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中医药大学勤云采编系统正式上线!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总目次
  • 下载排行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卷第4期
      理论探讨
    • 张德芳,郭安

      2024(4):1-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1

      Abstract:

      咳嗽病因繁杂,其临床诊疗难度大,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经验。通过梳理总结王旭高辨治咳嗽的学术思想,发现王氏主张咳嗽的四维辨证,分别是辨表里、辨虚实、辨体质、辨时间;在咳嗽的治法中,主张三焦通治,重视上焦宣通、中焦运化及下焦培补,在用药方面重视相反相成的应用,尤其善于寒温并用、升降同调、通补兼施、辛苦合化。

    • 王俊杰,罗光云,李宁,段为钢

      2024(4):5-1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2

      Abstract:

      器官和脏腑分属于现代医学和中医语言,皆指脏器,而中医将脏器又进一步分为脏和腑。随着器官概念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用中医脏腑理论对器官的属性进行梳理,以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指导医学实践。本文先分析中医狭义脏和腑(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的共性和相互关系,然后用脏腑思想分析主要器官的脏腑属性。按照中医思维进一步归纳出:五脏是藏存神、精、血、气和津液5种生命物质的场所,是生命的核心;奇恒之腑一定程度上具有五脏或传化之腑的属性,直接辅佐五脏的功能发挥;传化之腑则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本文还基于脏腑思想初步阐述了中医“天人合一”“脏病治腑”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指导意义。

    • 刘玉良

      2024(4):11-1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3

      Abstract:

      目的 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 《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内容。结论 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 杨豫正,蒋总,姚晓玲,马武开

      2024(4):16-19, 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4

      Abstract:

      痹证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这类病证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产生疼痛、酸楚、麻木之感,并可伴随有关节的屈伸受限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中,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关节疼痛表现的疾病,均可归属于痹证之范畴。尽管《伤寒论》中未直接论述痹证的治疗方法,但已有与痹证相关的论述,且其所载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等,在痹证的临床治疗中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对《伤寒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了这些方剂治疗痹证的内在机制。本文对《伤寒论》中与痹证相关的论述及方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 临床研究
    • 向勇,王春林,田启东,李蕊蕊,董有康

      2024(4):20-2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5

      Abstract:

      目的 探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余下10只设为正常组。实验组采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正常喂养,治疗结束后取材检测,采用ELISA 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兔骨骼肌中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CTGF、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研究,“柔筋温通”手法通过降低骨骼肌损伤局部炎性因子(TNF-α、IL-6)的含量以及通过降低的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来抑制炎性粘连和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促进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

    • 专家经验
    • 彭昭蓉,王海洋,杜时雨,吴青璘,汤小虎

      2024(4):25-28,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6

      Abstract:

      干燥综合征的形成与肺肾密切相关,肺肾亏虚,金水不生,一使津液枯涸,二令脏腑气机不调,津液不布,三致机体阴阳不和,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当滋养肺肾、条畅气机、燮调阴阳,使诸脏腑功能协调,津液生成及输布正常,燥痹乃缓。

    • 何婧琳,张晓琳,钱凤娥

      2024(4):29-3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7

      Abstract:

      本文介绍了张晓琳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张晓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木气失荣、肝郁乘脾是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培土荣木法治疗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养血柔肝、调达肝木的作用,选用柴芍六君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成劲桦,李晓丹,林优,万妮,陈艳林

      2024(4):33-3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8

      Abstract:

      云南省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吴生元教授擅于从阴阳平衡、扶正以达祛邪论治风湿病。吴老认为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疾病的诊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应单纯从湿热蕴结论治,而当从湿热与阴虚标本同辨论治,提出以“清热养阴、除湿止痛”为法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针灸研究
    • 栾莎,马振贤,吕豪,胡艺潇,王祖红,胡芮,李绍荣

      2024(4):36-4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09

      Abstract: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 实验研究
    • 陈蓓,谭成勇,KONGKIATPAIBOON Sumet,蔡祥海

      2024(4):41-46,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0

      Abstract:

      目的 考察蔓生百部中特征性成分原百部碱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在蔓生百部贮存、使用中的变化,探索百部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DAD、C18分析柱梯度分析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等溶剂中的变化情况,并考察甲醇冷浸提取、水回流提取不同贮存时间的蔓生百部特征成分的变化。结果 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等溶剂中不同程度地转变成异原百部碱、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在甲醇溶剂中转变减少;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蔓生百部中原百部碱含量下降,而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含量增加。结论 原百部碱的稳定性较差,且原百部碱是蔓生百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能导致蔓生百部在贮存和使用过程易于药效的降低,中药百部尚需制定定量的检测标准。

    • 徐天才,杨光荣,陈翠,康平德,戚淑威,程远辉,杨少华

      2024(4):47-53, 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1

      Abstract:

      目的 通过药物成分含量检测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当归趁鲜切片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方法 先考察鲜当归杂质处理方法、切片的厚度及其干燥的方式对当归趁鲜切制外观性状、内在结构和药物成分(阿魏酸、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当归饮片中阿魏酸含量进行分析,选出当归趁鲜切制的最适宜工艺条件。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适宜当归趁鲜饮片加工工艺为:首先将鲜当归除去芦头、须根和泥沙,并用水洗净其表面泥土和杂质,稍晾至没有水滴下滴时,放入温棚日晒干燥,直到当归归须和归尾(直径在5 mm以内)已干燥,归身变软,再将全当归切成4 mm薄片,最后放置在温棚日晒干燥,即得当归饮片,其饮片中阿魏酸含量为0.221 1%,挥发油含量为0.9%;当归趁鲜切制最适宜工艺所得的当归饮片质量优于传统方法所得的质量(阿魏酸含量为0.193 0%,挥发油含量为0.8%)。结论 所得的加工工艺合理、可行,为后期当归趁鲜切片工艺研究奠定基础。

    • 孙维浩,李涛,王雪琴,江世智,雷婷

      2024(4):54-60,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2

      Abstract:

      目的 以经济、简洁、高效的Pinnick氧化反应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生物碱TMC-205。方法 使用6-溴吲哚-3-甲醛作为起始原料,经过Heck-dehydration反应制备底物2。随后,以Pinnick氧化反应最优条件合成吲哚生物碱TMC-205。结果 完成了Pinnick氧化反应的最优条件探索,并以78%的产率合成了TMC-20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Pinnick氧化合成TMC-205的最佳方案,为TMC-205及其类似物的深入研究和合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李绍花,陈宇凡,钱海珊,陈邦,陈福长,李红芳,何红平,李宝晶

      2024(4):61-6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3

      Abstract:

      目的 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 var. nuda Nakai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白背叶楤木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后,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白背叶楤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1)、(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2)、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3)、capillasterolide(4)、二十六烷(5)、(-)-loliolide(6)、 methyl hematinate(7)、对羟基苯乙胺(8)、(S)-methyl 2-acetamido-3-phenylpropanoate(9)、异香草酸(10)、vanillic acid(11)、p-hydroxybenzoic acid(12)。结论 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白背叶楤木中分离得到。

    • 陈简,颜明丽,谭晓玉,张笑萌,李云英,刘录

      2024(4):66-74,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4

      Abstract:

