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杜冰 , 王佳宁 , 杨艳 , 洪力 , 闫龙腾 , 罗德霞 , 姚政 , △
2020(5):1-5,2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1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血脂、肝脂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8 mg/kg)、加味二陈汤组(4.5 g/kg)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9周开始灌胃给药,持续4周。分别于10、12周末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重、肝组织HE染色、肝功能(AST)、血脂(血TG、HDL-C、LDL-C)、肝脂(肝TG)、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10、12周末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脂肪肝病变。生化指标及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肝功能、血脂、肝脂及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加味二陈汤组较模型组,肝脂、血脂水平下降,脂质沉积和脂肪肝变性程度有所改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加味二陈汤可下调血清瘦素水平,下调血脂、肝脂水平,表明加味二陈汤可能通过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而降低瘦素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黎晓菊 , 庹呈杰 , 周明曦 , , 张科涛 , 张冰 , 黄之镨 , 张晓梅△ , 赵庆△
2020(5):6-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2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和紫色姜光照前后抗菌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试姜黄与紫色姜提取物在光照(LED灯照射2 h或4 h)前后,对20种病原菌抗菌活性的变化。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姜黄和紫色姜提取液光照后生成的过氧化物与还原性物质,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光化学反应。结果 光照后姜黄与紫色姜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都明显增强。姜黄与紫色姜提取液光照后均产生新的成分,这表明发生了光化学反应。结论 在姜黄素类成分的催化下,姜黄与紫色姜的化学成分在光照时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了抗菌活性更高的产物。
杨洪 , 张建英 , 任丹妮 , 王进进 , 熊磊 , 秦琼△
2020(5):11-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3
摘要:目的 考察苍艾挥发油经外耳道给药的急性毒性、皮肤过敏性及外耳道皮肤刺激性反应,以评价该挥发油水溶剂的临床前安全性。方法 ①外耳道急性毒性实验:分别采用豚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模型,按苍艾挥发油水溶剂15%浓度给药,1 d内4次耳道内给药后连续观察7 d;②皮肤过敏性实验:分别采用豚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模型,连续7 d涂抹不同浓度(1%、5%、15%)苍艾挥发油水溶剂,以聚山梨酯80水溶液作为阴性对照,进行过敏性考察;③外耳道皮肤刺激性试验:分别采用豚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模型,连续7 d将不同浓度(1%、5%、15%)苍艾挥发油水溶液浸湿的棉球,以聚山梨酯80作为阴性对照,分别放置耳道内,6 h后取出,连续给药7 d,进行外耳道皮肤刺激性考察。结果 ①外耳道急性毒性实验中,所有豚鼠外耳道及鼓膜、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全身毒性反应;②苍艾挥发油水溶剂及聚山梨酯80在所有豚鼠中未出现红斑、水肿等情况,评价为无致敏性;③外耳道皮肤完整组和破损组,均未出现红斑、水肿以及鼓膜变化反应,评价为无刺激性。结论 15%以内的苍艾挥发油对豚鼠外耳道及鼓膜安全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外用中成药,可用于临床上外耳道治疗的局部应用。
陶山 , 李倩 , 范妤 , △ , 翟秉涛 , 史晓燕 , 段丽芳
2020(5):16-2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4
摘要:目的〓优选七珠胶囊各组分在预防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最佳剂量配伍比例。方法 复制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并以此作为药效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对太白楤木总皂苷、湖北海棠总黄酮、叶下珠总多酚进行多因素水平配伍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获得二项多次回归模型方程,根据二项式拟合方程绘制出的因素对指标影效趋势的三维效应面图,筛选七珠胶囊各组分预防急性肝损伤的最佳剂量配伍比例。结果 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饮食、活动佳,未见不良反应,无死亡。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七珠胶囊的最佳剂量配伍为太白楤木总皂苷0.05 g/kg,湖北海棠总黄酮0.84 g/kg,叶下珠总多酚1.25 g/kg。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用于七珠胶囊剂量配伍优化筛选,方法简便且预测性好,可为七珠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孟智睿 , 魏益谦 , 邵紫萱 , 李丽 , 高晶 , 刘兆兰 , 高学敏 , 王景霞△
2020(5):21-2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5
摘要:目的〓总结达原饮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并系统评价达原饮治疗发热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VIP,筛选达原饮治疗发热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4月4日。由2名评价者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文献进行敏感性评价。同时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三至八版,分析推荐处方中达原饮的加减方案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RCT文献12篇,总计病例2 398个。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11,95%CI(1.06,1.16),P=0.00]。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时间、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变量数据临床异质性过大仅作描述性分析。结论 达原饮联合疗法治疗发热的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疗法。
