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证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4):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1

      摘要 (206) HTML (0) PDF 641.91 K (2724)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RA-IPF)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搜集RA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证候分型等临床资料,比较RA-IPF患者与单纯RA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RA-IPF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2 788例RA患者中并发IPF者115例。与单纯RA相比,RA-IPF患者男性比例较多、年龄较大、血沉(ESR)加快、血D-二聚体增多、血RF-IgA升高、RF-IgM升高、RF-IgG升高、抗U1-RNP抗体升高、抗Jo-1抗体升高。结论 RA-IPF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ESR、D-二聚体、RF-IgA、RF-IgM、RF-IgG、抗U1-RNP抗体、抗Jo-1抗体有关;高龄是RA合并IPF的危险因素。

    • 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疗效观察

      2022(4):6-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2

      摘要 (694) HTML (0) PDF 720.30 K (3128)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应用价值。方法 267例顺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33例和观察组134例。对照组产后袋鼠式护理,观察组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评估2组产妇护理后产妇首次开奶时间、乳汁分泌通畅度、乳房硬度、舒适度、乳房充血性肿胀发生率、乳汁淤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新生儿喂养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首次开奶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法能有效预防乳房充血性肿胀发生率,乳汁淤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从而减轻因乳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母乳喂养中断事件的发生(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喂养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测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可明显改善泌乳情况,缓解乳房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 健脾开胃膏治疗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2022(4):11-1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3

      摘要 (688) HTML (0) PDF 639.10 K (3024)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开胃膏治疗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0 例脾虚食积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健胃消食片口服,试验组予健脾开胃膏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试验组有效率为92.45%,2组患儿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主、次临床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体质量在治疗后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开胃膏可有效改善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体质量。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2(4):15-1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4

      摘要 (342) HTML (0) PDF 616.00 K (2911)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1 157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RA组、RA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组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IFG和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 RA合并IFG组年龄、病程、RF-IgM、ESR、CRP、TC、LDL-C、GLU均高于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年龄、病程、RF-IgG、CRP、UA、TC、TG、LDL-C、GLU水平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RA合并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SR、CRP、LDL-C、GLU水平升高均是RA患者发生IFG的独立危险因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和GLU均是RA患者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合并IFG和T2DM患者存在多种代谢指标异常,ESR、CRP、LDL-C水平升高导致RA患者发生IFG的可能性增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均可导致RA患者发生T2DM的可能性增加。

    • 浅析傣医药防治疫病特色*

      2022(4):20-2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5

      摘要 (485) HTML (0) PDF 661.84 K (2672) 收藏

      摘要:傣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傣族聚居地传染病高发,傣医药防治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傣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源流、理论及实践的梳理,总结傣医药防治疫病的经验,以期对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

    • 八卦与坝格图——以纳医东巴诊断为例*

      2022(4):23-2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6

      摘要 (129) HTML (0) PDF 1.19 M (739) 收藏

      摘要: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华民族远古时代。本文就东巴古历谱、八卦与坝格图以及纳医药中的东巴诊断展开讨论,旨在溯源历史,宏扬东巴文化,同时增强人们对东巴医药的认知。

    • 熊磊教授运用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撷萃*

      2022(4):28-3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7

      摘要 (391) HTML (0) PDF 549.59 K (514) 收藏

      摘要:熊磊教授基于脏腑气机理论,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小儿疾病常与情志因素有关,且多痰多湿,临床用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减化裁为柴芍温胆汤,该方寒温并用,畅情志、和枢机、调脾胃、化痰湿,广泛用于治疗儿科疾病。

    • 林兰教授运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临证探析

      2022(4):31-3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8

      摘要 (214) HTML (0) PDF 601.24 K (771) 收藏

      摘要:林兰教授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有独特的理论见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证的病机,在经为邪郁少阳、气机壅滞,主气郁;在腑为经隧挛急、胆气不降。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和解少阳,理气开滞,舒挛止痛,为临床舒畅气血、治疗气郁之名方,临证可用于甲状腺疾病、肝胆疾病、乳腺疾病、妇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 沈舒文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2022(4):35-3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09