      目的 从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角度探讨基于米糠脂肪烷醇的中药复方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受试物组(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灌胃等体积双蒸水外,其余各组脂肪乳灌胃复制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相应受试物4 w后,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脂质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C、TG、LDL-C水平(P<0.01,P<0.001);HE和油红O染色可见,受试物能减少肝脏中的脂肪蓄积,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升高肝脏CYP7A1 mRNA的表达(P<0.001)、降低PCSK9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米糠脂肪烷醇复配山楂、三七的中药复方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胆固醇摄取和利用有关。

    • 综述
    • 谭员会,孙思琪,李佳为,李学芳,顾雯,贺森,何旭东,俞捷

      2024(4):75-89,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5

      Abstract:

      四数九里香作为传统民族药,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和香豆素等成分,表现出抗炎、镇痛、趋避杀虫和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本文对四数九里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潜在毒性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慢性毒性等方面仍值得深入研究。对四数九里香功能特性开展系统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到创新药物的开发中,对于进一步提高四数九里香产品附加值、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陈小露,赵荣,任泽琴

      2024(4):90-97,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6

      Abstract: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且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寻找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针灸可以有效地活血通络、补益气血、调节阴阳,是有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结合各种现代康复技术比单一的针灸或康复治疗手段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检索了近10年以来的中英文文献,对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和基础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研究者探寻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相关基础机制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 肖湘滇,管娇琼

      2024(4):98-105,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7

      Abstract:

      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有效缓解抗真菌西药种类有限和耐药菌株普遍存在而导致的临床治疗困境。本综述旨在整合并讨论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和机制研究中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真菌中药和创新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段锦龙,马卫国

      2024(4):106-112, DOI: 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4.04.018

      Abstract:

      目的 系统评价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CNKI、Wanfang Database、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2022年7月31日,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6项研究,包含1 960例患者,依据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后在精子密度[MD=5.28, 95%CI(1.55, 9.02), P=0.006]、A级精子[MD=6.69, 95%CI(5.01, 8.38), P<0.000 01]、A+B级精子[MD=10.57, 95%CI(7.28, 13.85), P<0.000 01]、配偶妊娠率[RR=1.25, 95%CI(1.13, 1.39), P<0.000 01]、总有效率[RR=1.46, 95%CI(1.3, 1.63), P<0.000 01]均显著高于西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精液量[MD=0.88, 95%CI(0.71, 1.04), P<0.000 01]、精子密度[MD=7.19, 95%CI(1.92, 12.46), P=0.007]、A级精子[MD=7.9, 95%CI(4.59, 11.2), P<0.000 01]、A+B级精子[MD=8.52, 95%CI(3.99, 13.04), P=0.000 2]、配偶妊娠率[RR=1.79, 95%CI(1.31, 2.44), P=0.000 3]、总有效率[RR=1.23, 95%CI(1.12, 1.35), P<0.000 01]均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 五子衍宗丸单用或联合西药在改善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配偶妊娠率、总有效率指标上优于西药。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卷第4期
    全选
    显示模式: |
    • 测试

      zfl

      Abstract:

      为了研究黄花倒水莲花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本实验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1D-NMR波谱数据和文献比对,从黄花倒水莲花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中分离鉴定出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紫云英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吡喃木糖苷(3),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5),芦丁(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FRAP法对所获得化合物进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6均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化合物4的总抗氧化能力达到4.533 mmol/g(Vc为5.951 mmol/g)。研究结果不仅丰富黄花倒水莲花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其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1
    • 针灸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尹国臣, 徐金龙, 贺明, 何喆, 孙玉环, 张君宝, 赵荣

      Abstract: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 及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全面搜索针灸辅助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 - 2023 年 12 月 31 日。由 2 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分析文献;采用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软件 Stata16.0 对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28 篇文献,共 1315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能够提高 IVF-ET 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植入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临床妊娠率 = 4.52 , P = 0.000 ; Z着床率 = 2.5 , P = 0.012 ;Z植入率 = 2.79,P = 0.005) ;对于持续妊娠率、活产率、生化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Z持续妊娠率 = 1.24,P = 0.215;Z活产率 = 1.54,P = 0.123;Z生化妊娠率 = 0.28 , P = 0.777 ;Z自然流产率 = 0.32,P = 0.746) 。结论 当前有限证据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所纳入的研究数量和质量都有限,所以还需要更高质量的 RCTs 进行验证,为针灸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证据。

      • 1
    •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析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

      郝心, 丁宁, 张悦, 吴萌, 李志刚

      Abstract: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微生物-肠-脑轴”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已成为近年来防治AD的新靶标。中医认为脑与肠经络循行上相互关联,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针灸具有整体调节、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能够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器,良性调控“微生物-肠-脑轴”。然而,针灸治疗AD的肠道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微生物-肠-脑轴”与AD的相关性,并探讨针灸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治疗AD的机制,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1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从脾胃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基础

      张荣, 徐强, 窦婧, 王晓波, 王宏峰, 王晓忠

      Abstract:

      肠道菌群失调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MAFLD。从脾胃论治乃中医临床肝病经典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调节肠道菌群成为从脾胃论治MAFLD新的研究途径。笔者从肠道菌群入手阐述中医从脾胃论治MAFLD的机制,为中医从脾胃论治MAFLD提供现代生物学基础。

      • 1
    • 中医利水渗湿法治疗痛风性肾纤维化最新研究进展

      殷娜, 刘杰, 谢佳兵, 张春菲, 王红云, 彭江云, 万春平

      Abstract:

      纤维化是痛风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中医基于“脾肾亏虚、水湿内停、痰浊结聚、瘀血凝滞”基本病机,以“利水渗湿”为法在治疗和调控痛风性肾纤维化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以痛风性肾纤维化、痛风性肾病、中医、中药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检索近20年相关文献,系统综述痛风性肾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机制和具有“利水渗湿”功效中药及复方抗痛风性肾纤维化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利水渗湿”法治疗痛风性肾纤维化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 1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双姜胃痛丸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

      陈帅, 龙玉淮, 李媛媛, 陈福长, 钱海珊, 王亭, 何红平, 李宝晶

      Abstract:

      目的 研究双姜胃痛丸中活性成分治疗胃炎的作用方式与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本草组鉴(HERB)、公共化学数据库(PubChem)、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序毒性预测平台(ADMET lab2.0)和小分子靶点预测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双姜胃痛丸的有效活性成分与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胃炎靶点。使用韦恩图与Cytoscape 3.9.1获取交集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根据Degree值获取核心成分。STRING蛋白质互作平台用于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根据Degree值得到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取核心信号通路。最后运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核心信号通路中的靶点与核心成分进行结合验证。 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双姜胃痛丸中的22个核心成分可能通过调节16个核心靶点发挥治疗胃炎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是其治疗胃炎的核心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核心成分与EGF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EGFR、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B)、Janus激酶 1(JAK1)和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结合。其中Desglucoanagalloside B (DBR12)、Methyl lucidenate F(KCZ14)、Cyqualon(JH14)与EGFR的结合能分别为-10、-9.3和-9.1 kcal/mol,结合程度优于EGFR共晶配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验证了EGFR与核心成分DBR12、KCZ14和JH14之间形成了稳定而强烈的结合,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方法计算平均结合自由能分别为-39.28、-23.19和-42.03 kcal/mol。 结论 双姜胃痛丸在胃炎的治疗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EGFR、GSK3B、JAK1和SRC可能为其中的关键靶点,EGFR信号通路为核心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双姜胃痛丸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1
    • 张晓琳教授运用培土荣木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探析

