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

      2020(2):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1

      摘要 (798) HTML (0) PDF 6.77 M (167) 收藏

      摘要:观察地榆膏对深II度烫伤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莫匹罗星组、地榆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制备深II度烫伤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各组大鼠创面基本情况、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变化、CD3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结果 烫伤后7、14、21 d,地榆膏组大鼠创面基本情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良好,美宝湿润烫伤膏组次之,莫匹罗星组和模型组欠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6、TNF-α及组织中CD3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各药物处理组创面愈合率及CD3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烫伤后14、21 d,地榆膏组创面愈合率和CD31表达量明显高于莫匹罗星组(P<0.05),但与美宝湿润烫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榆膏能抑制炎性因子IL-6和TNF-α释放、促进创面微血管生成,进而起到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 温阳通络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2020(2):7-1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2

      摘要 (834) HTML (0) PDF 4.67 M (168) 收藏

      摘要:探讨温阳通络方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温阳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5只。测量足趾容积,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Ang-2、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前(0 d)、造模35 d,各组DBA/1小鼠足趾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48 d,各组足趾容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甲氨蝶呤组、温阳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模型组、温阳通络方低、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阳通络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滑膜组织HE染色提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滑膜细胞增生;甲氨蝶呤组、温阳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未见明显滑膜细胞增生。模型组小鼠滑膜组织中有大量Ang-2、VEGF蛋白表达,而甲氨蝶呤组、温阳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中Ang-2、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甲氨蝶呤组、温阳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温阳通络方能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减轻滑膜炎症。

    • 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的影响

      2020(2):12-1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3

      摘要 (682) HTML (0) PDF 2.19 M (208) 收藏

      摘要: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云南滇红和墨红玫瑰花色差异

      2020(2):18-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4

      摘要 (926) HTML (0) PDF 9.38 M (201) 收藏

      摘要:以云南滇红(ZY)玫瑰与墨红玫瑰(DH)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平台,利用软件Analyst 1.6.3处理质谱数据,以数据库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滇红和墨红玫瑰的代谢特征。从中共检测到174种类黄酮代谢物,主要有黄酮类67种(39%), 黄酮醇类37种(21%)。最后,利用KEGG数据(Kanehisa et al. 2000)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其中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表没食子儿茶素、牡荆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松黄烷酮、芹菜素显著上调;五羟黄酮和(-)-表阿夫儿茶精显著下调;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牡荆素、丁香亭、山奈酚、木犀草素、牡荆素-2-O-鼠李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金圣草黄素、金合欢素显著上调,这些不同的代谢产物和相应的代谢途径调节了滇红和墨红玫瑰颜色的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检测方法探讨了两种食用玫瑰中黄酮类代谢组的差异,揭示玫瑰色差异的原因,可为玫瑰花色的进一步开发和食品利用提供参考。

    • 基于仝小林院士脏腑风湿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的中药治疗

      2020(2):25-2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5

      摘要 (685) HTML (0) PDF 444.24 K (188) 收藏

      摘要: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 从六经病机辨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2020(2):28-3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6

      摘要 (807) HTML (0) PDF 1.16 M (201) 收藏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邪属性应定性为"寒湿疫"。《伤寒论》以六经病机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该文结合抗击"新冠"肺炎临床实践,从六经病机传变规律阐述"新冠"肺炎的六经传变规律,并进行分期分型辨治,以期对优化临床诊治思路有所裨益。

