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多花黄精多糖对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小鼠影响作用研究*

      2019(1):1-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1

      摘要 (1719) HTML (0) PDF 3.71 M (204)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多花黄精多糖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存活率及肝保护等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雌性C57BL/6c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花黄精多糖低剂量组(450 zmg·kg-1)和高剂量组(900 mg·kg-1)。实验中检测各组小鼠存活率、体重以及血糖变化。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肝脏,采用HE染色法评价肝脏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肝脏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水平。结果雌性C57BL/6c小鼠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一周后可使血糖明显升高。在高血糖状态下,模型组小鼠死亡率急剧上升,多花黄精多糖高剂量显著提高模型小鼠的存活率;多花黄精多糖低、高剂量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体重;同时,多花黄精多糖高剂量有一定程度降低血糖的作用。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小鼠肝脏病变明显:出现大量的单核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性明显。并且,肝细胞结构紊乱。而多花黄精多糖高剂量能够改善模型小鼠肝脏炎症浸润、肝细胞变性以及肝脏结构紊乱等病变。qPCR结果显示多花黄精多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肝脏中IL-6,IL-1β mRNA的水平,显著升高IRS-1 mRNA的水平。结论多花黄精多糖显著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可能与其改善小鼠体重、降低血糖、肝保护等相关。

    • 温肾化痰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Orai1、 Caspase、Bax、Bcl-2等基因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9(1):8-1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2

      摘要 (1790) HTML (0) PDF 683.31 K (216)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化痰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Orai1和Caspase3、Caspase9、Bax及Bcl-2等基因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易损斑块组、阳性对照组、温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13周后麻醉处死小鼠,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Orai1、Caspase3、Caspase9、Bax及Bcl-2等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窦Orai1、Caspase3、Caspase9、Bax及Bcl-2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易损斑块组Orai1、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而Bcl-2 mRNA及蛋白明显下降(P<0.01)。与易损斑块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温肾化痰方各剂量组均能下调上述基因(不包括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同时能上调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且中药剂量越高,调节效果越明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温肾化痰方高剂量组下调Orail、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水平以及上调Bcl-2 mRNA及蛋白水平的作用基本一致。这两组小鼠的上述基因及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化痰方能对应调节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从而干预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进而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 五谷麒麟膏调控Bcl-xl/Bak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机制研究*

      2019(1):13-1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3

      摘要 (1552) HTML (0) PDF 2.00 M (18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五谷麒麟膏对大鼠感染创面组织Bcl-xl/Bak的调控作用,探讨五谷麒麟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制备为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创面淋洒大鼠粪便混悬液造成急性感染创面。造模成功后观察各组大鼠基本情况、创面愈合率,并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细胞凋亡率及Bcl-xl/Bak的比值。结果用药后第1周实验组大鼠的基本情况良好,京万红组及模型组欠佳,此后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3、7、11天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模型,治疗后第15天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实验组Bcl-xl/Bak的比值低于模型组;京万红组与低浓度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五谷麒麟膏可以通过降低Bcl-xl/Bak的比值,抑制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的过度凋亡,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其中以高浓度组效果最佳。

    • 生地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气分析影响及抗纤维化机制研究*

      2019(1):19-2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4

      摘要 (1743) HTML (0) PDF 553.67 K (204)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生地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气分析、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入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地注射组、生地口服组和甲强龙组。观察大鼠血气分析、肺组织匀浆TNF-α及IFN-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地注射组PaO2增大(P<0.05),余各给药组PaO2有增大趋势;各给药组SaO2有增大趋势;生地注射组PA-aO2减小(P<0.05),余各给药组PA-aO2有减小趋势;生地注射组和生地口服组第7天和第28天TNF-α降低(P<0.01-0.05);生地注射液第28天、生地口服组第3天IFN-γ升高(P<0.05),生地注射组(第3天、第7天)、生地口服组(第7天、第28天)IFN-γ有升高趋势。结论生地提取物可改善肺纤维化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从而有效治疗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和抑制TNF-α表达及促进IFN-γ分泌有关。

    • 推拿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TRAF6、 NF-κBp65 mRNA及蛋白的影响*

      2019(1):24-2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5

      摘要 (1701) HTML (0) PDF 1.43 M (183) 收藏

      摘要:目的对建立的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行推拿治疗,观察其滑膜TRAF6、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化的原则,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余下40只大鼠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注射建立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推拿加灌胃组,每组10只。空白组常规饲养,推拿组一指禅手法治疗,灌胃组塞来昔布灌胃,推拿加灌胃组予以上两种治疗。治疗4周后取材,对膝关节滑膜行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加灌胃组与空白组相比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几乎无差异,稍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蛋白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通过下调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滑膜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目的。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19(1):30-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6

