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家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早期推拿干预的实验研究*

      2018(5):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1

      摘要 (1895) HTML (0) PDF 997.22 K (17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家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推拿在急性期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家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伤后20 min手法组(A)、伤后72 h时手法组(B)、损伤观察组(C)、正常对照组(D)。以上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模型,各组第14天取材观察。结果 肿胀度方面,从第1~14天中,A、B 2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与腓肠肌湿重比,A、B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 mRNAt和 MyoD mRNA结果统计,A、B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据趋势分析上,B组数值偏大。结论 家兔骨骼肌在急性损伤后72 h进行推拿治疗可能优于伤后20 min推拿治疗。

    • 地高辛诱发小鼠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2018(5):6-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2

      摘要 (1795) HTML (0) PDF 1.57 M (191) 收藏

      摘要:目的 证实地高辛是否具有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 用25%乙醇生理盐水溶解地高辛,取80只昆明种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对照)和地高辛低(10 mg/kg)、中(20 mg/kg)、高(40 mg/kg)剂量组,每只于背部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另取60只昆明种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地高辛口服溶液低(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自由饮用给药。连续给药5天,每天记录鼠重变化,5天后处死动物,收集胃液和十二指肠液并测pH,观察胃窦和十二指肠形态变化,用4%甲醛溶液固定组织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检测。结果 小鼠注射地高辛后,体重增长缓慢,中、高剂量组胃液pH明显下降,胃、十二指肠充血明显;口服给药后,小鼠体重明显减轻,低剂量组小鼠胃液pH明显下降,胃、十二指肠明显充血,且十二指肠出血明显。结论 地高辛能诱发消化性溃疡且口服给药比注射严重。

    • 白萆薢水提取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研究*

      2018(5):11-1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3

      摘要 (1959) HTML (0) PDF 459.25 K (184)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白萆薢水提物镇痛抗炎活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观察受试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采用小鼠乙酸扭体法、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评价白萆薢水提物的镇痛、抗炎活性。结果 白萆薢水提物小鼠24h内单次灌胃给药毒性试验的最小致死量为12.15 g/kg,最大耐受量为10.94 g/kg;主要表现为腹泻。与溶媒对照组比较,白萆薢水提物3 g/kg可明显减少乙酸致小鼠扭体数(P<0.05),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同时,白萆薢水提物2 g/kg可显著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P<0.05)。结论 白萆薢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活性。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治疗后胃粘膜的变化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8(5):15-2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4

      摘要 (1744) HTML (0) PDF 679.56 K (209)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辨证论治前后的胃粘膜内镜及病理的变化,探讨该病中医证型与胃粘膜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该病患者提供一定试验依据。方法 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脾胃虚弱证18例、肝胃郁热证16例、脾胃湿热证12例、胃阴不足证9例、肝胃气滞证8例、胃络瘀血证5例,予中医辨证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胃粘膜变化程度,并分析其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 证型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脾胃虚弱证(26.5%),肝胃郁热证(23.5%),脾胃湿热证(17.6%),胃阴不足证(13.2%),肝胃气滞证(11.8%),胃络瘀血证(7.4%);胃粘膜轻度萎缩以脾胃虚弱证最常见(88.9%,P<0.001),胃粘膜轻度肠上皮化生以脾胃湿热证最常见(91.7%,P<0.01),重度萎缩和重度肠上皮化生均以胃络瘀血证(100%、80%,P<0.05)最常见,胃粘膜I级糜烂以脾胃虚弱证(77.8%,P<0.05)最常见,IV级糜烂以脾胃湿热证(75.0%,P<0.05)最常见;脾胃虚弱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萎缩程度积分变化最大(△=0.94±0.42,P<0.05),胃络瘀血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变化最大(△=1.80±0.45,P<0.05),脾胃湿热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糜烂程度变化最大(△=1.67±0.49,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治疗前后证型与胃粘膜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患者提供部分试验依据。

    • 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对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临床疗效及血清IL-6的影响*

      2018(5):21-2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5

      摘要 (1811) HTML (0) PDF 2.34 M (202) 收藏

      摘要:目的 本试验通过患者临床症状评分(IBS-SSS量表),血清及结肠黏膜的IL-6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估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治疗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7例,对照组23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与结肠黏膜IL-6的表达及症状积分的改善,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疗效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症状,且在降低患者血清IL-6的表达上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

    • 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的Meta分析*

      2018(5):27-3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6

      摘要 (1876) HTML (0) PDF 4.89 M (175)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Knowledge,Allied and Complementary Madicine,OpenGrey,CBM,Wanfang Data,VIP和CNKI数据库,查找附子理中汤加减为干预措施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05月15日。收集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腹泻、脓血便的症状改善、结肠内镜积分和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共计730例患者。Meta分析示,对比单用西药,附子理中汤加减联用西药和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疗效的合并RR值分别为1.20[95% CI(1.08,1.32)],1.22[95% CI(1.12,1.3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对比单用西药,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与附子理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单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在总有效率与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数目较少,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与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分析*