    • 昆明地区新冠肺炎“邪犯少阳,枢机不利”病机分析

      2020(2):34-3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7

      摘要 (859) HTML (0) PDF 1.55 M (201) 收藏

      摘要:分析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区域性中医病证特点。方法 通过分析32例患者发病情况、中医证候、舌象变化,探讨昆明地区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结果 32例确诊患者中轻症4例,普通型23例,重症4例,危重症1例;有发热16例(50%)、咳嗽14例(43.75%)、口苦16例(50%)、咽干14例(43.75%)、纳呆15例(46.88%)、恶心15例(46.88%)、腹泻12例(37.5%)、胸闷5例(15.63%)、呼吸困难2例(6.25%)、鼻塞流涕5例(15.63%)、乏力15例(46.88%)、头身疼痛5例(15.63%);舌质红5例(15.63%)、舌质淡红16例(50%)、边尖红6例(18.75%)、舌质暗淡3例(9.38%)、舌绛2例(6.25%)、舌胖大3例(9.38%)、齿痕舌14例(43.75%)、黄苔4例(12.5%)、黄腻苔5例(15.63%)、白腻苔8例(25%)、薄白苔13例(40.63%)、无苔2例(6.25%)。结论 昆明地区新冠肺炎的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

    • 基于文献报道的女性冠心病辨证构成研究

      2020(2):39-4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8

      摘要 (643) HTML (0) PDF 521.45 K (177) 收藏

      摘要:揭示女性冠心病辨证构成特征,为中医防治女性冠心病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近15年具有明确诊疗记录的冠心病病例报道,提取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和病性进行整理。分别统计分析男性、女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病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居首位,其次为胸阳不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病性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气滞;其中49岁以下患者中居前列的是气滞血瘀、气滞心胸、胸阳不振和心血瘀阻,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49~60岁中肝肾阴虚出现最多,病性以阴虚为首;60岁以上患者中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首,病性主要为血瘀、气虚。男性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血瘀、气滞居病性前2位。结论 冠心病中医辨证构成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辨证构成存在自身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辨证构成不同。

    • 从脾胃辨治口味异常

      2020(2):45-4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09

      摘要 (800) HTML (0) PDF 590.25 K (203) 收藏

      摘要:中医对口味异常的病因病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对该病的治疗亦是见仁见智。导师袁红霞教授认为,口味异常的形成是脏腑疾病反映于外的证候,善于从脾胃论治,重视调理气机升降,方药对证,效如桴鼓。本文撷取袁教授辨治口味异常验案6则供参考。

    • 活血通络方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2):50-5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0

      摘要 (750) HTML (0) PDF 608.57 K (185) 收藏

      摘要:分析活血通络方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肺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取活血通络方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肺功能及气管肺泡灌洗液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rog和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rog评分明显升高,CAT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Brog评分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O2、FVC、FEV1、MVV、DLCO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O2、FVC、FEV1、MVV、DLCO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NF-α、IL-8、IL-4、IL-10、IFN-y等气管肺泡灌洗液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8、IL-4、IL-10水平均比治疗前低,IFN-y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TNF-α、IL-8、IL-4、IL-10水平比对照组低,IFN-y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13%,低于对照组(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通络方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 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2020(2):55-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1

      摘要 (656) HTML (0) PDF 542.39 K (176) 收藏

      摘要:观察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阴虚血瘀型DN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差异。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FBG、P2hBG、SCr、BUN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DN患者疗效明显,临床症状减轻,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

    • 腹针结合督灸对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2020(2):60-6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2

      摘要 (862) HTML (0) PDF 577.56 K (188) 收藏

      摘要:观察腹针结合督灸治疗对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卵巢早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针灸组,西药组给予克龄蒙治疗,针灸组以腹针结合督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临床疗效、性激素、免疫细胞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西药组相比,针灸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E2)及CD4+、CD4+ /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孕酮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CD8+ 水平则降低,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结合督灸治疗卵巢早衰疾病可缓解患者临床病情,改善性激素及免疫系统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靳三针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的Meta分析

      2020(2):65-7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3

      摘要 (873) HTML (0) PDF 2.57 M (197) 收藏

      摘要:通过Meta分析对靳三针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20年4月的关于靳三针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运用软件Revman5.3和Stata13.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 206例样本,异质性检验结果(χ2 =3.22,I2<0%,P=1.00)表明最终纳入的研究具有同质性,Meta结果提示靳三针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较对照组疗效更佳[OR=3.45,95%CI(2.52,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 靳三针联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但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探析