      摘要 (409) HTML (0) PDF 674.75 K (2871) 收藏

      摘要: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沈舒文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学术思想,如“土生万物”“病源中焦,亦虚也实”“湿热伏中参机变”“滞损交加”等理论,详细阐述了该病的发生发展。在治疗上灵活运用前人思想及自身经验,创造性提出“相反相成治湿热”“甘温运脾,润降和胃,调复升降”“补虚通滞畅气机”等思想,对于论治该病有独到见解。沈舒文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该病辨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张晓琳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糖尿病医案举隅*

      2022(4):39-4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0

      摘要 (178) HTML (0) PDF 2.06 M (3073) 收藏

      摘要: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范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案报道一例2型糖尿病病危患者的诊治,该患者临床出现小便不利、大便失禁,昏迷,伤口久不愈合等。张晓琳教授认为该病日久阴损及阳、阴阳皆亏,刻下兼少阳三焦枢机不利,故给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利三焦,以生脉饮和西洋参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合用金匮肾气丸阴阳双补,结合运用治疗糖尿病的相关西药,临床疗效显著,其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笔者有幸跟师,兹以总结,以飨同道。

    • 针刀疏筋解结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2022(4):43-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1

      摘要 (375) HTML (0) PDF 691.93 K (2675)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疏筋解结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的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莲花火龙刮痧罐治疗;观察组除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莲花火龙刮痧罐治疗外,还进行了针刀疏筋解结疗法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1周及1月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平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3、6月随访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疏筋解结疗法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及莲花火龙刮痧罐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疗效肯定,中医特色优势突出;配合针刀疏筋解结疗法改善LSS短期症状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差异不大。

    • 彝药益元化腐汤浸膏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T细胞亚群干预机制研究*

      2022(4):47-5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2

      摘要 (346) HTML (0) PDF 6.91 M (549)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彝药益元化腐汤调控T细胞亚群介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机制,为益元化腐汤临床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32只C57BL/6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元化腐汤中剂量(4.05 g·kg-1)和高剂量组(8.1 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其余以自由饮水的方式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sodium dextran sulfate,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每2 d更换1次饮用水,自饮用DSS第1天起,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 d;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s activity index,DAI)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分别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及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相关因子转录的相对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T细胞亚群中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1 cell, Th1)、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 17 cell,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质量显著下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益元化腐汤组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结肠质量及其长度(P<0.05或P<0.01),改善结肠病理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益元化腐汤药物干预显著下调γδTCR表达(P<0.05),且抑制Th1细胞(CD4+ IFN-γ+ T细胞)、Th17细胞(CD4+ IL-17+ T细胞)绝对数量和比例(P<0.01),然而对Treg细胞(CD4+ Foxp3+ 调节性T细胞)表达无明显影响。qPCR检测结果显示,益元化腐汤显著下调UC小鼠Th17细胞因子IL-17A和转录因子RORγτ mRNA表达(P<0.01)。结论 彝药益元化腐汤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介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应用“启枢散精化浊”法改善糖尿病GK大鼠胰岛微循环对血糖波动及肠道GLP-1分泌水平的影响*

      2022(4):55-5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3

      摘要 (409) HTML (0) PDF 709.18 K (2977)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启枢散精化浊”法即应用我院院内制剂三生调脂舒改善糖尿病GK大鼠胰岛微循环对血糖波动及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由高脂饲料喂养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模型。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正常Wistar大鼠组),模型组,三生调脂舒组,阳性对照组。于灌胃后每周1次测1日内8:00、10:00、14:00、16:00、18:00 5次血糖水平,并用血糖稳定性指标(MBG、SDBG、LAGE)量化各组血糖稳定性;检测血清GLP-1、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三生调脂舒组各状况优于模型组,可减少大鼠的血糖波动,升高血清GLP-1水平;胰岛素(INS)与模型组比,无统计学意义;GLP-1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 应用“启枢散精化浊”法治疗糖尿病GK大鼠,可促进GLP-1的分泌,降低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保持血糖的稳态,减轻模型GK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的病变,从而起到延缓糖尿病进展的作用。