      2018(5):32-3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7

      摘要 (1893) HTML (0) PDF 629.54 K (149)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pFSGS)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1996年至2012年期间住院行肾活检连续确诊的pFSGS患者,收集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1)纳入102例pFSGS,均有脉络瘀阻证,占100%,无单一证型者;二联证有66例,占64.7%,其中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气阴二联证)24例,占23.5%,风湿内扰、脉络瘀阻(风湿二联证)42例,占41.2%;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三联证)36例,占35.3%。(2)风湿二联证及三联证二者尿蛋白定量、NS患者比例、尿NAG/Cr、血总胆固醇、HDL、LDL均较气阴二联证高(P<0.05),血清白蛋白、IgG水平较气阴二联证低(P<0.05)。(3)IgM免疫沉积率以风湿二联证最高,达76.3%,较气阴二联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纳入pFSGS患者以非特异病理亚型为主,3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型2例分别具风湿二联证和三联证,尖端型4例均具风湿二联证,门部型平均分布于3组证型中。(5)随访患者中新进展至终点事件有5例,分别具风湿二联证2例和三联证3例,但生存分析3组无差异(P>0.05)。结论 PFSGS患者以二联证为主要证型,其中以风湿二联证及三联证临床表现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汤剂复方内服治疗下焦湿热型尿石症的用药规律*

      2018(5):38-4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8

      摘要 (1926) HTML (0) PDF 1.40 M (184)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汤剂复方内服治疗下焦湿热型尿石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尿石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近30年相关文献,将最终筛选出的25篇文献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药性、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 3.6.1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本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药物为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占总频次的80%以上,并从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中挖掘出最常用药对和药组搭配;从功效角度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三者累计占总频次的56.56%;从药性角度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是平性、温性药物,三者累计占药性总频次的66.88%;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淡味药,三者累计占药味总频次的61.39%;从药物归经角度以归膀胱经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肝、肾经药物,三者累计占归经总频次的32.14%。结论 从用药规律中体现常用药物紧扣其病因病机,以膀胱肝肾功能失调为本,临床上多选用补益脾肾、清利湿热、活血祛瘀、通淋排石之法治疗本病。文献数据挖掘对于临床用药的规律及特点的整理和归纳具有实用价值。

    • 参志胶囊联合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疗效及 对血清Cys C、Hcy的影响*

      2018(5):46-4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09

      摘要 (1657) HTML (0) PDF 360.83 K (222)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参志胶囊联合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择帕金森病患者103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观察组在复方卡比多巴片基础上给予参志胶囊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和血清Cys C、Hcy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SDS评分和UPD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而BI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t=24.751、26.061、17.148,对照组:t=11.944、11.841、11.403,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和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t=10.589、9.658、6.766,P<0.05)。2组治疗后血清Cys C和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15.643、16.862,对照组:t=5.612、5.88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s C和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6.938、6.973,P<0.05)。目结论 参志胶囊联合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清Cys C和Hcy水平。

    • 中药浸泡联合穴位刺激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及下肢循环临床疗效评价*

      2018(5):49-5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0

      摘要 (1681) HTML (0) PDF 511.05 K (176)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中药浸泡联合穴位刺激改善脊髓损伤(SCI)的生活质量及下肢循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包括康复运动治疗、康复作业治疗以及理疗,1次/d,90 min/次;治疗组加上双下肢中药浸泡及穴位刺激治疗。中药浸泡5次/周,20 min/次;穴位刺激共取穴10个,5次/周,每穴2 min,总时间为20 min;两组均治疗180 d。观察两组患者在第90天,第180天生活质量和双膝、双脚背的皮肤温度。结果 1. 生存质量比较,治疗组第90天、第180天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80天与第90天相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第90天、第180天与治疗前相比生存质量有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2. 双下肢红外线热像检测比较:第90天,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左膝、左足背、右膝、右足背皮肤温度均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180天,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能显著改善双下肢皮肤温度(P<0.01)且治疗组改善左膝、左足背皮肤温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配合双下肢中药浸泡联合穴位刺激不仅能快速、有效改善SCI患者双下肢循环,提高SCI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增长,改善的效果越好。

    • 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2018(5):53-5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1

      摘要 (1806) HTML (0) PDF 510.13 K (169)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临床哮喘儿童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的100例哮喘儿童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的评定,并同期选取100例非哮喘儿童进行对照,从而进行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体质类型之比较。结果 哮喘儿童易感体质具一定共性,基本为偏颇兼夹体质,最多见乃是特禀质,普遍易见为气虚质兼阳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结论 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以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兼阳虚质最为常见。在临床论治时应综合考虑哮喘患儿的中医体质,为进一步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防治儿童哮喘研究奠定基础。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2018(5):5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2

      摘要 (1726) HTML (0) PDF 398.76 K (182)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新生儿黄疸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行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退黄治疗,观察组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退黄治疗,比较2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值下降情况、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5):60-6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3

