ROS及ATP生成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缺氧3 h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01),槲皮苷25、12.5、6.25 μM 3个剂量组均可以改善缺氧神经元的细胞形态,提高神经元活力,其中25 μM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槲皮苷25、12.5、6.25 μM剂量均可以显著降低由缺氧引起的细胞毒性,与细胞活力类似,25 μM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的ROS在缺氧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而槲皮苷25 μM、12.5 μM以及6.25 μM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缺氧神经元内ROS的含量(25 μM及12.5 μM(P<0.001);6.25 μM(P<0.05))。缺氧处理后,神经元内的ATP生成显著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而与模型组相比,槲皮苷25 μM及12.5 μM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增加神经元内ATP的生成(25 μM及12.5 μM(P<0.001)。结论槲皮苷能够明显提高缺氧神经元的细胞活力,降低OGD引起的细胞毒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槲皮苷通过调节ROS和ATP的生成,保护缺氧神经元免于死亡。

    • 乳岩宁方联合依西美坦对乳腺癌荷瘤裸鼠 JN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8(4):7-1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2

      摘要 (2773) HTML (0) PDF 1.08 M (216)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乳岩宁方联合依西美坦对MDA-MB-435乳腺癌细胞荷瘤裸鼠JNK/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乳岩宁方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难治性(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造MDA-MB-435乳腺癌细胞荷瘤去势裸鼠移植模型,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联合组(乳岩宁方+依西美坦),分别每日1次灌胃给药,21 d后处死裸鼠,取材瘤体。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JNK/MAPK信号通路JNK蛋白及其下游相关蛋白STAT3、Bcl-2、p53、caspase8的表达。结果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联合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7.53%、60.83%、66.0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和联合组的JNK、STAT3、Bcl-2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JNK蛋白的表达,联合组较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的表达,乳岩宁方组较依西美坦组和联合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表达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联合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和联合组p53、Caspase8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53、Caspase8的基因表达较乳岩宁方组、依西美坦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岩宁方联合依西美坦可能对JNK/MAPK信号通路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下调JNK蛋白表达及其下游蛋白STAT3、Bcl-2表达起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另一面能上调p53、Caspase8基因表达,起到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最终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中药复方联合内分泌治疗将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后芳香化酶抑制剂时代(AI+)治疗的新模式。

    • 白藜芦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子宫内膜癌 Ishikawa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2018(4):13-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3

      摘要 (1914) HTML (0) PDF 600.55 K (213)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白藜芦醇诱导Ishikawa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Ishikawa细胞体外培养,经25、50、100 μM白藜芦醇处理细胞48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Ishikawa细胞生长变化;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白藜芦醇作用浓度的增加,Ishikawa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作用于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48 h后,PI3K、Akt、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促进Ishikawa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有关。

    • 小青龙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8(4):17-2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4

      摘要 (2113) HTML (0) PDF 857.47 K (23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小青龙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大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给药,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3.15 mg/kg强的松药液,小青龙汤组大鼠灌胃270 mg/kg的小青龙汤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4 d。观察组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组织TGF-β1、TNF-α表达。结果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青龙汤组大鼠体质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病理积分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青龙汤组大鼠肺纤维化病理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TGF-β1表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青龙汤组大鼠肺组织TNF-α、TGF-β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改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降低肺组织TGF-β1、TNF-α表达有关。

    • 当归补血汤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 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

      2018(4):21-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5

      摘要 (1929) HTML (0) PDF 470.16 K (245)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方法选择72例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均经实验成功建立AMI模型,随机选择24例为对照组,另选择24例为观察组,剩余24例为模型组。模型组应用常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应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当归补血汤灌胃。2 w后观察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NF-kB蛋白表达和心肌凋亡情况,以及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LVIDs、LVIDd水平均分别低于模型组,LVEF水平分别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IDs、LVI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NF-kB表达水平及心肌凋亡指数均分别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F-kB表达水平及心肌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水平均分别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中应用当归补血汤效果明显,可通过减轻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心肌损伤,促使心肌功能恢复。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2018(4):25-2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6

      摘要 (2002) HTML (0) PDF 554.31 K (20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行为学影响,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热凝闭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24 h内进行,采取“醒脑开窍”法,电针组取穴水沟、百会和双侧内关、三阴交,电针30 min/次,1次/d,每7 d为1疗程(连续针刺6 d,后休息1 d),共14 d。余各组抓取、固定方法参数等同电针组,但不针刺。各组的大鼠在7 d、14 d随机各取10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Barnes记忆分析及滚筒掉落时间观察记忆及运动功能。结果电针后,Barnes记忆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01),进入隐藏区的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01),滚筒掉落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的方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运动功能等行为学。Barnes记忆分析系统及滚筒掉落时间可客观地反映大鼠记忆及运动功能的变化,对于电针对大鼠行为学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