      何婧琳, 张晓琳, 钱凤娥

      Abstract:

      介绍了张晓琳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张晓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木气失荣,肝郁乘脾是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培土荣木法治疗此证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养血柔肝,调达肝木的作用,方用柴芍六君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1
    • 基于米糠脂肪烷醇的中药复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陈简, 颜明丽, 谭晓玉, 张笑萌, 李云英, 刘录

      Abstract:

      目的 从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角度探讨基于米糠脂肪烷醇的中药复方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受试物组(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灌胃等体积双蒸水外,其余各组脂肪乳灌胃复制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相应受试物4周后,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脂质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C、TG、LDL-C水平(P<0.01,P<0.001);HE和油红O染色可见,受试物能减少肝脏中的脂肪蓄积,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受试物能明显升高肝脏CYP7A1 mRNA的表达(P<0.001)、降低PCSK9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米糠脂肪烷醇复配山楂、三七的中药复方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胆固醇摄取和利用有关。

      • 1
    •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卒中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陈小露, 赵荣, 任泽琴

      Abstract:

      目的:旨在为后期研究者探寻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探索提供研究思路。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检索库近10年以来的中/英文文献,整理了该领域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基础机制研究。结果:目前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是以临床研究居多,其主要的机制研究聚焦在与药物、认知康复训练、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联合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改善突触可塑性、平衡氧化应激方面。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目前尚无有确切询证依据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联合治疗比单一的针灸或康复治疗手段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系统的机制研究仍有待完善。

      • 1
    • 吴生元教授从湿热与阴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成劲桦, 李晓丹, 林优, 万妮, 陈艳林

      Abstract:

      云南省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吴生元教授擅于从阴阳平衡、扶正以达祛邪论治风湿病。吴老认为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疾病的诊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应单纯从湿热蕴结论治,而当从湿热与阴虚标本同辨论治,提出以“清热养阴、除湿止痛”为法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1
    • 基于“四维辨证”探讨王旭高辨治咳嗽学术思想

      张德芳, 郭安

      Abstract:

      咳嗽病因繁杂,其临床诊疗难度大,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经验。通过梳理总结王旭高辨治咳嗽的学术思想,发现王氏主张咳嗽的四维辨证,分别是辨表里、辨虚实、辨体质、辨时间;在咳嗽的治法中,主张三焦通治,重视上焦宣通、中焦运化及下焦培补,在用药方面重视相反相成的应用,尤其善于寒温并用、升降同调、通补兼施、辛苦合化。

      • 1
    •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栾莎, 马振贤, 吕豪, 胡艺潇, 王祖红, 胡芮, 李绍荣

      Abstract: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 1
    • 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皮肤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肖湘滇, 管娇琼

      Abstract:

      []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有效缓解抗真菌西药种类有限和耐药菌株普遍存在而导致的临床治疗困境。本综述旨在整合并讨论中药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和机制研究中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真菌中药和创新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1
    • 《伤寒论》痹证相关论述及方药探讨

      杨豫正, 蒋总, 姚晓玲, 马武开

      Abstract:

      痹证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这类病证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产生疼痛、酸楚、麻木之感,并可伴随有关节的屈伸受限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中,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关节疼痛表现的疾病,均可归属于痹证之范畴。尽管《伤寒论》中未直接论述痹证的治疗方法,但已有与痹证相关的论述,且其所载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等,在痹证的临床治疗中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对《伤寒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了这些方剂治疗痹证的内在机制。本文对《伤寒论》中与痹证相关的论述及方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 1
    • 吲哚生物碱 Luteoride A的全合成研究

      李俊杰, 吴珍珍, 宋进婕, 雷婷, 江世智

      Abstract:

      Luteoride A是一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吲哚生物碱,因其3位和7位分别具有天然产物中不常见的(E)肟基侧链和反式异戊二烯基团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利用原子经济性、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E-异构体)的形式烷基化反应和新型Heck-dehydration反应,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合成Luteoride A的方法,仅用1个关键反应步骤,总收率为78%。

      • 1
    • 基于“圆运动”气机升降理论论治经行头痛

      王超颖, 刘庭秀, 任玥晗, 杨靓靓, 刘新敏

      Abstract:

      经行头痛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其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基于“圆运动”的气机升降理论,从“圆运动”的时空观入手,以中医五行、六经辨证理论为支撑,提出经行头痛的主要病机为木旺上升太过、少阳枢转不利、土湿下降不及,在治疗上应分别以平肝潜阳、枢转气机,健脾和胃为原则,以恢复气机升降和正常“圆运动”,则头痛自消,为经行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1
    • 过敏煎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干预Th2型特应性皮炎的药效作用

      刘燕娇, 谭伟, 鲁诚, 王睿睿, 张祎, 张丽娟

      Abstract: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过敏煎(Guomin Decoction, GMJ)通过JAK1/JAK2-STAT1/STAT3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干预Th2型特应性皮炎的药效作用。方法 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是正常组(Normal组)、模型组(Model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Dex.组)、过敏煎高、中、低剂量组(GMJ-H、M、L组),采用2 nmol MC903(Calcipotriene)反复涂抹于小鼠右耳诱导建立A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搔抓次数、测量小鼠耳肿胀程度、脏器系数,采用HE染色与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形态变化及肥大细胞数目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L-5、IL-33、TSLP、HIS、LTB4、IgE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皮损组织中IL-4、IL-33、TNF-α的表达。体外,采用MTT法检测过敏煎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1 μg·mL-1 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细胞炎症模型,采用 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NO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JAK1/JAK2-STAT1/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Model组比较,过敏煎干预后特应性皮炎小鼠的搔抓次数明显减少、耳肿胀明显减轻、耳部皮损处病理明显改善;脾脏指数降低、胸腺指数升高,皮损中肥大细胞数目下降,血清中TSLP、IL-4、IL-5、IL-33、IgE、HIS和LTB4的表达以及皮损组织IL-4、TNF-α和IL-33表达水平下调;体外 实验结果表明,过敏煎在23~75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受试剂量下过敏煎显著抑制炎性细胞中NO、IL-6的表达和释放,抑制JAK/STAT通路中相关蛋白JAK1、JAK2、STAT1、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过敏煎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JAK-STAT通路的激活,从而发挥改善特应性皮炎小鼠炎症反应的药效作用。

      • 1
    • 白背叶楤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李绍花, 陈宇凡, 钱海珊, 陈邦, 陈福长, 李红芳, 何红平, 李宝晶

      Abstract:

      目的 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 var. nuda Nakai芽苞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白背叶楤木芽苞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后,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白背叶楤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1)、(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2)、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3)、capillasterolide(4)、二十六烷(5)、 (-)-loliolide(6)、methyl hematinate(7)、对羟基苯乙胺(8)、(S)-methyl 2-acetamido-3-phenylpropanoate(9)、异香草酸(10)、vanillic acid(11)、p-hydroxybenzoic acid(12)。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白背叶楤木中分离得到。

