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丹参多酚酸与三七总皂苷合用保护OGD/R损伤胶质细胞线粒体、促进神经因子表达作用研究*

      2021(4):1-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1

      摘要 (268) HTML (0) PDF 5.30 M (178)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Salvianolate Acid,SAL)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合用保护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建立OGD/R损伤模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量、胞内Ca2+ 浓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HIF-1α、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胶质细胞OGD/R条件确定为OGD4h/R24h,给药浓度确定为SAL 25 μg·mL-1、PNS 6.25 μg·mL-1。与OGD/R组相比,SAL 25 μg·mL-1、PNS 6.25 μg·mL-1、SAL 25 μg·mL-1与PNS 6.25 μg·mL-1合用均能增强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力(P<0.05),升高MMP,降低ROS释放量(P<0.05),降低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磷酸化水平(P<0.05);SAL还可升高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PNS可提高Akt磷酸化水平(P<0.05),增加损伤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 表达(P<0.05);SAL、SAL与PNS合用能增加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 BDNF、NGF、IGF-1α mRNA 表达(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组分合用可保护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促进胶质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IGF-1α。

    • 健脾渗湿方对尿酸酶基因缺失高尿酸血症模式动物肾损伤及肠道微生态干预的研究*

      2021(4):9-1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2

      摘要 (255) HTML (0) PDF 4.46 M (239)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渗湿方对尿酸酶基因缺失高尿酸血症模式动物肾损伤保护效应及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为健脾渗湿方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获取尿酸酶基因缺失(Uox-/-)高尿酸血症模式动物模型,分为尿酸酶缺失(Uox-/-)高尿酸血症组和健脾渗湿方(JPSSF)给药组(12.50 g·kg-1·d-1),另设野生型SD大鼠(WT)对照组。药物干预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HE染色检测模式动物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磷钨酸法测定肠组织尿酸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尿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16S rRNA V4区检测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多样性。结果 健脾渗湿方能有效降低Uox-/-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功能指标,包括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减少Uox-/-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及间质部位尿酸盐结晶沉积,改善肾脏组织炎细胞浸润,下调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 mRNA表达(P<0.05);PCoA和NMDS分析及Shannon、Simpson指数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给肠道菌群造成紊乱,而健脾渗湿方干预后对肠道菌群无明显重建作用(P>0.05);在属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方组大鼠肠道Lactobacillus,Proteus,Prevotellaceae NK3B31 group有一定增加,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Bifidobacterium具有减少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渗湿方对尿酸晶体沉积于肾组织引起肾脏损害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对尿酸肠代谢及肠道微生态紊乱无明显的影响。

    • 止抽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抽动行为及TNF-α、IL-6、IL-1β的影响*

      2021(4):17-2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3

      摘要 (272) HTML (0) PDF 691.70 K (20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止抽汤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抽动行为及血清、纹状体TNF-α、IL-6、IL-1β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止抽汤组和盐酸硫必利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于第7天、14天进行抽动行为评分,末次行为评分后,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大鼠纹状体TNF-α、IL-6、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药物灌胃7 d后,止抽汤组、盐酸硫必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刻板行为评分明显降低(P<0.01),运动行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治疗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止抽汤组、盐酸硫必利组运动行为评分及刻板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1)。②止抽汤组、盐酸硫必利组大鼠血清及纹状体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止抽汤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D大鼠血清及纹状体TNF-α、IL-6、IL-1β的高表达有关。

    •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内关、心俞穴穴区肥大细胞的分布及特征*

      2021(4):22-2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4

      摘要 (190) HTML (0) PDF 3.06 M (176)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穴区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6只。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验证造模成功与否,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左侧心俞穴、左侧内关穴穴区MC分布及活化情况。结果 ①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侧心俞穴MC数目和MC脱颗粒率显著增大(P<0.05);左侧内关穴MC脱颗粒率升高显著(P<0.05),MC数目没有显著差异;③对照组左侧内关穴MC数目大于左侧心俞穴MC数目(P<0.05),模型组左侧内关穴与心俞穴MC数目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俞穴和内关穴穴位敏化,穴区呈现MC募集和脱颗粒活化表达;正常状态下不同部位穴位MC含量不同,推测四肢部位腧穴MC含量高于背部腧穴。