    • 针刺肾俞、足三里抑制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

      2018(4):29-3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7

      摘要 (1980) HTML (0) PDF 1.85 M (186)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肾俞足三里调节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穴位组和非经非穴组。治疗组、非经非穴组每天针刺1次,留针30 min,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共针刺6个疗程后,X线检测股骨颈、股骨骨密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RT-PCR法检测腰椎Wnt1,β-catenin,GSK-3β,Dsh,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股骨颈骨密度明显升高,血清ALP活性明显降低,Wnt1、GSK-3β、Dsh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肾俞、足三里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通路中信号分子表达有关。

    • 血清miRNA-21与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中医证型 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8(4):35-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8

      摘要 (1856) HTML (0) PDF 1.12 M (187)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miRNA-21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不同分期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DN患者60例分为T2DM、DN Ⅲ期、DN Ⅳ期、DN Ⅴ期共4组,每组15人,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15人,收集各组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各组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清白蛋白(Alb)、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DNⅤ期、DN Ⅳ期、DN Ⅲ期血清miRNA-21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DN Ⅳ期较DN Ⅲ期增高(P<0.05);T2DM组与健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NⅤ期较DN Ⅳ期明显下降(P<0.05)。中医辨证方面,阴虚燥热证比例最低,气阴两虚证次之(P<0.05);脾肾气虚证及阴阳两虚证比例最高(P<0.05);脾肾气虚证与阴阳两虚证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iRNA-21表达情况,气阴两虚、脾肾气虚及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脾肾气虚组与阴阳两虚组升高更明显(P<0.05);但脾肾气虚组与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湿证者为16例,占26.7%,痰证15例,占25%,瘀证为29例,占48.3%,瘀证所占比例最高(P<0.05);瘀证组血清miRNA-21升高更明显(P<0.05);湿证组与痰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血清miRNA-21表达与DN Ⅲ期、DN Ⅳ期患者BUN、Cr、Cysc及血沉K值呈正直线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直线相关;对于DN Ⅴ期,血清miRNA-21仅与血沉K值呈显著正直线相关。结论血清miRNA-21在DN不同分期中表达差异明显,血清miRNA-21与DN患者某些实验室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玉屏风散加味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及IL-17A、TGF-β1表达的影响*

      2018(4):41-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09

      摘要 (1876) HTML (0) PDF 1.84 M (211)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Th17/Treg细胞中特征因子IL-17A、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肺气虚寒型AR患者19例,健康志愿者10例作对照,肺气虚寒型AR患者组进行分类及分度为4组:轻度间歇性、中-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及中-重度持续性,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14 d,进行治疗前后量表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及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IL-17A、TGF-β1的表达。结果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后,VAS、TNSS、TNNSS及RQLQ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19例肺气虚寒型AR患者IL-17A及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分类与分度的肺气虚寒型AR患者,中-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及中-重度持续性AR组IL-17A及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轻度间歇性AR组IL-17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度间歇性AR组TGF-β1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中-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及中-重度持续性AR组IL-17A及TGF-β1表达明显高于轻度间歇性AR(*P<0.05)。治疗后,IL-17A、TGF-β1表达均有下降,治疗组IL-17A及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的AR组(*P<0.05,**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气虚寒型AR患者,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后,粘膜水肿、炎症和鼻痒、喷嚏、清水样鼻涕的症状明显改善,量表评分值显著降低,Th17/Treg免疫失衡有所改善,玉屏风散加味方对肺气虚寒型AR患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及调节Th17/Treg免疫失衡的作用。

    • 子宫脱垂患者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2018(4):47-5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0

      摘要 (2034) HTML (0) PDF 495.46 K (20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脱垂患者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准确辨证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组,分为≥70岁组、60~69岁组、<60岁组3组,对比各组患者子宫脱垂分度;将患者分为气虚型组、肾虚型组、湿热型组,对比各组子宫脱垂程度和患者年龄分布。给予辨证论治。结果75例患者不同年龄组中,子宫脱垂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70岁组、60~69岁组、<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中子宫脱垂程度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患者最常见中医证型为气虚型和肾虚型,湿热型少见;年龄越大则子宫脱垂分度越高,中医证型与年龄和西医分度无关;准确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情,但严重者仍需要手术治疗。

    • 清热祛痰法联合西药对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 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4):51-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1

      摘要 (1828) HTML (0) PDF 388.33 K (18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祛痰法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109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祛痰法治疗,2组均治疗28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6 min步行距离(6MWT)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EV1%和FEV1/FV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6MW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痰法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可明显提高肺功能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 益气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左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2018(4):54-5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2