      • 1
    •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姚乃礼教授慢性肝病诊疗经验

      张荣, 刘震, 刘慧敏, 马继征, 刘绍能

      Abstract: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文献、临床医案,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研究姚乃礼教授慢性肝病诊疗经验。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姚老相关慢性肝病中医文献,整理姚老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医案,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登录方法对这两部分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以“姚老在慢性肝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思维认知”为核心,包含“姚老建立慢性肝病认识的思维要素”、“姚老建立慢性肝病临床治疗模式的构成要素”两个方面的理论框架。结论:运用扎根理论初步建立姚老治疗慢性肝病学术思想的理论框架。

      • 1
    • 刍论器官的脏腑属性

      王俊杰, 罗光云, 李宁, 段为钢

      Abstract:

      器官和脏腑分属于现代医学和中医语言,皆指脏器,而中医将脏器又进一步分为脏和腑。随着器官概念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用中医脏腑理论对器官的属性进行梳理,以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指导医学实践。本文先分析中医狭义脏和腑(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的共性和相互关系,然后用脏腑思想分析主要器官的脏腑属性。按照中医思维进一步归纳出:五脏是藏存神、精、血、气和津液五种生命物质的场所,是生命的核心;奇恒之腑不同程度具有五脏或传化之腑的属性,直接辅佐五脏的功能发挥;传化之腑则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本文还基于脏腑思想初步阐述了中医“天人合一”“脏病治腑”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指导意义。

      • 1
    • 民族药四数九里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谭员会, 孙思琪, 李佳为, 李学芳, 顾雯, 贺森, 俞捷

      Abstract:

      四数九里香作为传统民族药,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和香豆素等成分,展现出抗炎、镇痛、趋避杀虫和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本文对四数九里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潜在毒性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慢性毒性等方面仍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四数九里香功能特性系统深入地挖掘并将其应用到创新药物的开发中,对于进一步提高四数九里香产品附加值、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1
    • 《伤寒论》治疗反应病机观探析

      刘玉良

      Abstract:

      [目的]指出《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中根据治疗反应来反推病机的治疗反应病机观研究有益于临证应用。[方法]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仲景认识病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治疗反应病机观颇具独创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结论]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 1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吕光荣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杨志君, 徐煜, 姜琳, 车江美, 李彭辉, 吕光荣, 董有康

      Abstract: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吕光荣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失眠方面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收集吕光荣教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全部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得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R4.3.1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336首,涉及174味中药,高频药物为:茯苓、白术、丹参、甘草、酸枣仁,频次最高的药物为茯苓(281次),药性分布:温>平>寒>凉>热,以温性(43.70%)为主;药味分布:甘>辛>苦>酸,以甘味居多(39.65%);归经主要归脾、肺、肝经,以脾经为主(20.45%);共现次数最高的是酸枣仁-茯苓(233次),最佳聚类数为3类,有3组药物的相关性较高。结论:吕光荣教授治疗失眠,以因人制宜、先病后证为指导,以调和阴阳、以安五脏为治则。

      • 1
    • 敦土利水针法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探源

      陈阳, 蔡名, 庄海娜, 夏小焱, 章小娟, 王菁, 赵荣

      Abstract: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女性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高胰岛素血症与高雄激素血症共同影响生殖轴功能,引起卵泡发育障碍、不孕及脂质代谢障碍。敦土利水针法针对PCOS患者脾肾不足、水湿停聚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行相克理论,以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丰隆为主穴,脾肾同治,行气利水,结合卵巢生理进行调周治疗,可达到调节糖脂代谢、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正常发育、改善卵巢功能的目的。

      • 1
    •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杜时雨, 王海洋, 彭昭蓉, 汤小虎

      Abstract: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感六淫邪气,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而发;久病脏腑精气亏损,肌肉瘦削,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总结,急性期热毒偏胜,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热毒内陷心营,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湿热偏重,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瘀热偏重,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慢性期气血两虚,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阴阳失调,阴虚偏重,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阳虚偏重,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治疗时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 1
    • 复方黄黛片有效成分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肝癌治疗研究

      金成, 白玲

      Abstract:

      目的 探讨复方黄黛片有效成分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联合装载纳米粒的制备及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单乳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联合装载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纳米粒。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率和模拟体外释药,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粒径。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和Huh-7细胞吞噬摄取纳米粒,采用MTT测定法检验细胞活力,细胞存活分析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联合载药纳米粒呈球形,粒径为115.09±36.71 nm,多分散指数0.131。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5.17±1.26%、1.03±0.45%、1.72±0.67%和16.15±4.7%、76.74±6.8%、83.09±9.4%。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模拟体外释药曲线早期呈爆发释放,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荧光显微镜结果可见肝癌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摄取,MTT检测显示药物单体和联合载药纳米粒作用后细胞活力较对照降低,联合载药纳米较药物单体粒作用显著,细胞存活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结论 复方黄黛片有效成分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联合装载纳米粒显示出明确的肝癌治疗效果,这为中药的临床给药提供了新的剂型。

      • 1
    • 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刘晓兰,左祥铎,段俊华,邱斌,俞捷,李静平(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刘晓兰, 左祥铎, 段俊华, 邱斌, 俞捷, 李静平

      Abstract:

      糖尿病患者日久气血阴阳俱损,本虚邪留,热、瘀、痰、浊错综复杂,损伤肾、心、目、四末、筋骨、肌肤等,引发数种多变的棘手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愈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成为研究重点。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本文综述了常见7种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治疗理论,相应中药和中成药及中医外治手段应用概况,以期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1
    • 基于转录组探讨蠲痹颗粒治疗寒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夏桃, 王忠丽, 倪媛, 杨帆, 杨晨, 孟媛, 朱珊珊, 普勇斌

      Abstract:

      目的:通过对蠲痹颗粒治疗前后的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探讨蠲痹颗粒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例[平均年龄(45.8±10.8)岁](RA组),其中女性13例(65.0%),男性7例(35.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蠲痹颗粒。同时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供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分别抽取两组RA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样,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的CD4+ T淋巴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挖掘蠲痹颗粒治疗RA的潜在机制。结果:RNA-seq测序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共筛得205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GO分析与已知GO数据库中RA疾病显著相关的12个生物学过程显著重合。仅经甲氨蝶呤治疗的RA患者,主要影响炎症反应和肽段酪氨酸的磷酸化。而同时使用甲氨蝶呤加蠲痹颗粒治疗一个月后的RA患者的在RA疾病显著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富集明显减少,仅有2个富集,治疗三个月后不再有相关生物学过程富集。结论:蠲痹颗粒可能通过干预CD4+ T淋巴细胞中与RA疾病高度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达到高效治疗RA的目的。

      • 1
    • 4种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刘朝金, 张晓梅, 庹呈杰, 王跃平, 汤素云, 周博, 赵映梅, 赵庆

      Abstract:

      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是人参皂苷在机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在抗癌、抗菌、抗炎、保护心脑系统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已被广泛作为结构改造的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改造,可以增强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生物活性和减少毒副作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近年来,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转化法对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进行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化学方法主要是针对分子中的羟基进行结构改造,结构改造的方法主要有酯化、酰胺化、引入含氮官能团等途径。生物转化法的改造位点多样化,该法具有特异性强、 转化率高、 微生物来源丰富的特点。本文对4种达玛烷型皂苷元的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皂苷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进一步开发利用,为云南省丰富的三七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1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青蒿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作用靶点分析