俞赟丰 , 兰晓栋 , 金梦雨 , 徐思琦 , 梁妍 , 简维雄△
2020(5):28-3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有效性,为辨治处方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检索CNKI、VIP、WanFang、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Stata15.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 GRADE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共计患者1 089例,其中试验组576例,对照组513例。(1)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常规西药相比半夏泻心汤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RR=1.55,95%CI=(1.17,2.05),P=0.002]、胃镜治愈率[RR=1.45,95%CI=(1.07,1.98),P=0.02]、临床总有效率[RR=1.15,95%CI=(1.10,1.21),P<0.000 01]和胃镜总有效率[RR=1.21,95%CI=(1.09,1.35),P=0.000 3],降低复发率[RR=0.25,95%CI=(0.09,0.72),P=0.01]。(2)试验序贯分析:临床总有效率的累计Z值在第5项研究穿过传统界值和TSA界值,校正后结果一致,可作为确切证据。(3)发表偏倚:Harbord检验显示不存在显著发表偏倚(P=0.12)。(4)证据质量评价:临床治愈率、胃镜治愈率、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复发率的证据质量均为中,推荐强度均为弱推荐。结论 半夏泻心汤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优选西药组合,具有在GERD的临床辨治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魏凌云 , 李健△ , 李海文 , 王宏艳 , 何祥忠 , 郑一沣 , 黄穗平
2020(5):36-4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7
摘要:目的〓 大量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关系密切,临床上常将根除HP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近年来HP根除疗法耐药率的升高,中药的杀菌、抑菌作用被重点突出。近年来,有关于中药与西药联合运用以提高HP根除率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加。为此,本文系统地评价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对于HP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维普、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胃复春联合HP根除疗法治疗CAG的随机对照试验,日期为2001年1月至2020年8月。对于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共纳入的9篇文献采用改进Jadad量表做系统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疗效率行Meta系统评价。结果 ①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有3项高质量文献,剩余均为低质量文献。②Meta结果,联合组在HP根除率上[MD=3.41,95%CI(2.23,5.19),Z=5.70,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上[MD=0.37,95%CI(0.18,0.79),Z=2.57,P=0.01];总体疗效率[MD=3.88,95%CI(2.68,5.62),Z=7.16,P<0.000 01]方面都是优于不联合组。结论 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组在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体疗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对于CAG的治疗,在HP根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胃复春可以进一步提高HP根除率、总体疗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因纳入的文献整体数量不多、文章的质量不高,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提供有效数据。
贾佳 , 郑凯 , 查敏 , 徐巍龙 , 缪鋆鋆 , 余江毅△
2020(5):43-4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8
摘要: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69例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1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169例1型糖尿病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0.06%),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 主证、兼证与T1D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 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1型糖尿病阴虚火旺证更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魏云强 , 何渝煦△ , 杜君 , 李程鹏 , 白海兰 , 杨祖飞
2020(5):49-5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09
摘要: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俗称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囊肿、多囊肾等,并且排除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该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将其归属“尿血”“溺血”“溲血”“血证”等范畴。何渝煦教授根据黄元御“溺血”理论,认为本病以水寒土湿、脾陷木郁为本,膀胱湿热、少阴虚火为标。故运用黄氏宁波汤加减辨治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以泻湿燥土、升木达郁为法。
2020(5):54-5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0
摘要:目的〓介绍王隆卉教授运用蔡氏内异育肾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经验。认为宿瘀内结是基本病机,肾虚为重要环节,湿、浊、毒为病理产物。治疗采用活血祛瘀、化痰消癥为主,消除"离经之血"。同时结合育肾调周法,审时论治,行经期治以化瘀止痛,缓解痛经;经后期育肾消坚,化瘀散结,缩小囊肿;经间期、经前期育肾助阳,促进余血浊液的消散。临证注重顾护脾胃,宁心疏肝,中西互参,提高疗效。
2020(5):59-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1
