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0(4):1-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1
摘要:目的〓观察傣百解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IEC-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傣百解不同剂量组、LPS+傣百解不同剂量组,分别检测傣百解干预后对IEC-6细胞及LPS诱导后IEC-6细胞模型的活力和炎症因子的水平。另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傣百解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周后,建立小鼠肠道屏障损伤模型,分别检测血清中D-乳酸含量和结肠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结肠病理变化。结果 傣百解在30~480 μg/mL范围内对正常IEC-6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且能对抗LPS对IEC-6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降低LPS诱导后IEC-6细胞中的IL-1β、TNF-α、IL-6水平。小鼠肠道损伤模型结果显示傣百解能够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D-乳酸含量和结肠中IL-6、IL-1β、TNF-α mRNA表达水平,同时减少结肠黏膜的损伤。结论 傣百解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IEC-6细胞活力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贾璐 , 柯旺 , 李襄 , 邢玥 , 徐梅 , 杨隽 , 赵荣 , 栾云鹏△
2020(4):8-1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2
摘要:目的〓 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模型小鼠血脂及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使用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NAFLD小鼠模型,采用高、低剂量的普洱茶醇提物(5.0、2.0 g/kg)灌胃治疗模型小鼠,6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脂肪含量、肝脏指数、血脂以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的水平,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普洱茶醇提物能够显著降低NAFLD模型小鼠的体脂与血脂水平;降低小鼠肝脏及血清中ALT、AST含量;高剂量治疗组组织切片发现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改善。结论 普洱茶醇提物能够明显改善NAFLD模型小鼠脂肪沉积、血脂升高和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上展现出良好效果。
咩咩此里 , , 阿茸 , 李月 , 殷华 , 段金连 , 段为钢△
2020(4):14-1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3
摘要:目的〓与高压湿热和常压干热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高压干热处理法对中药紫苏粉末微生物和中药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湿热、高压干热、常压密闭干热和常压开放干热4种方式分别于110 ℃、121 ℃处理紫苏粉0、15、30、60、120 min。每0.4 g药材粉末处理后加入无菌蒸馏水5 mL振摇6 h后取上清进行微生物检查和溶出物吸收光谱检查。结果 高压干热处理的灭菌效果略低于高压湿热法,但明显高于常压热处理法。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能大大降低药材粉末的微生物载量,30 min后达到无菌效果;121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也能达到无菌效果。热处理后,溶出物吸收光谱相似,230~370 nm的吸收值明显增加,其中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达到较佳效果。结论 高压干热处理是一种值得选用的物品灭菌方法。
刘青 , 付义 , 杨春艳△ , 吴洪波 , 张爱华 , 张俊图 , 李建梅 , 景海卿
2020(4):19-2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4
摘要:目的〓观察云药七龙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Nrf2和DJ-1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方法诱导COPD模型,正常组注入生理盐水。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七龙天0.35、0.7、1.4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孟鲁司特片13 mg/k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有核细胞数、肺功能指标、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Nrf2和DJ-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肺功能减弱、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Nrf2和DJ-1水平降低(P<0.05);给予七龙天药物治疗后,大鼠肺功能改善,Nrf2和DJ-1水平逐渐升高,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七龙天中、高剂量组血清Nrf2和DJ-1的水平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龙天可以通过调节Nrf2和DJ-1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平衡,从而对 COPD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0(4):24-3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9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网(VIP),检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15日。进行筛选后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汇总,运用STATA15.0和Gemtc14.3做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0篇RCT文献,涉及10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共计5 7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的排序: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排序:丹参川芎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降低血浆黏度的排序: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排序:舒血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用药对比单纯西药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NIHSS评分、血浆黏度的方面有一定优势,并以丹参川芎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为推荐的治疗方案。由于个别干预措施纳入文献较少,该结论仍需要展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2020(4):34-3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6
摘要:目的〓探讨内服中药、内外合治以及西药改善肾虚血瘀证薄型子宫内膜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20例肾虚血瘀证薄型子宫内膜月经过少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补佳乐+黄体酮软胶囊者为对照组(n=40);口服张老经验方补肾活血汤加减者为治疗组1(n=40);口服张老补肾活血汤加减+坐灸仪治疗者为治疗组2(n=40)。经3个月规律治疗后,观察3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经量色质、遗失血块量评分以及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2(85.0%)及对照组(90.0%)明显高于治疗组1(77.5%)(P<0.05);改善总症状的疗效治疗组2优于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主症疗效、内膜厚度及经量均高于或大于治疗组1,治疗组1和治疗组2改善经色质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组1及治疗组2; 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症状评分之间(P<0.05)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结论 内服张老经验方补肾活血汤、补肾活血汤联合坐灸仪和西药治疗对本病疗效是确切的,其中张老经验方补肾活血汤内服联合坐灸仪治疗总疗效与激素治疗该病无明显差异,而内外合治法在改善经色经质经量上有一定优势。
2020(4):40-4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7
摘要:丹参百合饮联合针刺为吕光荣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用方法,数十年来在心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从处方来源、辨证加减、常用针刺等方面介绍总结吕光荣教授应用丹参百合饮联合针刺治疗心系疾病的经验。
何友成 , 郑榕 , 黄健 , 李思汉 , 柯敏辉 , 汤水华△ , 黄铭涵△
2020(4):44-4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8
摘要:对《黄帝内经》“肾为胃之关”进行理论溯源,分析各时期医家对此条文的解读,认为“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应包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应立足于“(脾)胃”与“肾”两个核心脏腑,将“治(脾)胃应以升降为本,气血为要”与“治肾当以阴阳为根本”作为核心治则,进一步发挥“肾为胃之关”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期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2020(4):48-5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09