    • 痛风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性研究*

      2021(4):26-3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5

      摘要 (196) HTML (0) PDF 705.80 K (213)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痛风患者2 09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脾虚湿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其它证型。调查发现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以及实验室检查中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结论 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以及IL-1β、FIB、D-二聚体可能是造成患者中医证候差异的因素。

    • 基于相火理论探讨《傅青主女科》血崩的证治规律*

      2021(4):32-3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6

      摘要 (213) HTML (0) PDF 665.39 K (169) 收藏

      摘要:血崩属于中医妇科中的“崩漏”范畴,崩漏乃经乱之甚,《傅青主女科》中多处可见对血崩的描述,傅青主在血崩的诊断、治疗上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君相安位,人即安和,相火妄动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通过相火理论浅议《傅青主女科》血崩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血崩治疗提供借鉴。

    • 慢性肾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1(4):36-4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7

      摘要 (247) HTML (0) PDF 3.92 M (18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肾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探讨慢性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整理慢性肾病中医体质类型病例对照研究。以Revman 5.3和Stata16软件为工具进行异质性、偏移风险检验与单组率的Meta分析,所有结果以95%可信区间表达效应值。结果 共纳入11项病例对照研究,慢性肾病患者总计1 685例,健康人群总计1 300例。其中气虚质(29.82%)>血瘀质(22.13%)>阴虚质(21.53%)>湿热质(10.95%)。其他6种体质在慢性肾病人群的分布及占有率均小于10%。结论 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虚、血瘀及阴虚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上述结论可能受纳入原始文献数量和质量等因素限制,而存在偏倚风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基于脾虚湿阻分期论治痛风的理论探讨*

      2021(4):42-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8

      摘要 (296) HTML (0) PDF 773.22 K (201) 收藏

      摘要:痛风是一种易复发、难治愈的代谢性风湿病。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饮食环境因素有关,病机核心总不离脾虚湿阻、湿热蕴结。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脾虚湿阻贯穿始终。治疗当分期辨治,急性期治以清热祛湿、通络止痛,间歇期和慢性期当健脾渗湿。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探讨脾虚湿阻分期论治的合理性,为从脾虚湿阻分期论治痛风提供理论支持。

    • 基于数据挖掘的紧张型头痛针灸取穴规律分析*

      2021(4):47-5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09

      摘要 (197) HTML (0) PDF 706.72 K (205) 收藏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20.0、SPSSModeler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81篇文献,涉及81个针灸处方、66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549次。其中,百会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经脉为督脉、胆经、胃经、肝经,腹部、下肢和背部腧穴使用较多,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风池-头维。结论 国内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重视调节气机,通络止痛;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

    • 基于分子网络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治疗胃癌的多尺度作用机制研究*

      2021(4):52-61.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0

      摘要 (285) HTML (0) PDF 12.41 M (21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化学信息学获得化学组分并构建成分数据集;基于OB和DL参数筛选活性成分;利用支持向量机与随机森林算法筛选作用靶点;分子对接法验证靶点;基于挖掘的数据构建有效成分-靶点、有效成分-靶点-功能网络。结果 研究筛选出35个有效成分和64个靶点。其中重要靶点为AR、ESR1、CA2、PTPN1、PIM1和CDK2。功能分析显示关键靶点主要作用在钙信号、cGMP-PKG、雌激素和cAMP 4条信号通路上。结论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的有效成分与其作用靶点形成互作网络,并调控关键信号通路来治疗胃癌。该研究体现了中药治疗肿瘤的多成分、多靶点与多尺度机制,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兰艾双香方治疗细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2021(4):62-7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1

