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益肾健脾泄浊汤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2020(1):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1

      摘要 (1418) HTML (0) PDF 3.03 M (18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泄浊汤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指标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非布司他片组)、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高酵母粉联合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复制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照非布司他片组(3.6 mg/kg/d),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剂量组(中药浸膏5.86 g/kg/d + 三七粉0.54 g/kg/d、中药浸膏2.93 g/kg/d + 三七粉0.27 g/kg/d、中药浸膏1.47 g/kg/d + 三七粉0.14 g/kg/d)灌胃给药,连续干预21 d后检测大鼠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计算其肾脏指数并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SCr、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比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UA、BUN水平均有下降(P<0.05),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益肾健脾泄浊汤可降低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SUA、BUN、SCr水平,改善其肾脏病理损伤,保护大鼠肾脏功能。

    • 调督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2020(1):7-1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2

      摘要 (1471) HTML (0) PDF 1.78 M (17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调督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 5 μL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8天开始,针刺组取“百会”“风府”针刺,并接通脉冲针灸治疗仪[疏波(频率为2 Hz)]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情况,光镜下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形态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游泳距离明显缩短(P<0.05),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则、神经元萎缩较少,IL-6、TNF-α、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调督针刺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炎症反应,但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芍药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研究*

      2020(1):12-1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3

      摘要 (1229) HTML (0) PDF 2.13 M (21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芍药根的栓皮部、韧皮部和木质部3个不同部位的特征图谱差异。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采用ODS柱,柱温 30℃,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特征图谱显示:栓皮部分离出15个共有峰,韧皮部分离出13个共有峰,木质部分离出7个共有峰,各部分特征峰易于识别、分离度较好。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部分共有的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酸。芍药苷在3个部位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芍药内酯苷在栓皮部和韧皮部中含量无明显差异均高于木质部中的含量,苯甲酸在栓皮部的含量高于韧皮部。结论 栓皮部提取液能分离出更多的成分且浓度较高,木质部提取液分离出的成分少且浓度低,韧皮部介于两者之间。

    • 复方中药治疗小儿积滞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0(1):19-2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4

      摘要 (1496) HTML (0) PDF 3.05 M (181)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单纯复方中药治疗小儿积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积滞”“中医药”“dyspepsia”等为主题词,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CBM、万方,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应用ROB偏倚风险评估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3、Stata15进行Meta分析。结果 ①临床总有效率中药优于西药[OR=2.51,95%CI(1.75,3.59),P<0.05],但逊于外治法[OR=0.21,95%CI(0.12,0.37),P<0.05];进行有序分类数据的Meta分析时,结果提示中药对比西药或中医外治法并无显著提高其治愈程度;②中药治疗后小儿积滞食欲改善积分更优[WMD=0.59, 95%CI(0.40,0.78),P<0.05],其余积分指标Meta分析中,中药对比西药或中医外治法并无明显优势。结论 复方中药治疗小儿积滞总有效率逊于中医外治法而优于西药,且相较于其他疗法,中药治疗在改善患儿食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Meta分析*

      2020(1):26-3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5

      摘要 (1340) HTML (0) PDF 3.37 M (174)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1 0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提高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19,1.33),P<0.000 01]、症状疗效总有效率[RR=1.57,95%CI(1.30,1.89),P<0.000 01]及血清胃泌素G17水平[MD=3.61,95%CI(2.89,4.33),P<0.000 01],并能改善胃粘膜萎缩[MD=-1.53,95%CI(-1.93,-1.12),P<0.000 01]、肠上皮化生[MD=-0.79,95%CI(-0.96,-0.63),P<0.000 01]、异型增生度[MD=-0.69,95%CI(-0.84,-0.55),P<0.000 01]的病理检查积分,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 中药复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分析