摘要:目的〓调查邢台地区部分40~60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 444例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与围绝经期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 444例调查对象中患围绝经期综合征832例,占57.6%,其中轻度543例(37.6%),中度266例(18.4%),重度23例(1.6%)。常见的症状包括疲乏746(51.7%)、情绪波动722(50.0%)、失眠697(48.3%)。脂肪肝的患病率是26.6%,高血压为7.4%,高血脂为2.8%,高血糖为2.3%。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程度分级特征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性质、睡眠情况、月经情况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地区40~60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偏高,但大多数为轻中度症状。需加强围绝经期健康教育,提高女性保健知识,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0(4):53-6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0
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策略检索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中关于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时间范围从建库至2020年7月。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再使用ADDIS、Stata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3 311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上,针刺、温针、隔物灸、热敏灸优于西药及电针;温针、隔物灸优于针刺。6种针灸疗法有效率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隔物灸、温针、热敏灸、针刺、艾灸、电针。结论 6种针灸疗法中隔物灸有效率最高,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影响,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2020(4):61-7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对癌症患者疲乏症状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 Data、VIP、CNKI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评估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RCT研究,包括8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疲乏症状改善[SMD=-1.06,95%CI(-1.73,-0.40),P=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结束抗肿瘤治疗后的患者,针刺作用更显著[SMD=-1.00,95%CI(-1.87,-0.12),P=0.03]。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灸对于患者生活质量[SMD=0.26,95%CI(-0.03, 0.55),P=0.08]及随访期的疲乏症状[SMD=-0.85,95%CI(-2.86, 1.16),P=0.41]的改善效果尚不明确。结论 当前研究证据表明,针灸可缓解癌症病人疲乏症状,尤其对于结束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效果明确,且不良反应极少;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随访期临床效果不确切。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朱波宇 , 杨璐 , 王洪武 , 张翟轶 , 李钦 , 崔换天 , 廖家抱 , 温伟波△
2020(4):71-7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2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清瘟解热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对清瘟解热合剂治疗COVID-19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进行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相关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查询与COVID-19相关的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做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和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基因通路(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示,本研究共收集到清瘟解热合剂活性成分264个,可作用于510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83个条目,其中生物条目(BP)226条,分子功能(MF)31条,细胞组成(CC)26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232条通路,包含IL-17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网路药理学研究,清瘟解热合剂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影响IL-6、TNF、CCL2等靶点的表达,并调控了IL-17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
包成通 , 魏歆然 , 张依依 , 钟峰 , 匡泓俊 , 牛子青 , 刘小娟 , 王璐 , 李俊熙 , 章薇△
2020(4):79-8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3
摘要:目的〓采用GEO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初步探讨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cross-talk及miRNA-mRNA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R语言limma包对GSE57178芯片进行差异分析;采用TCMSP、TCMID、PubChem、String、DAVID、TargetScan数据库对当归饮子有效成分、潜在靶点、PPI、KEGG、cross-talk及miRNA-mRNA机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GSE57178差异分析得出257个差异基因,其中240个基因表达上调(如:HIF1A、MMP12、STAT3等);有17个基因表达下调(如:FABP7、KRT15、LGR5等),其中有36个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潜在靶点,拓扑分析出24个关键靶点基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cross-talk分析得出1个靶点(SELE)在TNF通路与细胞粘附分子(CAMs) 2条通路中“串话”;1个靶点(ITGB2)在吞噬体与CAMs 2条通路中“串话”;2个靶点(CTSL、CTSS)在抗原处理表达、吞噬体与溶酶体3条通路中“串话”;2个靶点(VCAM1、ICAM1)在NF-kappa B、TNF与CAMs 3条通路中“串话”;1个靶点(TLR4)在HIF-1、NF-kappa B、吞噬体3条通路中“串话”;miRNA-mRNA预测分析得出24个潜在靶点mRNA,构成了477组miRNA-mRNA模式,在CU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结论 本研究从基因、分子角度预测和分析了当归饮子治疗CU的多靶点、多cross-talk、多miRNA-mRNA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可成为未来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张振鹏 , 朱朝阳 , 黄远程 , 李玥 , 崔学教 , 邱云桥△
2020(4):87-91,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4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遗精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的治疗遗精的中成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所收集中成药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70首处方,主治证候主要为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不固证。涉及中药242味。其中补益药出现频次最高,固涩药次之;药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温性;药味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苦;主要归肾、肝、脾经;单味药出现频次≥20%的有19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药为熟地黄(50.29%)。在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0.6的情况下,共有25个核心用药组合,34条药物间关联规则。经复杂熵聚类运算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个,新处方5首。结论 治疗遗精中成药的适用症候以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不固证为主;主要病机为肾虚;治法以补肾固精、益肾填髓为主,辅以益气养血法;处方多以左归丸为主方进行加减,对临床治疗遗精及新药研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0(4):92-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5
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间质性炎症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文章介绍了参与肺间质炎症的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独特作用,并概述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时,中医药干预对肺间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
2020(4):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4.016
摘要:近年来研究彭子益学术思想者甚众,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的运动观、“轴轮旋转”的人体气化观、圆运动与阴阳五行中气的关系三方面;在其它方面内容也较丰富如:圆运动与伤寒温病观点研究,圆运动与方剂方证关系研究,圆运动与特定疾病关系研究,总之圆运动理论研究,全面而深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圆运动研究中对中气、五行、升降、局限在推演、类比、假说,缺少数学或数理模型,以更精细的逻辑推理来阐述圆运动,圆运动与辨证论治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彭子益圆运动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为以后开展彭子益学术思想研究指明方向。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