      摘要 (278) HTML (0) PDF 18.48 M (215) 收藏

      摘要:目的 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兰艾双香方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存在的潜在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兰艾双香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药数据分析平台(TCMSP)筛选兰艾双香方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对兰艾双香方进行复方成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兰艾双香方治疗细菌感染的“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再通过Gene Cards,OMIM和DigSee 3个数据库整合细菌感染的相关靶点,将靶点数据导入jvenn平台做出韦恩图,导入String平台得到PPI,导入Metascape中对兰艾双香方治疗细菌感染的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KEGG富集得到的通路绘制相关气泡图,将KEGG分析得到的通路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①筛选得到兰艾双香方共110个药效成分和1 788个作用靶点,关键靶点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肿瘤坏死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②细菌感染相关靶点1 442个;③蛋白互作核心网络共97个蛋白,分析得到4个蛋白模块;④获得2 401个GO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324条相关信号通路,通路类型包括癌症的路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利什曼病、HIF-1信号通路、军团杆菌病等,这些通路均与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相关;⑤结果证实,兰艾双香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增殖与凋亡、脂代谢等多种途径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该目的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 兰艾双香方在癌症、糖尿病和乙型肝炎疾病进展过程中并发细菌感染的治疗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 “温升三阴,肃金秘阳法”抗肝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1(4):76-8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2

      摘要 (198) HTML (0) PDF 9.83 M (171)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温升三阴,肃金秘阳法”的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此治法在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抗肿瘤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对“温升三阴,肃金秘阳法”下对应中药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得肝细胞癌的相关靶点,然后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标关系网络。利用R语言,获得两者的交集靶点蛋白并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对关键靶点及相关有效化学成分做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I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温升三阴,肃金秘阳法”治疗肝细胞癌的关键成分涉及到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关键靶基因主要有PTGS2、STAT3、HSP90AA1、AKT1等,主要生物学过程有信号转导、氧化还原过程、药物反应、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温升三阴,肃金秘阳法”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并且可以推测槲皮素和山柰酚可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2个有效成分。PTGS2、STAT3、AKT可能是主要的作用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可能是本方发挥作用比较重要的两条信号通路。

    • 云南省高等教育学科供给与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2021(4):86-9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3

      摘要 (175) HTML (0) PDF 1.29 M (176) 收藏

      摘要:本文对云南省高等教育学科与现代经济体系的适切性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2013-2020年间云南高等教育学科供给与产业经济增长效应。主要研究发现,(1)云南高等教育学科供给各要素均对云南产业经济增长有贡献,其中学科布点和经费供给对产业经济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2)农学毕业生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最高,农学类与第一产业的平衡度较好;面向第二产业的理工科类供给规模增速较小,工学类毕业生对第二产业的贡献较高,理学类毕业生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要略低于部分学科;面向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类学科供需平衡度相对较好,对产业经济增长整体贡献度较高。(3)不同学科的毕业生供给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差异,医学类毕业生贡献度最显著。针对结果分析,结合云南实际,提出政策建议。

    • 基于物理学思维的中医教育理念创新探讨

      2021(4):93-9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4

      摘要 (285) HTML (0) PDF 674.98 K (187) 收藏

      摘要:追根溯源,物理学探讨的范畴、方法及目标基本等同于中医学,在理论思想模式上物理思维及概念模型与中医理论在核心思想上有本质的一致性;在教学理念上传统中医教育理念中强调的是主客体双重教育,若能学习物理学思维,对其进行超越,以便强调的重点-主体性(教育对象)凸显非物质潜意识,对独立分析思想与创新理念展开重点培育,从而塑造出整体合作与个体学习的能力。从学理层面来看,中医理论与物理学科存在统一性,因此,学术理念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思维体系的完善性就此成为中医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实践来看,中医教学必须要在规避学科分化的同时全面推动学科融合,当代中医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心正在于此。

    • 基于“筋柔骨正”理论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2021(4):97-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1.04.015

      摘要 (217) HTML (0) PDF 840.87 K (177) 收藏

      摘要: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软骨退变和破坏以及软骨下骨改变为主要病变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尚不明确。KOA主要病位在筋,日久及骨,二者相互影响,造成筋骨失衡,即“筋不柔骨不正”。“筋柔骨正”理论阐述了筋与骨之间协同并用,维持膝关节功能。“肝主筋”“肾主骨”提示了筋、骨与肝肾的密切联系。基于“筋柔骨正”理论,论述KOA的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瘀血阻滞,病性为本虚标实,探讨KOA发病与"筋柔骨正"理论的相关性,进一步总结补肾活血中药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和归巢,改善膝周血供情况,以期为临床防治KOA提供新思路。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