      2020(1):34-4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6

      摘要 (1963) HTML (0) PDF 4.59 M (178)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药复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究其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英文文献检索系统全面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试验资料,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对严格筛选、提取后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估质量,并利用Revman5.3 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个研究,共计1 77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OR=3.89, 95%CI (2.93,5.18),P<0.000 01];中药复方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西药组[SMD=-1.04,95%CI (-1.39,-0.70),P<0.000 01];口服中药复方改善负性心理情绪优于西药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前后评分[MD=-5.61,95%CI (-6.68,-4.54),P<0.000 01],抑郁自评量表(SDS)前后评分[MD=-5.87,95%CI(-7.00,-4.73),P<0.000 01];对试验组与对照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OR=0.34,95%CI(0.14,0.84),P=0.02];所用中药复方单味药以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药味归类以白芍为主的补益药使用频次最高。结论 相比西药治疗,口服中药复方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更好的综合疗效,且用药多以补益类、安神类中药为主。

    • 疏风清热法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

      2020(1):43-4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7

      摘要 (1371) HTML (0) PDF 1.96 M (189) 收藏

      摘要:对疏风清热法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通过对CNKI、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整理疏散风热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6月。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使用Cochrane 5.2.3推荐的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8个RCT,均报告了临床有效率,提示疏风清热法疗效[RR=1.19,95%CI(1.13,1.26),P<0.000 01]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2个研究报道了MCA和PCA血流变化,提示疏风清热法对MCA血流变化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CA血流变化改善情况[RR=-1.01,95%CI(-2.65,0.63),P=0.23]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有3个研究报告个别患者出现口干、腹泻、睡眠改变等不良反应,3个研究报告未发生不良事件。然而由于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有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单兆伟教授膏方调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2020(1):49-5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8

      摘要 (1290) HTML (0) PDF 692.29 K (159) 收藏

      摘要:单兆伟教授认为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脾虚湿盛为病机根本,临床常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单教授膏方治疗本病,处方多而不乱,条理清晰,每张膏方可有主方、辅方、佐方、使方4部分组成,协同应用,全面兼顾。以主方为核心,辨证施补,主方以运脾化湿为大法,辅方在四诊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佐方对兼症,使方滋养补虚、引经收膏。膏剂药效持久,能滋养补虚、治病纠偏,在本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疗效显著。

    • 参芪健脾合剂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之厌食临床观察*

      2020(1):53-5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9

      摘要 (1226) HTML (0) PDF 572.35 K (185)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健脾合剂治疗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参芪健脾合剂和小培菲康各治疗60例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之厌食患儿,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食欲和食量变化,以及胃电图的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8.33%,显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率为55.00%,显效率为7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食欲和食量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欲和食量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后胃窦部胃电图波形的主频率、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窦部胃电图波形的主频率、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健脾合剂能明显改善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之厌食患儿的胃动力,增强胃舒缩运动,增进食欲,增加食量,临床疗效肯定。

    • 张仲景论治水气病经验浅析及临床体会*

      2020(1):57-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0

      摘要 (1196) HTML (0) PDF 727.30 K (187) 收藏

      摘要:本文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治水气病入手,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初步探讨其辨证论治水气病规律。张仲景在《内经》“开鬼门,洁净腑”基础上,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有水,可下之”之治疗大法。张仲景论治水气病理、法、方、药千余年来沿用至今,为后世的水肿以阴阳为纲的分类以及从肺、脾、肾论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水肿的辨治拓宽了思路。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RCT报告质量的研究*

      2020(1):62-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1

      摘要 (1346) HTML (0) PDF 1.29 M (194)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七大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9年12月关于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RCT报告,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的文献,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以及STRICTA标准评估报告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87篇RCT报告。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献各类偏倚风险较高或不清楚。CONSORT声明及STRICTA标准条目统计结果表明,纳入文献中仅部分条目的完整报告率较高,受试者合格标准、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分析、针刺治疗的类型、针刺刺激方式、留针时间、治疗单元数、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间的完整报告率分别为63.2%、59.8%、50.5%、88.5%、100%、92%、81.6%、86.2%及75.9%,其余条目完整报告率均偏低甚至无报告。结论 纳入的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RCT报告质量不佳,未来的研究中需注重研究设计、严格实施过程、规范试验报告,与国际前沿接轨,以利于针刺疗法的发展和传播。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2020(1):69-7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12