      吴招, 胥兴彩, 张春菲, 邹楠婷, 张浩洪, 莫庆艳, 巨鸣谦, 万春平

      Abstract: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青蒿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出青蒿中所含有的化学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经 Uniprot 数据库进行名称标准化处理。再利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LN相关基因,利用R软件绘制韦恩图并筛选出青蒿治疗LN的共同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 Cytoscape3.8.0 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可视图并筛选出核心基因,对共同作用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青蒿中筛选得到22个有效成分,去除重复靶点得青蒿靶点42个,LN中相关靶点有842个,利用韦恩图筛选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0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青蒿治疗LN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菌反应、膜微区、细胞因子受体结合、信号受体调节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青蒿治疗LN主要与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TNF信号通路,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 通过分析药物主要活性成分,构建PPI网络和青蒿-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青蒿治疗LN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青蒿临床应用治疗LN的机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 1
    • 白果仁35%乙醇水洗脱部位多糖及多肽的含量测定

      夏应婷, 王文君, 王蕾, 刘安, 程锦堂, 李国栋

      Abstract:

      目的:对白果仁止咳有效部位35%乙醇水洗脱部位中多糖及多肽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白果仁的综合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双缩脲法,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的考察。结果:白果仁35%乙醇水洗脱部位多糖的含量占13.99%,多肽的含量占31.41%,二者均在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6%、97.9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白果仁35%乙醇水洗脱部位多糖和多肽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 1
    • 傣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现状及前景浅析

      赵玉雪

      Abstract: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频发病,流感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季节性过敏源诱发、吸烟习惯等均可一定程度上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其中,矽肺、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居高不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疗效明显,中医药在疫情防控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医药是我国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元素,傣医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和研究基础,对众多疾病防治均有一定疗效,具有重要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如何对傣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验方单方开展进一步挖掘与开发研究,进而促进傣医药验方单方筛选和推动形成完善的临床评价体系,进行了本次分析研究。

      • 1
    • 于天源教授临床调神经验总结*

      张英琦, 王厚融, 于天源, 刘志凤, 孙佳伟, 张汉钰, 刘家玥

      Abstract:

      中医治病强调调神、治神,调神在治疗疾病、调养身体的过程中具有发挥重要作用。于天源教授在治疗以“神伤”为主要病机的各类疾病时强调医者、患者应遵循调神四要点“稳静中调神、守神达调神、调神不扰神、语音诱导调神”,并将此观念融入到针灸、推拿临床调神,既是对中医经典的继承,也是临床创新。针灸调神强调重用背俞加膈俞、头面四穴结合辨证调神,推拿调神强调依次按照放松安神、通经调神、枢机调神、温热养神顺序施用相应手法调神。本文系统总结于教授调神经验,以飨同道。

      • 1
    • 抗癌吲哚生物碱TMC-205的合成研究

      孙维浩, 李涛, 王雪琴, 江世智, 雷婷

      Abstract:

      目的 以经济、简洁、高效的Pinnick氧化反应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生物碱TMC-205。方法 利用化合物2为起始原料,通过优化Pinnick氧化反应条件,确定合成吲哚生物碱TMC-205的最佳工艺。结果 完成了Pinnick氧化反应的最优条件探索,并且以78%的产率合成TMC-20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Pinnick氧化合成TMC-205的最佳方案,并且为TMC-205及其类似物的深入研究和合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1
    • 益气通窍饮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刘静丹, 谢梁震, 韩德录, 周凌

      Abstract:

      目的:观察益气通窍饮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鼻腔冲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益气通窍饮,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SNOT-20量表评分、Lund-Kennedy和Lund-Mackey评分、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NOT-20量表、Lund-Kennedy和Lund-Mackey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窍饮联合布地奈德可显著改善治疗肺脾气虚型CRS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优于单纯的鼻喷激素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RP、TNF-α、IL-6水平有关。

      • 1
    • “乌附抑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水寒土湿木郁型)的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研究

      许云姣

      Abstract:

      目的:观察自主研制的“乌附抑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水寒土湿木郁型)患者的临床症候疗效。方法:选取72例GERD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服用乌附抑酸汤(颗粒剂型),每日3次;对照组36例,服用香砂六君子汤(颗粒剂型),每日3次,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治疗的安全性。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RDQ及GERDQ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RDQ及GERDQ量表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焦虑自评SAS量表积分、抑郁自评SAS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SAS、SDS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3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复发率为5.56%(2/36),对照组复发率为22.22%(8/36),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附抑酸汤”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水寒土湿木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1
    • 从中和观探讨“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的内涵

      赵鑫, 徐敏, 朱婷, 臧雪, 饶玉蓉, 王华宁

      Abstract: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统称为至阴,言其通于土气,并取决于胆。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推演出“中和”是土属性的重要特点。基于“中和观”的隐喻,运用阴阳、五行及气血津液等说理工具来分析其中“至阴”与“通于土气”的实质内涵与诠释维度,并提出至阴之类与人体受纳健运、营卫寤寐、气机升降、预防调摄密切相关,有助于对经典理论进行正确的理解,彰显经典的重要性,进而指导临床应用。

      • 1
    • 论胆汁酸是非特异性肠炎的重要病因

      段为钢, 罗光云

      Abstract: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往往只能进行对症处理,疗效有限,经常迁延不愈,预后较差。为了寻求病因,本文从这组疾病的共性特征入手,结合其他胆汁酸所致疾病,得出其主要病因是较多的胆汁酸盐进入肠道腐蚀黏膜所致,同时可能伴有次级胆汁酸盐的毒性作用。因结肠细菌丰富继而发生感染、菌群失调和免疫失衡。胆汁源自肝木,小肠属火,大肠(结肠)属金,这种疾病的发生也可以用中医理论归纳为“木火蚀金”。本文对胆汁酸盐过多进入肠道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 1
    • 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质量评价研究

      高世佳, 高 瑞, 罗 杰, 杨竹雅, 谭文红, 刘 录

      Abstract: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及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物质基准的质量评价及后续S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mm×4.6mm,5 μm),乙腈-0.1 %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15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对共有峰进行归属,运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质量分析,并对其中5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5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3,确定共有峰8个。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4个质量差异标志物。5个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其各自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 %~103.49 %,RSD均<2.00 %,含量分别为0.357~1.286、0.072~1.138、0.115~0.684、0.068~0.544、0.026~0.297 mg/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质量控制和评价。

      • 1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刘健, 杨爽, 董淼, 黎明全

      Abstract: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5—7月在院一体化培养的硕士研究生29名,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教改组、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对两组进行岗位胜任力、理论知识、教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教改组在多项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以及理论知识和教师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及教学评价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供给与转化提供有效衔接。

      • 1
    • 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含量比较

      段丽萍, 杨志, 陈晓雪, 赵高琼, 沈红娅

      Abstract: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部位、生长年限及采收期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的含量变化,为大发表药材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大理、楚雄、玉溪3个大发表药材主要产地,以及玉溪产大发表药材的不同部位、生长年限及采收期的异荭草苷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的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玉溪产大发表药材的异荭草苷含量为190μg/g,较优于大理和楚雄;大发表药材的不同部位中异荭草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异荭草苷含量最高的是花,其次是叶、枝、茎、根等;从1年生到3年生,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从7月初到11月初,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含量逐渐升高。结论 初步揭示了不同产地、部位、生长年限及采收期大发表药材中异荭草苷的含量变化情况,为大发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1
    • 从仿生学角度分析五禽戏调形效应