      摘要 (1950) HTML (0) PDF 404.97 K (212)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且入院12 h内接受PCI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后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以及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胸痛、胸闷气短、身倦乏力以及心悸评分均有一定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LVEF、CO、SV、CI明显升高(P<0.05),而LVEDD、LVESD、LVEDVI、LVESVI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逐瘀汤可有效缓解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并延缓左心室重构,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中远期心绞痛复发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 益气养阴活血汤配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

      2018(4):57-59,7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3

      摘要 (1884) HTML (0) PDF 472.98 K (21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普罗帕酮应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指标、血清hs-CRP水平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1.7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SD、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可下调hs-CR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良好。

    • 扶正消积法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分析*

      2018(4):60-6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4

      摘要 (1893) HTML (0) PDF 770.90 K (20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扶正消积法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FLOF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扶正消积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并随访分析2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 T淋巴细胞比例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扶正消积法可提高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近期疗效,对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远期生存时间的延长。

    • 温肾汤联合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4):63-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5

      摘要 (1924) HTML (0) PDF 400.27 K (188)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汤联合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温肾汤治疗。比较2组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清IL-4、TNF-α水平均降低(P<0.05),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汤联合他克莫司能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和免疫功能,并降低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

    • 补肾活血汤联合塞来昔布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膝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

      2018(4):66-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6

      摘要 (1878) HTML (0) PDF 372.38 K (205)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塞来昔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93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膝关节主动屈伸度和WOM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1.74%(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而膝关节主动屈伸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膝关节主动屈伸度而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膝关节功能。

    • 中医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2018(4):69-7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7

      摘要 (2001) HTML (0) PDF 535.74 K (21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微创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三步疗法组和中医药组,三步疗法组62例采用腰、臀部松筋针松解、骶管注射、脊柱整脊斜扳法的三步疗法治疗,中医药组62例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三步疗法组总有效率达93.55%,中医药组总有效率达85.48%。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2组之间1个月、2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微创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操作时间短,疗效确切。

    • 针刺干预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2018(4):73-7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8

      摘要 (2119) HTML (0) PDF 385.50 K (21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尿垫试验、排尿评分等对2组尿失禁症状进行评估对比;采用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对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垫实验阳性率、排尿评分、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肉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次数,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针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8(4):76-7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19

      摘要 (1908) HTML (0) PDF 433.78 K (20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FSH、LH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E2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相比常规抗抑郁药物,疗效更好,且能有效改善生殖激素水平。

    • “三穴三法”推拿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4):79-8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20

      摘要 (2025) HTML (0) PDF 433.24 K (169)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三穴三法”推拿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促胃肠动力药,并进行饮食管理和排便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三穴三法”推拿治疗。比较2组疗效,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PAC-QOL)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时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及PAC-QOL量表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穴三法”推拿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比常规疗法有更好效果,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2018(4):82-8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21

      摘要 (2067) HTML (0) PDF 2.20 M (189)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分子对接软件MOE(Molecule Operating Environment),将苓桂术甘汤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与AMPK/SIRT1/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AMPK、SIRT1、IKKβ进行分子对接,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甘草苷与AMPK、SIRT1、IKKβ靶点的结合能力均高于自身配体,其他化学成分与AMPK、SIRT1、IKKβ靶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结论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苓桂术甘汤可能作用于AMPK/SIRT1/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为揭示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抗炎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UPLC法同时测定川白芷中5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

      2018(4):88-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22

      摘要 (2042) HTML (0) PDF 481.79 K (198)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产地川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合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等5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 × 100 mm,1.8 μm),柱温:30 ℃,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00 nm,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合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等五种对照品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05 μg(r=0.9998),0.003~0.03 μg(r=0.9999),0.002~0.02 μg(r=0.9999),0.002~0.02 μg(r=0.9991),0.0008~0.008 μg(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7.00%~101.72%,RSD在0.66%~1.52%。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川白芷质量控制。

    • 注射用聚山梨酯80的杂质、安全性问题与可能的出路*

      2018(4):93-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23

      摘要 (1925) HTML (0) PDF 617.71 K (223) 收藏

      摘要:聚山梨酯80则是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增溶。近年来随着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层出不穷,该辅料自然也难辞其咎,因此本文结合了文献调研和本课题组基础实验的研究,对聚山梨酯80的基本性状及化学结构、合成路线、杂质、导致的不良反应及毒理研究等进行整理和论述,最终提出去除大分子杂质有望使该辅料更安全。

    • 骨伤科手法流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承现状*

      2018(4):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4.024

      摘要 (2192) HTML (0) PDF 678.02 K (240) 收藏

      摘要:骨伤科手法流派传承至今,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各有建树。应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最具代表性,不同骨伤科手法流派均有各自独到的手法治疗技巧和理念,同时不同骨伤科手法流派的百花齐放很好地诠释了中医学同病异法的学术特点。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为引,以探解中医骨伤科各流派的手法特色。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