      摘要 (1725) HTML (0) PDF 425.81 K (184)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效果良好,能缓解患儿症状,更利于患儿康复。

    • 降糖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5):63-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4

      摘要 (1728) HTML (0) PDF 366.00 K (176)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降糖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纳入的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降糖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Hcy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mALB、Scr、BUN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39.007、21.271、19.667,对照组:t=21.509、5.473、9.437,P<0.05);观察组mALB、Scr、BUN低于对照组(t=14.989、16.552、7.855,P<0.05)。治疗后2组血清CysC、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26.667、13.343,对照组:t=12.866、6.519,P<0.05);观察组血清CysC、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10.970、9.82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68.29%)(P<0.05)。结论 降糖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CysC、Hcy水平。

    • 张超教授运用泻心汤治疗胃脘痛临床经验探微*

      2018(5):66-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5

      摘要 (1743) HTML (0) PDF 424.66 K (191) 收藏

      摘要:胃脘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张超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和民族医教学和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总结出的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胃脘痛学术经验,根据胃脘痛患者的不同特点用药,并具有云南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

    • 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 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2018(5):69-7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6

      摘要 (1743) HTML (0) PDF 405.11 K (209)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血氧饱和度以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LVD和肺动脉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D和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FEV1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PaCO2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耳穴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机体血氧饱和度,有效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针刺辅助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18(5):72-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7

      摘要 (1646) HTML (0) PDF 400.13 K (214)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辅助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辅助麻醉,取双侧内关、合谷、曲池穴进行电针刺激,针刺麻醉2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和维持,电刺激直至麻醉结束。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建立后5 min(T2)、气腹建立后15 min(T3)、麻醉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和血浆内皮素(ET)、皮质醇(Cor)含量变化。结果 T1-T4时刻,观察组患者MAP、HR与T0比较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组MAP、H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SpO2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刻,2组患者血浆ET、Cor水平均较T0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浆ET、Cor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针刺辅助麻醉有利于维持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 雷火灸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疗效观察*

      2018(5):75-7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8

      摘要 (1742) HTML (0) PDF 592.71 K (165)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且中医辨证属于寒凝血瘀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对照组单纯予排卵监测,比较2组6个月经周期内的妊娠率、痛经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清CA-125、子宫直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6个月经周期内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痛经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CA-12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平均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不孕患者的受孕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马钱子丸加减外敷配合耳穴压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8(5):80-8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19

      摘要 (1755) HTML (0) PDF 628.23 K (184)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 观察马钱子丸加减外敷配合耳穴压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阶梯止痛疗法治疗,对照组在阶梯止痛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压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钱子丸加减外敷治疗。治疗7d后,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分级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NE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5-HT、NE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钱子丸加减外敷配合耳穴压丸能够降低疗癌性疼痛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缓解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明代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操作法的研究*

      2018(5):85-87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20

      摘要 (1850) HTML (0) PDF 1.28 M (144)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明代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操作法及选穴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明代小儿推拿的8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全文阅读,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及SATI以及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方法,计算脑瘫相关操作法的支持度、中心度,对脑瘫相关的操作法及选穴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 8本具有代表性著作中,共有27个小儿脑瘫相关推拿处方,所采用的操作法共有33个,总频次为146,推三关、补脾经、运八卦、分阴阳等使用的频率依次为66.67%、55.56%、51.85%、51.85%。其所选穴位多为小儿特定穴。结论 明代小儿推拿在脑瘫的推拿治疗中,根据不同的中医症候表现选用不同的操作法,高频操作法为推三关、补脾经、运八卦、分阴阳等,选穴特性以小儿特定穴为主。

    • 五步小儿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效果分析*

      2018(5):88-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21

      摘要 (1943) HTML (0) PDF 586.89 K (243)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五步小儿推拿对厌食症患儿的食量、食欲、面色、腹胀的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2岁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健胃消食口服液+常规小儿推拿)和治疗组(健胃消食口服液+五步小儿推拿),各60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健胃消食口服液。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小儿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五步小儿推拿治疗。4周为1个治疗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不同疗程治疗前后食量、食欲、面色、腹胀、大便等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的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主要证候积分的趋势与总积分趋势相同,但次要证候积分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五步小儿推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食欲状况,显效率优于常规小儿推拿。

    • 摩腹捏脊推拿联合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症患儿疗效 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2018(5):93-9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22

      摘要 (1769) HTML (0) PDF 406.89 K (185)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摩腹捏脊推拿联合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症患儿疗效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的94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组患儿采用摩腹捏脊推拿联合健脾增食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BMI、进食量和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5%)高于对照组(76.6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患儿BMI和进食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BMI和进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儿血清瘦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摩腹捏脊推拿联合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症患儿疗效明显,且可降低患儿血清瘦素水平,提高BMI和增加进食量。

    • 天然过氧化物的来源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18(5):96-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8.05.023

      摘要 (1809) HTML (0) PDF 1.40 M (179) 收藏

      摘要:对植物、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中过氧化物的来源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天然过氧化物抗肿瘤、抗疟疾活性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