      摘要 (1697) HTML (0) PDF 503.48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药物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药物组使用橄榄油配制40%CCL4,进行皮下注射造模,每周2次,连续注射6周,对照组大鼠使用等容量橄榄油皮下注射;同时药物组大鼠给予复方鳖甲片灌胃,而对照组与模型组则每天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均为6周。末次给药后,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纤维化指标;取各组大鼠部分肝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OX-2、α-SM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药物组大鼠ALT、AST、T-Bi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药物组大鼠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模型组、药物组大鼠AL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药物组大鼠ALB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药物组大鼠HA、CIV、L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药物组大鼠HA、CIV、LN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药物组大鼠COX-2、α-SM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药物组大鼠COX-2、α-SM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具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可有效延缓肝纤维化疾病进程,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组织COX-2、α-SMA蛋白表达有关。

    • 复方参鹿颗粒调节相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GF-β1介导的Treg/Th17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9(1):33-3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7

      摘要 (1666) HTML (0) PDF 546.81 K (174)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参鹿颗粒对相对低危MD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相对低危MDS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TGF-β1、IL-2表达上升,IL-6表达下降;TGF-β1、IL-2/IL-6比率均高于对照组,IL-6表达低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Treg细胞表达、Treg/Th17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Foxp3mRNA表达、Foxp3/RoRγt比值检测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TGF-β1、IL-6、IL-2/IL-6比率、Treg细胞、Treg/Th17比率。提示复方参鹿颗粒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的造血功能可能通过调整TGF-β1、IL-2/IL-6来调控Treg/Th17比率,进一步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40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分析*

      2019(1):38-4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8

      摘要 (1688) HTML (0) PDF 416.52 K (201)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28例RA住院病例,对其证候总体分布,不同病程、年龄段的中医证候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A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情况为:风寒湿痹证(52.6%),风湿热痹证(16.0%),寒热错杂证(14.9%),肝肾亏虚证(9.1%),气血亏虚证(4.7%),痰瘀痹阻证(2.2%),肾虚寒凝证(0.4%),气阴两虚证(0.1%);(2)RA患者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均以风寒湿痹为主要证候,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虚证呈升高趋势;(3)RA患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分布为:活动期患者以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居多,病程日久易出现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痹阻证、肾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结论风寒湿痹证为云南地区RA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在云南地区针对该证候开展中医药防治RA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基于社区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 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

      2019(1):42-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09

      摘要 (1721) HTML (0) PDF 606.90 K (175)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社区人群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发病因素调查。方法对T2DM并发DPN患者189例,使用中医证候量表分析DPN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发病因素。结果(1)单证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证102例(53.96%)、阴虚证89例(47.08%)、血瘀证69例(36.5%)、痰湿证49例(25.92%)、血虚证44例(23.28%)、火热证40例(21.16%)、阳虚证21例(11.11%);(2)轻度气虚证出现频率为60%,中度阴虚证、血瘀证和阳虚证出现频率分别为46.66%、44.44%、9%,重度阴虚证、血瘀证出现频率分别为55.88%、58.82%;(3)轻度单证出现率最高51.05%,中度、重度复合证出现频率分别为93.55%和100%;(4)证候组合形态有26种,轻度中气虚证出现率8例(17.02%),中度中气阴两虚出现率17例(18.27%),重度阴阳两虚血瘀证出现率10例(2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以及多伦多量表得分高是阴阳两虚夹痰瘀证的危险因素。结论气虚证、阴虚证是发病率最高的中医证候,随着DPN病变程度的进展,中医证型从气阴两虚证往阴阳两虚夹痰瘀证转变,且患病病程、年龄以及多伦多评分高低是关键因素。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19(1):47-5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0

      摘要 (1733) HTML (0) PDF 2.96 M (174)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补肾活血类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医学常用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及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VIP、CBM)共7个,按照拟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文献按照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进行质量评估,并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 542篇,筛选后纳入文献11篇,其中中文文献9篇,外文文献2篇。研究显示中药补肾活血法能够改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有效率、Harri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根据现有文献显示,中药补肾活血法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效果优于西药,但是所纳入的文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选择偏倚,从而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而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研究来证实。

    • 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9(1):55-5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1