      谢超群, 谢芳芳, 岳虹妤, 马健文, 姚斐

      Abstract:

      五禽戏是仿生学功法,针对五禽戏前俯、后仰、侧屈、旋转等不同方式的动作以及平衡步、马步等基本步型,按颈、上肢、躯干、下肢部位分别分析五禽戏的调形作用,发现五禽戏可以增强肌力,调节肌筋膜弹性,提高关节活动度,为功法处方的建立和临床五禽戏的应用提供思路。

      • 1
    • 姜云武教授扶阳调神针法探析

      p FontSize=''>张杨△, 姜云武, 黄培冬, 崔曼丽, 田宇航, 赵燕菲, 罗金华, 陶海涛

      Abstract:

      姜云武教授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姜云武教授擅长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扶阳运气调神”针法。本文从“学术理论、取穴配穴、针法操作、练针方法、科学研究”等方面对该针法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特点进行总结论述,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思路和参考。

      • 1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脑瘫五脏背俞穴温度敏化规律的研究

      张粲, 单娥仙, 徐娜, 赵泽明, 邰先桃△

      Abstract: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痉挛型脑瘫(SCP)患儿的背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温度敏化的规律,为脑瘫的辅助诊断和“从脊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SCP患儿85例SCP,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其背部五个背俞穴的温度,研究穴位发生敏化的情况,同时设置8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SCP患者背部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个俞穴的温度均比较低(P<0.05),且存在穴位发生敏化现象的界值。SCP 患儿背部五个背俞穴的敏化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其中,肝俞、肾俞、脾俞与MAS量表评分呈正性相关。结论:痉挛型脑瘫(SCP)存在五脏背俞穴温度敏化现象,可为CP辅助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1
    • 滇南医学流派的形成溯源与特色初探

      段蕊, 杜时雨, 刘晓丽, 肖妮沁, 李兆福

      Abstract:

      滇南医学流派始于庄礄入滇,成形于明清时期,追溯其源可发现早在青铜器时代,白族土著居民便掌握了简单外科工具的制造技术,用于治疗简单的外科疾病。在中央集权制度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大量移民入滇及官办医学的推行,中原医药文化与技术自秦朝之始不断涌入滇南地区,并与本地医药文化冲撞融合、兼容并蓄,历千经百年,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滇南医学”。如今的滇南医学流派容纳着云南地区的各新兴医学流派,融地域性、民族性、兼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具有源远流长、学派纷呈、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等学术特色。

      • 1
    • 仙鹤草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作用靶点研究

      王月, 王斯, 胡雨, 段为钢, 陈欢

      Abstract:

      目的:体外水平初步探究仙鹤草有效活性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筛选仙鹤草的有效活性成分并获得仙鹤草-UC交集靶点,对其靶点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结合紧密的靶标蛋白。体外构建RAW264.7和Caco-2细胞模型,验证筛选出来的有效活性成分对炎症因子、巨噬细胞极化和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仙鹤草主要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山柰酚、槲皮素、儿茶素、鞣花酸,以上成分能明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因子IL-1β、IL-6 、TNF-α、INOS、CD86的表达,但是对肠紧密连接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善。其重要靶标基因为:MMP3、MMP2、BCL2L1、CD40、FOS,主要富集在Nf-κb、PI3K-Akt 、MAPK、HIF-1 、TGF -β等信号通路上。结论:以上结果表明仙鹤草有效成分能降低炎症水平,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MP3、MMP2、BCL2L1、CD40、FOS等基因从而调控Nf-κb、PI3K-Akt 、MAPK、HIF-1 、TGF -β等信号通路达到治疗UC的作用。

      • 1
    • 慢性胃炎阴虚证证素分布及肠道菌群差异性研究

      谢嵛嵛, 朱龙, 胡莹莹, 黄琰钰, 林雪娟, 黄伟荣

      Abstract: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的证素分布情况及肠道菌群差异性,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52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阴虚证患者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阴虚证患者17例,以及健康人31例。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CAG与CNAG阴虚证的证素分布差异,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肠道微生物检测,寻找差异菌群,分析CAG与CNAG阴虚证的证素分布与肠道菌群差异性的关系。结果:(1)证素分布情况:CAG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杂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阳虚、阳亢。CNAG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杂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血虚、阳虚。两组间各病位证素分布无明显差异;兼杂病性证素在积分的比较中,痰证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物种组成情况:属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C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经黏液真杆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嗜胨菌属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CN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嗜胨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放线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在Lachnospiraceae_UCG010、UCG003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减少(P<0.05)。相比CAG阴虚组,CNAG阴虚组在经黏液真杆菌属的丰度上明显减少(P<0.01);而CAG阴虚组在厌氧菌属、粪球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相较于CNAG阴虚组出现明显富集(P<0.05)。LEfse分析共获得17个生物标记物,CAG阴虚组4个,CNAG阴虚组11个,健康组2个。结论:CAG与CNAG阴虚组的证素分布存在差异,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炎的发展密切相关。

      • 1
    • UPLC法测定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及槲皮素的含量

      刘玉甜, 李宁

      Abstract: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测定水红花子药材中花旗松素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90 nm,流速0.2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建立的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良好。花旗松素、槲皮素进样浓度分别在3.258~104.272 μg·mL-1,2.983~95.452 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均为98.8%,RSD值分别1.9%、2.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在同一波长下快速测定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及槲皮素的含量,为水红花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1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榆三黄膏治疗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作用机制

      卢鑫, 刘德武, 龙景乾, 蔡猛, 彭景

      Abstrac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榆三黄膏治疗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芪榆三黄膏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使用 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获得芪榆三黄膏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关键靶标;运用DAVID 数据库对关键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搭建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结果:筛选得到芪榆三黄膏的药效成分91个、药物靶点154个、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不良靶点679个,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关键靶点26个,富集分析后获得175 个 GO 功能项目和 68 条 KEGG 信号通路。结论:芪榆三黄膏的活性成分可经PI3K-Akt、IL-17、MAPK、AGE-RAGE等通路,作用于TNF、IL-2、AKT1、EGFR、GSK3B等靶点,来发挥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作用。

      • 1
    • 盐酸小檗碱结晶水及其稳定性研究

      段丽萍, 杨志, 陈晓雪, 陈雪江

      Abstract: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原料药中的结晶水类型及含水量,以及盐酸小檗碱片制剂工艺对原料药结晶水的影响,为完善盐酸小檗碱片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对盐酸小檗碱原料药中的结晶水进行研究,并考察盐酸小檗碱片生产过程及稳定性考察期间结晶水的变化情况。结果 盐酸小檗碱以二水物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四水物和游离水;盐酸小檗碱片生产过程及稳定性考察期间原料药结晶水基本无明显变化。结论 明确了盐酸小檗碱原料药中的结晶水,并做好盐酸小檗碱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助于确保其制剂质量均一、稳定、可控。