摘要: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万方(WANFANG DATA)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2名研究者根据设定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运用stata 16.0、ADDIS 16.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4篇RCT/CCT文献,共计2667例患者,涉及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6种针刺方法。①在有效率方面,温针、火针、水针、电针均优于毫针、牵引,而温针、火针、水针、电针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②在目测类比评分方面仅温针、水针优于牵引,温针优于毫针,其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结论 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方面,火针、温针疗效最佳,温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最佳,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
石姝情 , 谭志高 , 肖豆 , 刘小娟 , 谢峥嵘 , 石文英 , 包成通 , 章薇△
2020(5):69-73.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2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用经、用穴及腧穴组方规律。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医学资源数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关于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腧穴关联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常选穴位有会阳、三阴交、足三里、中髎、次髎;常选经脉为膀胱经、脾经、胃经;常选部位为腰骶部;特定穴中以交会穴的运用最多;相关性较高的腧穴有足三里-三阴交,会阳-三阴交;刺激方法以电针为主。结论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取穴取经有规律,疗效肯定,为临床治疗用经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0(5):74-7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3
摘要:目的〓整理、归纳明清时期小儿推拿治疗自闭症的相关内容,探索其选穴的规律。方法 全文阅读明清时期与儿童自闭症相关的小儿推拿著作7本,应用SATI、UCINET、NetDraw、SPSS Modeler 等数据挖掘软件,计算选穴的频次、中心度、关联规则,并对穴位进行可视化的网络中心度分析。结果 明清时期,自闭症常用“痴迷”“哑子不言”“痰迷心窍”等描述,推拿选穴大部分位于上肢部,尤以手部五经穴多用,心经和肺经关联度最高。结论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治疗“自闭症”的选穴以脾经、肺经、肾经、心经等手部穴位为主,说明此期的医家已经认识到,手部的刺激对神志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红阳 , 刘震 , 贾壮壮 , , 赵磊 , 赵晨阳 , 郭利平△
2020(5):79-8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4
摘要:目的〓通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Wangfang)及相关图书中的医案为数据源,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共纳入148则医案及对应处方,223味中药,使用频次≥20的中药共计27味,多为甘温之品,归肝、心、脾经;经典组合模式20组,高频关联药对14组,并演化提出12首新处方,药组多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是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法。
田海艳 , 杨益雯 , 詹娟晓 , 欧宇阳 , 王卓雅 , 赵颖△
2020(5):85-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5
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各中医妇科流派对崩漏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各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统计药物归经情况,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核心药物使用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收集处方27个,涉及中药110味。核心药物23味,前5位为白芍、地黄、当归、熟地黄、阿胶,药物主归肝肾脾心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个药物组合,常用的是牡丹皮和地黄。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类组合。结论 各中医妇科流派灵活运用多种止血法,治疗崩漏均不忘顾护阴血。
2020(5):90-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6
摘要:双黄连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备而成,可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作用迅速,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临床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等病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显著增多,双黄连注射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总是排列在首位,其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皮肤、消化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目前双黄连注射液致敏原因尚存争议,本文从中医理论、物质基础、类过敏反应的机制等方面综述,对其导致类过敏的原因进行讨论,以求为增加双黄连注射液的安全性提供建议。
2020(5):98-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0.05.017
摘要:目的〓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角度针对海阳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概率抽样法对海阳市徐家店镇农村居民高血压随机抽取的6个行政村的450位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EPiData3.0软件汇总数据,并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海阳市徐家店镇内有代表性的样本主体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环境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危险因素等对于高血压患病具有影响意义。通过对上述结果的汇总分析,结合文献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防治策略。结论 由于高血压的自我控制性,患病后强化干预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病因学防治逐渐成为慢性病防治结合的有效管理手段。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