    • 黄连解毒汤对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2(4):60-6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4

      摘要 (385) HTML (0) PDF 1.44 M (762)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血热型银屑病小鼠模型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SKH-1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热型银屑病模型,并于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银颗粒、黄连解毒汤处理。于建模后1 d、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评价各组小鼠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差异,并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7水平变化,比较其血清CD4、CD8、CD11c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均建模成功,消银颗粒组建模成功9只。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PASI均较建模后1 d升高,且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PASI较给药前1 d下降。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IL-17均低于正常组,其G-CSF、IL-10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IL-17较给药前1 d升高,G-CSF、IL-10较给药前1 d下降。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CD4均低于正常组,其CD8、CD11c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CD4较给药前1 d升高,CD8、CD11c较给药前1 d下降。各组小鼠观察期间均未见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够有效调节血热型银屑病小鼠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促进小鼠皮损的消退。

    • 云南省中医药教育专业建设思路与实证研究*

      2022(4):65-6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5

      摘要 (346) HTML (0) PDF 681.43 K (2884) 收藏

      摘要: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新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为契机,加快中医药专业特色发展,围绕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本文以云南省中医药院校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实践为例,对中医药教育专业建设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专业评价机制,为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 中医药院校本科阶段学术英语教学实践综述*

      2022(4):69-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6

      摘要 (390) HTML (0) PDF 815.86 K (526) 收藏

      摘要:中医药院校在本科阶段开展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教学改革,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多种实践活动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学由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向学术英语的转型,充分证实了中医药院校本科阶段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对现有中医药院校学术英语教学实践进行述评,探讨中医药学术英语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应用等内容,能够为更多中医药院校实施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际指导与借鉴。

    • 体验哲学视域下《黄帝内经》的认知翻译研究

      2022(4):75-7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7

      摘要 (96) HTML (0) PDF 696.28 K (537) 收藏

      摘要: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强调人类体验对概念系统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活动,重点探讨语言的认知基础和翻译中的认知转换。《黄帝内经》正是源于中国古人对自然与人的体验而形成的系统性思想和概念系统的集大成者,从体验哲学视域研究《黄帝内经》中的翻译现象正是对语言起源和认知翻译机制的深挖。本文将体验哲学的3个基本原则与《黄帝内经》中多个翻译实例进行结合,旨在为认知翻译提供鲜活实例,也为《黄帝内经》的翻译提供理论依据。

    • 药用价值真菌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2(4):80-9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8

      摘要 (499) HTML (0) PDF 3.71 M (3457) 收藏

      摘要:肝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的异常修复反应,其特征为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和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长期慢性肝损伤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虽然肝纤维化已被证明是可逆的,但是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药物来直接预防或逆转肝纤维化过程。真菌因其独特的遗传与代谢多样性在天然药物的发现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诸多药用价值真菌,例如灵芝、冬虫夏草、蛹虫草等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已有报道,但缺乏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本文就近十年来具有药用价值真菌的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分类和总结它们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肝纤维化提供参考。

    • 基于步态分析的膝骨关节炎病理步态机理及诊疗评估探讨*

      2022(4):96-9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19

      摘要 (118) HTML (0) PDF 479.26 K (778) 收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步态分析可以通过检测生物力学参数来反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评估其步行能力,并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提供具体数据作为依据。本文通过简述膝骨关节炎的步态生物力学基础、病理步态机理,浅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态特征,并以此为膝骨关节炎诊疗评估提供依据。

    • 多模态MRI在推拿中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022(4):99-10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2.04.020

      摘要 (273) HTML (0) PDF 598.01 K (748) 收藏

      摘要:推拿作为传统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的典型代表,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枢机制与特定脑区结构及功能活动密切相关。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多模态MRI在探讨推拿中枢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多模态MRI无创、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可以进一步了解推拿起效的中枢效应,为其中枢机制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神经影像学依据。因此,笔者对多模态MRI在推拿中枢机制研究中的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