      • 1
    • 针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疼痛的进展

      苏秘, 赵荣, 贺潇月, 陈维, 胡璘媛

      Abstract:

      中医针灸镇痛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国际公认,已成为止痛的常用辅助替代疗法。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在亚洲人群中较多见,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疼痛在NMOSD患者中十分常见,高达80%以上的NMOSD患者可出现疼痛,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本文旨在总结针灸治疗NMOSD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 1
    • 浅析《金匮要略》中防风与防己两药的应用和配伍特点

      刘文彬, 梁海莹, 何嘉峰, 黄璐瑶, 王皓锋, 陈信生

      Abstract:

      本文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含有防风、防己的方剂,发现张仲景对于这两味中药的使用具有鲜明的特色:防风擅长祛风,经方中常与解表药桂枝、补气药人参、养血活血药当归(生地)、温里药附子(干姜)相配伍;防己擅长利水,经方中常与温阳化气药桂枝、补气药黄芪、利水药茯苓相配伍;同时防风、防己合用可治风邪夹杂之证。本研究旨在探究防风、防己在《金匮要略》中的用药特点,总结医圣张仲景对这两味中药配伍组方规律,希望能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 1
    • 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以云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金全慧, 王梅, 白璐

      Abstract:

      在中医药院校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明显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云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这一制度之下的需求与反馈;通过访谈方式,掌握教师在承担导师相关工作中的困境和建议,全面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深度分析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原因,结合中医药院校育人实际,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 1
    • 传承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思考

      仇嘉, 张玲忠, 李松梅, 王荌, 马殿飞

      Abstract:

      中药炮制技术是体现中医因病选药、灵活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特定手段,体现了中医合理用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是中医用药独有的智慧结晶。但存在学科细化淡化了中医中药的有效融合,对炮制技术的传承和保护不够重视,中药炮制品存在的问题多等问题。文章以承前人智慧成果,从中药炮制技术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夯实炮制理论和技术;支持中药炮制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激活中药炮制人才发展新引擎;规范中药炮制标准/规范;各行其职,有效交融等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思路,以期为传承发展中药炮制技术提供借鉴及参考。

      • 1
    • 补脾养心方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研究和安全性考察

      热依拉·吐尔逊, 高鑫, 王淳, 乐娜, 刘冰清, 廖艳

      Abstract:

      目的 探讨补脾养心方改善睡眠作用及可能机制,并初步考察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补脾养心方低(1.5g/kg)、中(3g/kg)、高(6g/kg)剂量和阳性对照人参归脾丸(5g/kg)每天进行小鼠灌胃,记录小鼠体重变化,30天后检测各组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HE染色法分析肝、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四项睡眠实验观察小鼠睡眠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补脾养心方未引起小鼠直接睡眠,但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降低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P<0.05);给药各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胸腺、脾脏指数升高,血清CK、LDH含量下降,脑组织和肝脏组织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本实验表明补脾养心方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因子和睡眠-觉醒周期有关,且安全性较好

      • 1
    • 时间理念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运用中的探讨

      吴文超

      Abstract: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诊治过程较欠缺对时间观的运用。传统医学中的时间观念体现整体与辨证,对CVA的诊治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读文献、查古籍,从时间观念角度再次认识CVA,探讨丰富诊治之法。探讨了刀耕火种时代到基因分子时代时间观念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与变迁。探讨了CVA发病特征、病理过程中的时间特性,探讨了时间观在现代诊治中的运用。探讨分析了CVA证候、脏腑、经络的时间特性,拓展辨证与辨时结合的思路。总结了中药采集、修制、煎煮及服用中的时间问题,提出CVA汤剂择时运用的必要性。围绕时间观多方位论述,丰富了CVA诊治视野。介绍了时间针刺(子午流注)治咳,并举纳甲法针治CVA验案一例。

      • 1
    • 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有机融合的中药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普元柱, 黄之镨, 陈海丰△

      Abstract:

      为探讨雨课堂和BOPPPS模型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将二者有机融合,并结合雨课堂便捷的课上测试功能,将BOPPPS模型的后测改为实时测,构建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的RC-BOPPRS教学模式,在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生的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对其进行应用评价。结果显示,RC-BOPPRS教学模式可提升中药学学习成绩,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趣味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综上,RC-BOPPRS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1
    • 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三维三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探索

      南丽红, 王维, 杨柯, 王玉露, 王英豪, 陈亚萍, 林雅

      Abstract:

      构建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特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守正创新”,贯彻落实中医药高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探索。本团队以“三维”成果为导向,设置中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其次,以中医药元素引导创设情境,为中医药思维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思维相合相融提供载体;第三,以“三度”为目标的药理学思政教学体系重构;最终形成中医学专业的药理学“三维三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需求,并提升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 1
    • 佤药娘母良药酒通过抑制凋亡对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机制研究

      赵杰, 谢雪华, 陈瑶, 方鹏强, 鲍凯, 温伟波, 崔换天

      Abstract:

      目的 研究佤药娘母良药酒对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模型、白酒、西地那非、娘母良低剂量、娘母良高剂量6组。通过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建立ED模型。各组给药均持续28天,给药结束后进行APO实验,测定各组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质量和脏器指数、精子浓度以及精子活率。对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与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生化试剂盒和ELISA检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NO和cGMP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西地那非与娘母良干预后ED大鼠勃起次数、睾丸与附睾的质量和指数、精子数量及存活率均显著升高,阴茎海绵体与睾丸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阴茎海绵体组织NO以及cGMP含量升高,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娘母良药酒可以促进NO与cGMP的产生并抑制阴茎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进而改善ED大鼠勃起功能。

      • 1
    • 蝮蛇咬伤中医治疗优化方案的疗效评价

      张允申, 方勇, 陈海东, 龚旭初

      Abstract: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两组均配合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肢肿胀疼痛程度、症状与体征积分、炎症指标、脏器功能指标、治愈率、治愈时间;结果:在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症状与体征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6d,WBC、N%、CRP、ALT、AST、Cr、NGAL、CK-MB指标均降低(P<0.05或P<0.01),试验组CRP、ALT、AST、Cr、NGAL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CK-MB方面,两组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方面:试验组(97.5%,80/82)显著高于对照组(88.5%,77/87)(P<0.05),治愈时间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中医优化方案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全身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重要脏器功能,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1
    • 长梗瑞香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李琳, 唐丽萍, 宋付强, 余平静, 谢惠定, 李鲜

      Abstract:

      目的:研究采自云南省元阳县长梗瑞香Daphne pedunculata H. F. Zhou ex C. Y. Chang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瑞香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黄酮化合物,其中双黄酮化合物12个。分别鉴定为异狼毒素(1)、新狼毒素A(2)、新狼毒素B(3)、荛花醇B(4)、毛瑞香素D2(5)、荛花醇A(6)、genikwanol A(7)、瑞香黄烷B(8)、wikstaiwanone B(9)、wikstaiwanone A(10)、瑞香黄烷G(11)、芹菜素(12)、木犀草素(13)、芫花素(14)、紫云英苷(15)、芹菜素-7-O-葡萄糖苷(16)、山奈酚(17)、木犀草苷(18)、刺槐素(19)、瑞香黄烷F(20)、5-甲氧基-芹菜素-7-β-D-葡萄糖苷(21)。结论:从长梗瑞香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黄酮化合物中,除化合物12、13、14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梗瑞香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长梗瑞香植物黄酮的化学多样性,并为其深入研究及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 1
    • 基于络脉瘀阻理论探讨RIF患者子宫内膜血流