      摘要 (1693) HTML (0) PDF 496.65 K (216)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cteine,Hcy)的影响。方法选取刘玉洁专家门诊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用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神经功能、抑郁、焦虑评分和血清5-HT、IL-1及Hcy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97.5% vs 72.5%,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5.6±1.2) vs (12.5±2.4)、(4.1±1.0) vs (7.1±2.3)、(5.2±2.1) vs (8.2±2.3),P<0.05];研究组血清IL-1、Hcy水平均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20.1±2.2)pg/mL vs (23.4±2.8)pg/mL、(13.4±0.4)mmol/L vs (16.8±0.8)mmol/L,P<0.05],5-HT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657.4±133.2)ng/L vs (602.3±128.0)ng/L,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清5-HT、IL-1和Hcy,减低炎性损伤,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参芪扶正汤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免疫功能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9(1):59-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2

      摘要 (1633) HTML (0) PDF 411.64 K (213)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对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汤,比较2组治疗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卡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能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自拟益肾健脾汤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观察*

      2019(1):62-6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3

      摘要 (1607) HTML (0) PDF 409.89 K (157)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肾健脾汤配合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肾健脾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免疫指标变化以及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gM、IgG、IgA以及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白介素-2(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健脾汤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黄芪四君子汤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1):65-6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4

      摘要 (1715) HTML (0) PDF 396.81 K (181)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四君子汤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四君子汤,持续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均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FPG、2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四君子汤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和妊娠结局。

    • 中药中频穴位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2019(1):68-7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5

      摘要 (1543) HTML (0) PDF 516.29 K (193)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中频穴位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中频穴位导入,从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肺部病变吸收时间、临床疗效等方面对2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8.90%(P<0.05)。结论中药中频穴位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较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 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部肌群的等速肌力分析*

      2019(1):72-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6

      摘要 (1791) HTML (0) PDF 627.69 K (209)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中肌群的等速力学特征。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针刺膝三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AKS评分、峰力矩(PT)和平均功率(AP)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及膝部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均明显的改善(P<0.05),但观察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显效性通过等速肌力测试可靠地得到反映,等速肌力测试评定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肌力水平准确、可靠。

    •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医方剂治疗肺癌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分析*

      2019(1):77-8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7

      摘要 (1802) HTML (0) PDF 3.40 M (18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肺癌的核心药物以及对其作用机制和效应靶点预测。方法通过复杂网络的方法基于近20年文献首先筛选中药方剂中治疗肺癌的主药,再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以及TCGA肿瘤全基因组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预测主药治疗肺癌的机制及关键靶点,并通过大数据高通量全基因组信息观察调节关键靶点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黄芪是肺癌治疗中医方药中的核心主药,不仅使用率最高并且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最多,能有效干预磷脂酶D1(phospholipaseD1,PLD1)基因靶点,而PLD1作为特异性基因在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中呈现高表达,调节PLD1的表达可有效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结论黄芪是肺癌治疗方药中的核心主药,其机制可能是干预PLD1起作用。

    • 基于处方数据挖掘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规律*

      2019(1):83-8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8

      摘要 (1673) HTML (0) PDF 1.41 M (188)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处方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数据库收录关于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收集文献中处方,运用Excel2007构建数据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运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高频药对、强药物关联规则、新方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并绘制相关网络结构图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120首处方,共涉及206味中药,得到使用频次≥6次中的常用中药64味,64味中药主要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为主,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寒、温并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主要入肝、肺、脾胃、心经,获得新方核心组合16个,以及治疗慢性荨麻疹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以祛风为核心,用药主要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养血祛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辅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

    • 养阴口香合剂中枳壳的质量控制研究*

      2019(1):89-9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19

      摘要 (1659) HTML (0) PDF 993.06 K (191)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控制养阴口香合剂中枳壳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枳壳进行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250 mm × 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 ∶ 80),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柚皮苷对照品在0.05680 μg~0.71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1%;新橙皮苷对照品在0.03053 μg~0.3817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3%。结论 本研究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养阴口香合剂中枳壳的质量控制。

    • 针刺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2019(1):94-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20

      摘要 (1696) HTML (0) PDF 528.86 K (174) 收藏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21世纪外科术后康复的主题,需要对学科共同参与。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功能康复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针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针刺在围手术期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胃肠功能紊乱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希望针刺作为中医元素的一种,广泛应用到围手术期的ERAS管理之中,逐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管理方案。

    • 中药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2019(1):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19.01.021

      摘要 (1788) HTML (0) PDF 631.99 K (201) 收藏

      摘要: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市场可见的抗抑郁药,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低、复发率高、不良反应较多等特点,现有抗抑郁药物的缺点以及市场需求的紧迫性,使中药在抗抑郁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中药单方、药对、复方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抗抑郁须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重。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