      摘要 (1304) HTML (0) PDF 1.15 M (163) 收藏

      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及循证证据的二次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CNKI及WanFang Database数据库自创立至2019年12月1日的针灸治疗CFS的系统评价。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工具对纳入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和循证证据的质量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13个系统评价,包含54个主要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显示,有8篇方法学质量为“低”,有5篇方法学质量为“极低”。GRADE 系统结果表明:纳入的主要结局指标中,“高级别”证据质量等级有8个,“中级别”10个,“低级别”6个,“极低级”30个。结论 当前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证据等级均较低。因此,今后在临床试验的设计方面,应采用大样本、高质量RCTs严格地评估针灸治疗CFS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应进一步规范针灸循证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以期在指导临床决策方面,更好的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

    • 基于数据挖掘吴生元教授辨治痛风用药规律研究*

      2020(1):76-8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3

      摘要 (1274) HTML (0) PDF 1.19 M (18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检索吴生元教授门诊记录的痛风医案,分析吴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以期为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传承与创新,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借鉴。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方剂及医案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对 105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 79味,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 34味,经典组合模式42条,高频药物关联程度大致6组,常用药对51条,并演化得到3首治疗痛风的新处方,药组多以祛风除湿通络药物为主。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多以清热养阴、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健脾渗湿等立法,处方常寒热共用、通补结合,注重顾护脾胃、扶正与祛邪并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治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 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分析*

      2020(1):83-8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4

      摘要 (1237) HTML (0) PDF 1.13 M (214) 收藏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万方、维普、CNKI 3大数据库建库至今正式刊登发表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期刊文献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运用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对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3大数据库中符合标准的文献,删除交叉重复文献,整理出有效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文献378篇,内服加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12篇,合计690篇文献,总结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位中药,并对其进行规律分析。结果 从690篇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30位中药,其中9味活血化瘀类中药(川芎、乳香、没药、怀牛膝、川牛膝、鸡血藤、丹参、红花、骨碎补),8味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药(黄芪、甘草、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6味祛风除湿药(独活、威灵仙、木瓜、秦艽、茯苓、薏苡仁),3味清热药(黄柏、生地黄、赤芍),3味解表药(桂枝、防风、细辛),1味温里药(肉桂)。结论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服中药的功效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兼以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或祛风清热除湿、通痹止痛,以达到祛邪扶正兼顾、标本同治的治疗效果。

    • 芍药苷的不同药效靶点与白芍在方剂中的运用*

      2020(1):89-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5

      摘要 (1204) HTML (0) PDF 586.43 K (161) 收藏

      摘要:白芍为临床常用理血药,在方剂学中具有广泛应用。芍药苷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和部分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目前已知芍药苷是肝受体、K+通道和腺苷受体1的激动剂,这些受体活化后会产生相应的生理药理效应。本文将这些内容与白芍在方剂中的运用加以结合,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方剂临床运用的理解。

    • 中药注射剂大分子杂质与类过敏反应:线索与原理*

      2020(1):93-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016

      摘要 (1342) HTML (0) PDF 759.78 K (159) 收藏

      摘要:从技术上寻找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直是中医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口服药物吸收规律较系统地分析了不能直接吸收的大分子杂质是导致其安全性问题的重要因素,可能通过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激发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而引发(类)过敏反应,最后提出去除大分子杂质是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策略。

    • 《景岳全书》对肿瘤及其类证的辨治思路*

      2020(1):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1.017

      摘要 (1446) HTML (0) PDF 714.06 K (194) 收藏

      摘要:《景岳全书》为展现张景岳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其中单独设有专篇《心集·杂证谟·积聚》和《人集·妇人规·癥瘕类》,涵盖了当今诸多肿瘤疾病。张景岳在肿瘤类疾病辨治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注重探求病源,治病求本,认为饮食、风寒、情志、气血、脏腑所伤皆可致病,脏腑虚衰为其根本。辨证论治以虚实之变为首,攻补兼施,治疗方法上针药结合,各法互参,陈列了大量有效方剂及针灸法,具有点兵八阵、用药精当、选穴精巧、内外兼施等特色。所形成的辨治思路体系为后世运用中医针药诊治肿瘤及相关类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深入研习和借鉴。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