      解丽菲, 徐金龙, 张翼雯, 姜丽娟

      Abstract: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婚姻观念的改变,婚育年龄全面推迟,导致全球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成为了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福音,使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经过多次优质胚胎移植后始终不能成功妊娠,使得患者面临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帮助这些患者实现生育愿望迫在眉睫。当前中医药的治疗贯穿辅助生殖全程,本文认为络脉瘀阻与微循环血流有互相耦合的作用,从络脉瘀阻理论探讨出RIF患者的症结所在,从而改善RIF患者子宫内的血流灌注、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提高患者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为中医精准干预、精准治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 1
    • HPLC同时测定三黄胶囊中11种成分的含量

      汪健, 金顺琪, 黄菲, 张露蓉

      Abstract: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院制剂三黄胶囊中11种成分的含量,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选择Agilent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 μm),将pH 2.5的甲醇—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1 mL·min-1的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和柱温为280 nm、30 ℃,吸取10 μL进样。结果: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5%~117.31%。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槲皮素、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含量为10.14±0.93、12.88±1.12、1.71±0.17、2.78±0.22、0.27±0.17、0.20±0.06、0.21±0.04、0.53±0.04、0.35±0.09、0.61±0.12、0.23±0.04 mg/粒。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作为三黄胶囊的质控标准。

      • 1
    • 逍遥散穴位贴敷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疲乏的效果观察

      孟永丽, 马芳, 陈祖琨

      Abstract:

      目的 通过观察逍遥散穴位贴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疲乏的护理效果,探讨逍遥散穴位贴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疲乏患者提供效果良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服务,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做探索。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昆明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疲乏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慢性乙型肝炎基础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护理技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14天的PiPer疲乏评分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以下简称IL-6)在血清中浓度的变化,评估逍遥散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对患者疲乏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第14天PiPer疲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IL-6浓度相比对照组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乏疗效上, 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应用于CHB肝郁脾虚型患者疲乏,能降低患者疲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疲乏症状和中医症候疗效,降低患者IL-6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可降低医疗费用,在CHB疲乏患者中可推广应用。

      • 1
    •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证探微

      孙豪娴, 孙贵香, 肖紫萱, 柳珊, 孙嘉琦

      Abstract:

      文章总结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证经验。熊老师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内涵在于肺里大肠表、大肠里肺表、肺与大肠同里、肺与大肠同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实现途径在于气机升降相因、津液代谢相关、经脉络属相连、阴阳五行相系。在临床应用上,当以人为本,把握病机,采用肺肠同治或肠肺同治的方法,疗效显著。

      • 1
    • “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临床研究

      刘礼梅

      Abstract:

      目的:观察“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80例CAG 伴 IM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调和致中”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前后及结束1年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胃黏膜镜下征象、病理变化、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对照组胃脘胀满和/或疼痛与嗳气泛酸、呈颗粒(结节)状与糜烂、炎症与肠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胃中嘈杂与饮食减少、黏膜皱襞、血管透见与出血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皱襞积分、炎症、肠化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CAG伴IM 患者,“调和致中”针药结合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逆转内镜下黏膜及病理表现,并能有效减少复发率。

      • 1
    • 强骨抗萎膏通过调控MFN2及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失重状态下大鼠骨丢失*

      史长华, 田雷瑜, 冯婧, 李姝玉, 熊伟, 刘军莲, 陈超, 刘雨梦, 刘嘉鹏, 王谦

      Abstract:

      [摘要]目的:观察强骨抗萎膏对尾吊大鼠骨组织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强骨抗萎膏防治模拟失重状态下骨丢失的机制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强骨抗萎膏组、阿仑膦酸钠组,骨舒康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治疗组分别每日给予中药强骨抗萎膏2.4g/kg,阿仑膦酸钠0.007g/kg,骨疏康颗粒0.26g/kg灌胃,尾吊28天;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给予每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模拟失重组骨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强骨抗萎膏可抑制骨组织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PERK和MFN2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型组PERK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型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FN2表达量升高。结论:强骨抗萎膏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骨组织凋亡,通过抑制骨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ATF6 和CHOP,上调MFN2表达,从而改善失重条件下的骨丢失。

      • 1
    • 基于《内经》五志理论从情志论治白癜风

      刘水清, 陈曦, 陆东亚, 费莎妮, 刘小奇, 黄安宁, 杨建仁, 赵锦鹏, 徐国梅

      Abstract:

      白癜风作为一种心身皮肤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中医心身疾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其中“形神合一、五志致病”为情志致病学说奠定了基础。情志过极可内伤脏腑气血,进而影响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故在白癜风的治疗过程中需身心并治、形神同调,拟逍遥复色汤加减,配合情志疏导疗法,以期为白癜风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 1
    • 青蒿素和槲皮素抑制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

      吴伟

      Abstract:

      摘要:目的 研究青蒿素和懈皮素的单独或联合治疗是否能改善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方法 进行细胞活力测定,而后检测青蒿素或槲皮素单独或联合处理对SARS-CoV-2的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改善作用。结果 在SARS-CoV-2 S蛋白刺激下,青蒿素或槲皮素的单独或联合治疗可以通过抑制NFKB的过度激活来显著减轻细胞因子风暴。结论 单独和联合使用青蒿素和槲皮素均能有效地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

      • 1
    • 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从气郁论治神经性耳鸣

      邓卿, 李桂侠, 汪卫东

      Abstract:

      立足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认为气机条畅是耳窍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气机郁滞”是神经性耳鸣发生的核心病机,而情志失调是神经性耳鸣重要的诱发因素。治疗时以行气解郁为治疗原则,予以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为具体治疗技术,以期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1
    • “柔筋温通”手法对家兔慢性损伤骨骼肌中TNF-α、IL-1、IL-6含量以及TGF-β1、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

      向勇, 李蕊蕊, 王春林, 董有康, 田启东

      Abstract:

      摘要: 目的 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阳气者,柔则养筋”的生理特性,研究“柔筋温通”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家兔成功造模后,造模成功的其中30只家兔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10只正常组。实验组采用“柔筋温通”手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喂养。治疗结束后进行取材检测,采用ELISA 法检测TNF-α、IL-1、IL-6的含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 经过“柔筋温通”手法治疗后,兔骨骼肌治疗组IL-1、IL-6、TNF-a表达显著降低,其中IL-6、TNF-a的表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IL-1的表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兔骨骼肌慢性损伤CTGF、TGF-β1蛋白明显降低,其中CTGF的表达(P>0.05),无统计学意义,TGF-β1的表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研究,“柔筋温通”手法干预模型兔腓肠肌慢性损伤的修复过程,能够明显降低骨骼肌损伤局部TNF-α、IL-6的含量以及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改善炎性粘连和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修复慢性软组织损伤。

      • 1

名誉主编:孙汉董    郝小江
唐志书    林   谦

主编:丁中涛

创刊:197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42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41/R

国内邮发代号:64-43

按检索
检索词

温馨提示

关闭