      2020(2):72-7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4

      摘要 (733) HTML (0) PDF 2.09 M (217) 收藏

      摘要: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医案,使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药物;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药物进行靶点预测及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药物治疗胃脘痛的分子机制。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44则医案共包含48首方剂,涉及75味中药,以半夏、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归于脾、胃、肺经,形成7组公因子及4对药物配伍关系;其中半夏与茯苓作为核心药对包含8个与胃脘痛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7条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叶氏治疗胃脘痛重在调整全身气机,恢复脾胃运化枢机,用药以辛温为主,旨在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钙信号通路、cGMP - PKG 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现。

    • 基于《中华医典》数据挖掘的明清医案痰证用药规律研究

      2020(2):77-8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5

      摘要 (732) HTML (0) PDF 2.50 M (200) 收藏

      摘要:针对明清痰证医案的用药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以分析和探讨明清医家治疗痰证的用药特点。方法 以第5版《中华医典》中明清医案为来源,选取痰证医案,对医案药物功效、性味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及SPSS 19.0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对明清345则痰证医案的统计分析,共涉及相关疾病60种,使用药物达282味,累计频次3 415次。对排名为前48味的高频药物功效、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明清医家治疗痰证多选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理气药,药性以温、平、寒居多,药味多选苦、甘、辛等。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得出85条有效规则,药物聚类总结出天麻钩藤饮合涤痰汤、四君子汤、黄连温胆汤、化痰止咳平喘药对等治痰方药。结论 明清医家治疗痰证,注重健脾燥湿、宣肺理气与化痰并用,并详辨痰证病因、病性等,抓病证关键合治之。常用二陈汤、黄连温胆汤、四君子汤、天麻钩藤饮合涤痰汤等方药。

    • 芍药甘草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0(2):84-9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6

      摘要 (1041) HTML (0) PDF 2.02 M (198) 收藏

      摘要: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芍药甘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半衰期(HL)筛选芍药甘草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Drugbank、OMIM数据库获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靶点。借助Cytoscape3.7.2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利用VENNY图筛选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在线分析工具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芍药甘草汤中筛选出槲皮素、山奈酚、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 刺芒柄花素等83个有效成分,作用于MAPK3、MMP-9、STAT3、TNF、IL-6、VEGFA等41个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靶点参与了TNF、HIF-1、FoxO、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结论 芍药甘草汤中的槲皮素、山奈酚等可能通过TNF、IL-6、STAT3、VEGFA等靶点作用于TNF、HIF-1、FoxO、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来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参与炎症反应,以减少雄激素的合成,发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

    • 基于文献的国外针刺临床研究现状总结

      2020(2):91-9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7

      摘要 (938) HTML (0) PDF 1.20 M (214) 收藏

      摘要:了解近5年来国外针刺临床研究的具体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在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的文章,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计量学方法对文献中针刺疗法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适应证、操作技术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6篇文献。涉及33个研究国家,其中韩国、美国、德国研究量最多;研究涉及23个疾病系统(115个病证名),从ICD疾病系统分类看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这一类的研究最多,从病证的性质看疼痛类病证研究仍占多数;与1996年WHO向世界推荐的针灸适应证比较看,建议新增一类适应证50种,6项原有适应证建议升级为一类;国外针刺治疗以仅手针为主,少量配合电针,治疗频率多2~3次/周甚至更少。结论 针刺疗法在国外持续发展,适应证较前明显增多,但针刺操作及治疗频率较国内不同,尚需加强研究和交流。

    • 益肺散结方治疗肺纤维化作用机制探讨

      2020(2):97-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2.018

      摘要 (781) HTML (0) PDF 2.60 M (174) 收藏

      摘要:肺纤维化为许多慢性肺部疾病共同的病理结局。益肺散结方为云南省名中医李庆生教授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经验方。对该方防治肺纤维化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该方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三七总皂苷、姜黄素、莪术醇等,可通过多个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免疫调节、抗炎等的作用,干预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